破晓的霜气尚未在草叶上消散,江辰已踏上了通往镇子的崎岖山路。
柱子爹的警告犹在耳边,但更让他心神难定的,是青松观和那个老道。
此界无灵,却有道门?
这究竟是玄天界道统在此地的孑遗残响,还是凡俗愚夫敛财欺世的幌子?
他必须亲眼去看一看。
山路蜿蜒,泥泞未干。
单薄的身子裹在同样单薄的旧袄里,每一步都牵动着肺腑间的隐痛。
安乃近的药力让他退烧,恢复了些许元气,但距离移山填海的元婴道体,依旧是云泥之别。
翻过一道山梁,镇子的轮廓在薄雾中显露。
依着柱子的指点,他绕过镇口喧闹的集市,向东行去。
过了那座斑驳的古桥,果然看到南山坡上孤零零立着几株虬劲却透着几分颓败的老松。
松影之下,一座道观静卧。
青砖灰瓦,墙皮剥落,檐角的风铃锈迹斑斑,无声垂挂。
门楣上挂着一块油漆剥蚀的木匾,依稀可辨“青松观”三个古拙大字。
观前冷清,全无半点香火鼎盛的迹象。
江辰的心微微一沉。
这气象,比起玄天界那些灵气氤氲、香火鼎盛的道门祖庭,实在寒酸得可怜。
空气中弥漫的只有山野的湿冷和草木腐朽的气息,不见一丝一毫的灵气波动。
观门虚掩着。
他轻轻推开,木轴发出滞涩的“吱呀”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小院不大,铺着青石板,缝隙里钻出丛丛杂草,显出疏于打理。正殿的门敞开着,里面光线昏暗。
江辰迈步走入正殿。
一股陈旧的香烛混合着尘土的味道扑面而来。
殿内极其简陋,正中供着一张褪色的神案。
三尊泥塑木胎的神象,端坐在布满蛛网的神龛上。
神象颜色黯淡,塑工粗糙,冠冕袍服皆因年久失修而色彩剥落,露出底下灰黄色的泥胎。
江辰抬眼望去,呼吸瞬间屏住了。
不是因为他曾顶礼膜拜。
玄度真君敬天法祖,但从不皈依神佛。
他惊异,是因为熟悉。
三尊神象,中间那尊,头戴三冠冕旒,手持如意,面容清癯……左边那尊额生神目,长髯垂胸……右边那尊须眉浓密,神态威严……
虽材质粗劣,细节模糊,衣着纹饰更是粗劣无比,但那整体姿态,甚至眉宇间一丝若有若无道韵,竟与他玄天界中,那些顶尖仙宗供奉在玉宇琼楼深处、享用着亿兆生灵纯粹念力滋养的“玉清”、“上清”、“太清”金身宝相——神似骨相!
在这冰冷的地球,绝灵之地,凡人眼中早已落魄愚昧的乡野野祠……竟供奉着与修真世界顶尖仙神如此接近的形象?
不是巧合。
此地,此道观,与玄天界——存在某种他尚未理解的、诡异莫名的联系!
他压下翻腾的心绪,目光在殿内仔细逡巡。
神案上供品寥寥,香炉冰冷,积满了陈年的香灰。
殿角堆放着一些杂物:几把破扫帚,几捆散乱的黄裱纸,还有……一摞被随意丢弃在墙角阴影里的线装旧书!
江辰的目光被那堆旧书吸引。
他走了过去,蹲下身,拂开上面的灰尘。
大多是些《玉匣记》、《灶王经》之类的粗浅凡俗劝善书或简陋科仪本,毫无价值。
就在他准备起身时,一本被压在最底下、书页发黄、残破不堪的古旧册子,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心头一动,小心地将它抽了出来。
拂去厚厚的积尘,露出残破的封面,上面写有《道德经》三个字。
当他看清第一页那开宗明义、力透纸背的几行古篆时,全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凝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轰——
识海深处,仿佛宇宙初开,混沌炸裂!
一股难以言喻的洪流,携带着超越时空的智慧,狠狠冲击着他残存的神魂本源!
江辰的瞳孔剧烈收缩,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死死攥住,旋即又以恐怖的速度泵动!
太熟悉了!太熟悉了!
这些看似朴拙的文本,字里行间流淌的,根本不是什么乡野陋祠的愚夫妄言!
这是大道真解!
是法则的纹理!
是对本源力量的阐述方式,与他玄天界中那些顶级大宗视为立派根基、刻录在万年玉璧或星辰内核上的无上秘典——本质相通!
内核概念被层层剖析:
“道”——宇宙的原初规则;
“有”“无”——正与反的二元本源;
“玄牝”——天地能量的源点;
“守静笃”——意念极致的凝练。
文本平实,内函却重逾千钧!
尤其是其中关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阐述,与玄天界最顶级宗门混元宗的镇派总纲《玄元衍道录》的开篇内核奥义——殊途同归!
甚至在某种难以言喻的意境层面,更显…朴素浩大!
在灵气充沛的玄天界,这等真言需辅以特定观想引灵气入体,是直指化神的通天大道!
是足以引起宗门血战争夺的无上瑰宝!
它怎么会在这里?!
在一个破败道观的角落,像废纸一样被丢弃在杂物堆下!
在这样一个……没有一丝灵气的绝灵死地!
地球……到底是什么鬼地方?!
江辰的手抑制不住地微微颤斗。
他顾不上那粗劣的纸张和脆弱的装订,心神完全沉浸在这篇陌生又隐隐感觉熟悉的经文之中。
是的,此界无灵,《道德经》中那些高深莫测的炼气法门、引动天地之力的神通描述在此地无法施展。
但!
江辰的目光死死锁定在那些阐述本源、论述神魂与道体关系的篇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这些阐述精神本源、凝神守一的至高法理,如同醍醐灌顶,瞬间照亮了他的识海!
灵气是滋养躯壳,施展神通的外力,是撬动天地规则的杠杆。
而神魂,却有其独立于天地灵气的本源属性!
它是“虚”、“静”、“一”的存在!
是“道”在个体生命中的映照!
这“绝灵死地”隔绝了天地灵气,却无法隔绝个体生命内在的“神”!
《道德经》所阐述的,正是如何通过极致的虚静,回归生命本源,如何通过纯粹的意念抱元守一,淬炼、壮大这最根本的“神”!
一条全新的、完全不需要依赖外界灵气、只专注于淬炼内在神魂本源的修炼道路,在江辰的识海中轰然贯通!
这并非玄天界传统的炼神法门,而是直指神魂最内核、最本源的“道”之特性!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江辰喃喃念着经文,双眸之中,那因绝望和虚弱而黯淡许久的神采,如同被点燃的星辰,骤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这破败道观角落里的一卷《道德经》,价值远胜此界凡俗认知中的一切!
它为他这飘零异界的残魂,劈开了一条在“绝灵”绝境中淬炼自身、积蓄力量的荆棘之路!
他小心翼翼地将这本残破的经书合拢,如同捧着一件稀世奇珍,正欲仔细揣入怀中。
“无量天尊!小居士,翻动贫道旧物,所为何来啊?”
一个略显沙哑,却又难掩一丝市井油滑腔调的声音在殿门口响起。
江辰动作一顿,缓缓抬起头,循声望去。
只见一个道士站在殿门口,挡住了外面透进来的稀薄天光。
他穿着一件浆洗得发白的青色道袍,袍子虽旧,但边角处隐约可见精细的云纹刺绣。
稀疏的头发勉强挽了个道髻,插着一根磨得光滑的乌木簪,显出几分落魄道人的风骨。
然而,他腰间挂着一个鼓鼓囊囊、绣着“招财进宝”字样的荷包,又与他身上那点残存的道门气息格格不入。
这老道正是柱子口中的黄道长。
他目光扫过江辰,落在江辰打着补丁的旧袄上,眉头不易察觉地皱起,那点仅有的客气也几乎消失殆尽,语气变得生硬直接:“贫道黄明远,茅山上清派弟子,在此挂单清修。观中清苦,少有香客,此地尘封经卷,杂芜不堪,小居士还是莫要乱翻,污了手,也乱了贫道的清净。”
他挥了挥袖子,做出送客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