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秒的反应时,位列全组第一,相当抢眼。
潜水结束后,江明如大鹏展翅,胸脯高高跃出水面,与4、5道的两位选手并驾齐驱,较其他选手有一定优势。
50米蝶泳是个偶然性较大的项目,距离短、游程快,谁也不知道谁会异军突起,运动员们通常都不会轻易降速,必须保证一鼓作气冲到终点。
江明便是如此。全程保持快速划水、打腿,滚动式前进,进入最后10米时,他和4道的切孔以明显优势位居前二,肉眼难辨输赢。
抢到边,胜负揭晓!
切孔第一,22秒85,在截至目前的所有选手中,首开23秒大关。
江明第二,22秒91,也游进了23秒内。这样的成绩,不仅能让他稳进半决赛,大概率还能有好道次。
看着大屏幕上的成绩,中国队的加油助威团掌声雷动、摇旗呐喊,瞬间气势倍增。
毕竟是世锦赛,外加江明答应了苏珊,对媒体的心态要开放心,比赛起水后,江明向看台礼貌致意,经过混采区时,没有等记者频繁招手,他便停下了脚步。
对着央视的镜头,简单回应了几句,江明挪了两步,在苏珊面前站定。
四目相对,虽不语,情绪已流转万千。
“江明,恭喜你,第一枪表现抢眼,轻松游进23秒,会不会觉得自己的状态出得有些早?”
“谢谢,还可以,没有特别发力,但确实不敢降速,还好,没被空切打乱节奏。是有些兴奋,但还好状态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
如何保持自己的节奏、怎样控制自己的兴奋状态,是成熟运动员与年轻运动员在面对国际大赛时,区别很大的地方。
先前出场的汪一宁,便是因为被临道选手带乱了节奏,没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而江明虽是首次参加50米蝶泳单项比赛,但作为成熟的运动员,且是拥有世界级水准的顶尖运动员,想要站上更高的领奖台,他必须游出自己节奏。
不够兴奋,很难调动神经和肌肉,可能游不出好成绩,过于兴奋,抑或说兴奋点来得太早,又不利于后面半决赛、甚至是决赛的发挥,因此,江明说状态在他的控制范围内,便是最大的一颗定心丸。
“对晚上的半决赛有什么期待?”
“这组项目,更多的高手在下一组,我们先看看?”
说话间,下一组的比赛即将开始,采访暂停。
江明单手叉腰,另一只手搭在挡板上,目不转睛地盯着即将站上出发台的最后一组预赛选手。苏珊则放下话筒,不着痕迹地迁移一步,贴着挡板,一手握着大平板计算机,另一手握着话筒,心蠢蠢欲动。
下一秒,她垂下拿pad的手,挡住了抓上江明搭在挡板上的手指。
指尖轻触,如电流般窜过。苏珊感到江明浑身一怔,眼睛依旧盯着泳池,手却回握住了她。
50米蝶泳预赛最后一组,的确高手如云,9个人中,有4人游进23秒以内,其中最快的是上届世锦赛该项目银牌获得者,也是去年奥运会的冠军,法国的马塞尔,22秒68,轻松游出平上届世锦赛获得银牌的成绩。
看得出来,今年没有了最大竞争对手林汀源,他来势汹汹,也信心满满,似乎要一雪上届世锦赛败给林汀源之耻。
很快,大屏幕上出现了50米半决赛名单,江明以预赛总排名第四的成绩,顺利进入半决赛。
看完比赛,江明转过身,重新看向苏珊,示意采访可以继续,吓得苏珊赶紧抽回手。
江明面不改色,只是那微微上扬的嘴角,令他看上去更迷人。
“看完这一组,我想,大家状态都不错,半决赛压力还是有的。”
“那决赛呢?有所期待?”
这个问题,很实在,也是很多人好奇的。
林汀源职业路途陨落后,大家最担心的就是中国男子蝶泳成绩,会出现大步倒退,上届世锦赛独揽三金,若是这一届,连能站上领奖台的人都没有,将会是另一种讽刺。
“等闯进决赛,再来回答苏记者。”
江明微微一笑,转身离开。采访留给大众,宠溺的笑,其实是给苏珊。
回热身池慢游了几圈,做完放松练习,再到检录处鼓励完汪一宁,江明这才回了看台,观看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赛,为中国队加油的同时,也细细观察晚上接力决赛中可能的对手。
教练组为了减轻江明的负担,让他能在保住主项混合泳的基础上,更好地冲击蝶泳单项成绩,因此,接力比赛尽可能只安排他决赛出场。
所幸,队友们也是争气。尤其是作为江明的替补,担任预赛第四棒的汪一宁,很快从之前400米自由泳单项失利的阴霾中走出,拼出了单棒次100米自由泳47秒49的个人最好成绩。
最终,中国队3分11秒28完成预赛,虽小组排名第五,没能以每组前三名直接晋级,却凭借成绩成功晋级决赛。总排名也是第五,这让江明松了口气。
根据这个排名,晚上的决赛,中国队将被分在第2泳道,就道次而言,2道和7道一样,同属“一人一壁”的次边缘道次,受到的侧浪干扰比中心泳道(4、5道)要复杂得多,且除了受两次选手波浪的影响,最大的挑战是受池壁反射浪二次干扰。这便需要运动员有更具攻击性的前半程技术,以及更优的转身技术,来克服道次的不利影响。
不过,凡事皆有两面性。对于依赖节奏、容易受干扰的运动员来说,2道是巨大的挑战,但对技术全面、心理素质过硬的运动员,比如江明而言,2道却是“机会主义”泳道,可以摆脱“神仙打架”的中心泳道干扰,有机会创造好成绩的“黑马道”。
于是,江明向教练组主动请缨,出任接力决赛的第一棒。
宗政教练当即拍手叫好,正合他意。决赛在2道,开棒队员便尤为重要。他希望通过江明强大的爆发力以及完美的转身技术,帮队伍开好头,尽早创建优势,尽量减少后面棒次的“吃浪”压力。
李炎则欣慰地点点头,为江明逐渐展现出的领袖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