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本届世锦赛第一个决赛日,江明身负两项重任。
首先迎来的,是男子50米蝶泳半决赛。
半决赛共两组,每个小组的前三名和其馀选手中成绩最快的两名晋级决赛,即决赛共8人。
根据国际泳联规定的“蛇形分组”原则,预赛排名第四的江明被安排在第二组第5道,隔壁4道的正是预赛排名第一的法国队马塞尔。
在率先登场的第一组半决赛中,千里达托贝哥的卡特、意大利切孔、澳大利亚的查莫斯,成绩分别为22秒73、22秒79、22秒84位列前三,直接晋级决赛,排名第四的是中立运动员米纳科夫,成绩22秒88,西班牙选手马丁内斯22秒90,排列第五,也具备闯进决赛的可能性。
可见短距离项目的厮杀相当激励,近乎残酷,这样的成绩也将带给半决赛第二组选手更大的压力。
半决赛采用逐一介绍和登场的方式,江明在第二组倒数第二个登场。
晚场的观众更多,现场氛围也更热烈,江明淡定依旧。没有林汀源的张扬,没有小将的青涩,即便身旁站着这个项目的金牌大热选手马塞尔,他看上去也毫无波澜,稳如泰山。
电子枪鸣响,所有运动员一头扎入水中。
马塞尔反应时最短,入水后稳居第一,江明始终紧随其后,但3道、6道选手也冲刺迅猛,与江明交替领先,肉眼难辨先后,可见这个项目的竞争是在“毫厘之间”。
从江明的动作幅度和打腿力度看,苏珊觉得他并未用尽全力,抑或说比较保守,应该是为了后面的4100米接力比赛,有所保留。对此,苏珊为运动员江明的集体主义精神感动,也不禁替老公江明捏把汗,紧张到有些缺氧。
所幸,没有紧张太久,选手们已到边。。
江明第四个到达,成绩是22秒85,比预赛快一点,但距离他的最好成绩22秒48还有一定距离。不过,他总排名第七,压线晋级,为中国队在这个项目上保留了争夺奖牌的希望。
选手起水后,江明来到混采区,因为后面还要准备接力比赛,他并未停留太久,只简单回应了央视两个问题,便走到了苏珊面前。
“江明,恭喜你,有惊无险,晋级决赛。可以回答上午的问题了吗?对决赛有何期待?”
“谢谢,原本是想决赛冲上领奖台,现在对奖牌的成色也开始有所期待了。”
闻言,苏珊一惊,以她对江明的了解,不会无缘无故放狠话的,之前或许有什么特别的事发生。
“感觉你斗志满满,当然,你一直都很拼搏,只是怎么突然”
江明难得不等苏珊说完,就打断了她的话。
“下午在热身池,我和李炎教练碰到了马塞尔,李导很友善地跟他打招呼,却连一个眼神回应都没得到。实话说,这令人不太舒服,我也不喜欢社交,但至少懂基本的礼貌。”
“你觉得对手轻视你和李导了?”
闻言,苏珊眉头微蹙,这可不是她闲话家常,而是对苏记者吐槽,纵使只是轻描淡写,但苏珊知道,江明是真的生气了,她对江明的气愤感同身受的同时,也知道,后果很严重。
果然,江明突然提到这事,就是为了撂下态度。
“是不是,都不重要。他可以在场下不尊重我、无视我的教练,无妨,我会在场上用最强的实力、最佳的状态,来表达我对他的敬意。明天,决赛见。”
江明的豪情、霸气、民族自豪感,全融合了这两句简单的话里。
苏珊心中,顿时燃起一团火,为她的老公骄傲,也为他自豪,更对他抱有信心。虽然竞技体育,不到最后不知道结果,但苏珊坚信,江明说得出,便做得到,更何况他在三个月前的冠军赛中还游出过22秒48的成绩,极具竞争力,那么就如他所说,决赛见。
同时,还有些许心疼。因为她比谁都清楚,在换项的背后,江明训练中经历了多少艰苦。
匆匆结束采访,江明迅速回到热身池进行放松,很快,投入到这晚的最后一项比拼,男子4100米自由泳决赛中。截至目前,今晚所有的决赛中,中国队还没有奖牌入帐,队内气氛稍有压抑,大家把今日份最后的希望,放在了接力上。
全场灯光暗下来,进入介绍运动员环节,中国队第四个入场,在第2道,四个小伙子执手高举,向观众示意,走到出发台前,围成一圈,彼此打气。
“兄弟们,拼了!”江明的主项并非自由泳,但作为四人中世界大赛经验最丰富的人,由他来号召,当仁不让。
“加油!”四人齐齐一声怒吼。
江明首先站上出发台,他调匀呼吸,聚精会神地听发令,然后一跃而入,是所有第一棒运动员中,反应时最短的。
从入水开始,江明就保持了迅猛的势头,丝毫不象不久前刚拼过一场短距离半决赛的人,看上去有用不完的力量。他在2道异军突起,保持领先,不仅将1道和3道的选手甩开一定距离,比4、5中心泳道的澳大利亚和美国选手也有微弱领先。
50米后,第一个转身,江明近乎完美的水下转身技术,得以展现,转身过后,他已确保第一的位置,领先第二名有一个头的身位,后50米,4、5道选手之间的第二名竞争很激烈,但因为江明的速度丝毫不减,最后15米甚至还增加了划水频率,他们根本没能追上他。
最终,江明第一个到边,单棒成绩47秒25,打破了他个人百米自由泳最好成绩。
超常的发挥,绝非一时幸运。这背后,是江明无数的努力,水中的、陆地上的,千万次的锤炼才能化作需要时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