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892章 功高定罪愆

第892章 功高定罪愆(1 / 1)

伯爵府,黛玉院。

卧房香软,熏笼吐馨,炭火微红,紫鹃躺在侧榻,裹着锦被,俏脸红晕,睡得香甜。

左臂伸到被外,紫色碎花小衣被蹭上一截,露出一段雪腻如玉臂膀,手腕上还戴着绞丝银镯。

窗外漆黑一片,只东方极远之处,微露出一缕霞光,光采微弱,尚需一段时辰才能照亮天际。

绣床里伸出纤手,秀骨雪肤,五指莹润,衬着室内黑暗,愈发光洁如玉,秀雅生姿,不可方物。

床帐才刚刚被掀开,紫鹃便从侧榻惊醒,说道:“姑娘,天都还没亮,怎么不再睡些时辰?”

黛玉揉了揉眼睛,说道:“昨夜没到亥时就躺下,睡得肩头发酸,再也睡不着了,索性早些起身。”

紫鹃笑道:“姑娘昨夜不过躺下早些,可是翻来复去许久,折腾半个时辰才睡,可不算睡得过头。”

紫鹃掀开艾绿绣花床帐,用两侧老铜帐钩挂住,看到黛玉已坐起身,秀发蓬松,美眸似星。

身上月白印花交领睡衣,衣襟有些松散,露出胸颈处莹润无暇,透着慵懒美态,楚楚动人。

紫鹃坐在榻边,体贴的伸出双手,在黛玉肩头揉搓。

歪头笑道:“姑娘,可是三爷出门了,园子里冷清不少,姑娘心里不自在了。”

黛玉笑道:“就你爱多嘴,我才没不自在,三哥哥这次出征,可不会是十天半月。

他才去两天时间,这才到那里呢,只是今日元宵节,家里唯独缺他一个,心里有些无趣罢了。”

……

黛玉被紫鹃揉搓片刻,肩头便觉通畅,掀开锦被下床,紫鹃忙拿了袄子给她披上。

两人去了屏风后片刻,黛玉便褪去睡袄,出来时换上白绸桃红镶边交领袄,下身穿着油绿百褶裙。

走到妆台前坐下,说道:“今日也该早起些,虽然因三哥哥出征,两府都减了戏乐酒席。

但正月十五不会比去年消停,外头都知三哥哥是将才,上回去辽东出征,便得多大风光。

这回北上出征讨蒙,不知多少人要看好,今日两府访客必定不少。

三妹妹必被叫去西府,云妹妹也不会落下,去应酬那些老亲女眷。

我也该早些起来,去了和外祖母问安,早些回帮二姐姐一起操持。”

紫鹃见黛玉说的认真,忍不住噗嗤一笑。

说道:“姑娘愈发贤德能干,三爷虽出门在外,有二姑娘和姑娘打理府邸。

里外都这等细密妥当,我就说三爷这人顶有福气。”

黛玉哼了一声,在紫鹃手上掐了一把,说道:“三哥哥对我不薄,连我身子沉疴,都他请大夫治好。

他如今出门在外,我给二姐姐帮衬,不是天经地义的,也要你这丫头多嘴。”

紫鹃笑道:“姑娘说的都对,这么早给老太太请安,又紧巴巴赶回来,倒象不想在西府多待似的。”

紫鹃在黛玉身边多年,虽是主仆,情同姐妹,默契知心,黛玉只说了半句,她便察觉出意思。

继续说道:“我最明白姑娘心思,这里头是不是有缘故?”

……

黛玉笑道:“就你最聪明了,自然是有缘故,正月十五这日,各家老亲女眷都会走动。

外祖母老亲辈分最高,身上诰命品阶贵重,加之又是高寿年龄,自然上门的亲眷最多。

今年与往年不同,二房刚添了新眷,昨日我就听说,夏家太太姑娘也来给外祖母上礼。

她们过来走动,二舅母和宝玉必定过来,你是知道宝玉的性子,如今三哥哥又没在家。

宝玉的性子我最清楚,没三哥哥在家镇着,他心中失了顾忌,便又会生出招摇之念,

保不住又会神神叨叨,在这么女眷跟前逞能。

要是和他见了面,他又说没意思疯话,当着夏家女眷的面,可就太过难堪了。

我才不去碰这倒楣钉子,咱们就窝在东府鼓捣,那才叫轻松自在呢。

这回三哥哥不在家,到东府拜访就没男客,都是三哥哥同窗同僚女眷。

比如户部陈郎中夫人、蔡学士家的小姐,多半会来走动,这些人知书达理,闲话闺阁才有趣。”

……

紫鹃笑道:“姑娘真是女诸葛,早把自己打算妥当,一点亏都不能吃,当真精明厉害。

姑娘,我听老辈说过规矩,男女成亲之前,太多见面会破风水,怎么夏姑娘这次又来?”

黛玉随口说道:“宝玉和夏姑娘三月才成亲,如今才是一月,等过了十五礼数,两人再回避就是。

再说如何回避极好,外祖母二舅母更懂规矩,也不关我们的事。”

紫鹃帮黛玉梳妆完毕,又让小丫鬟去叫早点,服侍黛玉吃过早食,便有迎春的丫鬟来请。

众姊妹分头聚齐,各自说说笑笑,便去西府给贾母请安。

等到入了荣庆堂,天色也只是大亮。

众姊妹陪贾母闲话稍许,正巧薛姨妈和宝钗过来,堂上更加热闹。

便见林之孝家的掀帘入堂,说道:“老太太,史家二太太上门拜望,如今刚进了二门口。”

贾母听了微微奇怪,往年十五元宵佳节,自己侄子侄媳都会上门见礼,今日怎就来一个?

……

贾母让湘云去接自己婶婶,没过稍许时间,忠靖侯李氏入堂,笑着和贾母寒喧说笑。

贾母问道:“今天你倒是来的早,天也不过刚大亮,怎么湘云的二叔没来?”

忠靖侯李氏说道:“大年十五元宵节,老爷必要来拜望姑太太。

只是昨晚军中突然来报信,说是琮哥儿的心腹亲兵,连夜要来见老爷。

当时城门已关闭,那亲兵出示腰牌,还有琮哥儿亲笔信,才能大半夜叫开城门。

老爷收到信件之后,脸色变得很难看,本来连夜就要入宫,但宫门已落锁,只能等次日打算。

老爷却没在家闲着,连夜就去了九门巡视,天快亮才回府。

只是还没等上早朝,宫中便传话让老爷入宫。

就因这么火急火燎,所以今日才没来见礼。”

……

迎春黛玉等姊妹听到贾琮,都不由心中震颤,他不是早已带兵去通州,怎突然派亲兵回城送信。

而且忠靖侯收到书信,反应委实有些郑重,还大早被宣召入宫,听着倒象有什么大事。

贾母问道:“到底什么要紧事,琮哥儿怎连夜给湘云二叔送信?”

忠靖侯李氏说道:“连夜送信,这般紧急,必是军功大事,我一个妇道人家,哪里敢去多问。

老爷一早便接谕入宫,我心里也一直悬着。

这才大早就来过府,也和姑太太说一声,毕竟是关系到琮哥儿。”

迎春黛玉等姊妹见李氏也不明究竟,心中不免生出忐忑……

……

大周宫城,干阳宫,后殿暖阁,

忠靖侯史鼎走进暖阁,看到嘉昭帝正浏览奏本,神情惊怒阴沉,散发着莫名杀气,令人不寒而栗。

嘉昭帝见史鼎入阁,说道:“朕刚收到贾琮送来急奏,他麾下游骑斥候,在瓦武镇发现残蒙兵马。

数量不少于一万五千骑,瓦武镇已陷落,镇中百姓可能遇害。

贾琮的亲兵昨夜已入城,但是因宫门已落锁,直奏之本今晨才送入宫中。

瓦武镇距离神京才二十里,盘踞如此大队残蒙精锐,对神京乃是心腹大患。

所以朕才停了早朝,急召你入宫商议。

朕已听宫中禁军传告,说你昨晚巡视九门,已连夜加强城防,莫非你也已收到消息?”

史鼎泛起凛然,说道:“昨夜贾琮亲兵入城,送奏章入宫同时,也送书信给微臣,信中已详述敌情。

臣本想要连夜入宫禀奏,只是当时宫门已落锁,实在无法得其便。

臣便连夜巡视九门,加强城防,以防不备。

好在圣上昨日下昭,战时严防,封锁九门,九门又加派重兵,即便贼兵觊觎,国都也可高枕无忧。”

嘉昭帝微松口气,说道:“总算贾琮思虑周详,也给你来书信,否则宫门落锁,城防便拖延一夜。

残蒙上万精骑窥探左右,城内守军猝不及防之下,说不得就有不测之危。

贾琮奏本上言,神京肘腋之地,出现大队残蒙精骑,乃安达汗奇兵之计。

意欲袭扰国都,紊乱大周后方,使北三关伐蒙大军,首尾失顾,自乱阵脚,他好从中渔利取胜。

因瓦武镇敌军势大,贾琮已率六千神机营回军迎敌,让你在城内予以策应,你有何对策?”

……

史鼎说道:“贾琮在信中曾言,这支残蒙精骑偷入关内,必会截断神京粮道,封锁神京对外联系。

神京如派出斥候快马,向临近四周送信求援,或是北上三关求救。

必定会被残蒙骑队拦截,多半是徒劳之功。

贾琮说神京城高强深,重兵保守,固若金汤,即便再多几万精骑,也绝对无法攻破城池。

所以不如以静制动,只要锁闭九门,大军镇守城池,残蒙精骑无机可乘,方为妥当上策。

贾琮已率六千神机营,在神京城北做了诸般布置,并向瓦武镇派出斥候,正在寻觅战机。

他信中曾言,一旦确定战机,会给臣送来急报,让城中守军予以辅助。”

嘉昭帝目光炯炯,问道:“你也是沙场素将,以为贾琮筹谋可妥当。”

史鼎说道:“圣上,贾琮天生将才,当年辽东平定女真,奇谋迭出,数战大捷,绝非浪得虚名。

况且他极善火器战法,不能以常规刀兵度之。

不管是红衣大炮,还是新研制后膛枪,威力惊人,不同凡响。

贾琮深思谨慎之人,敢以六千神机营,应战数倍残蒙精骑,必定笃定胜算,否则不会轻举妄动。”

嘉昭帝点头说道:“你说的很在理,他虽很年轻,但细密老辣,比那些积年老吏,还要深湛几分。

他这人不会做吃亏的事,更不会做没把握之事,朕也期待他再立奇功。

你出宫之后,选调一万精锐,随时整军待命,一旦城外发生异动,可随机响应迎敌。”

史鼎说道:“臣谨遵圣谕。”

嘉昭帝沉声说道:“朝中勋贵子弟,多纨绔败德之徒,此番残蒙兴兵南下,祸起便在于此!

勋贵子弟之中,如多几个贾琮这般人物,朕能少费多少心思……”

……

史鼎听了此话,心中微微奇怪,圣上夸奖贾琮也罢,怎把其他勋贵子弟骂一通,这到底什么缘故。

军囤泄密大案,虽在神京掀起风波,但案件侦缉内情保密,只大理寺和锦衣卫知道底细。

即便史鼎是嘉昭帝心腹之臣,也不知道堂堂伐蒙都督,齐国公陈翼也牵扯其中……

史鼎虽心中迷惑,但君臣奏对完毕,他准备辞宫回营办事。

突听内侍传话:“启禀圣上,大理寺卿韦观繇宫外求见。

言军囤泄密之事,案情已获破,特入宫禀奏。”

嘉昭帝神情振奋,说道:“立刻宣他入殿觐见。”

稍许时间,韦观繇便入阁叩拜,说道:“启禀圣上,经大理寺多日稽查,军囤泄密案现已落定。

大理寺正杨宏斌取得证供,昨日日落擒获主犯段春江,此人是北逃汉人后裔,安达汗麾下达鲁花赤。

受安达汗所命而潜入神京,便是他设计从陈瑞昌口中,套取北地军囤相机密,致残蒙破关南下之祸。

经杨宏斌数番筹谋拷问,段春江已悉数招供,昨晚大理寺调集人手,连夜在城中缉拿嫌犯。

至今日天明时分,十一名残蒙细作,十九名市井嫌疑,全部都已缉拿归案,大理寺正在审讯落证。

此案两名从犯,齐国公府陈瑞昌,荣国府亲眷薛蟠,因涉及两位出征将领,兹事体大,未曾轻动。

但齐国公府和荣国公府,大理寺已调派人手警戒,随手可以入府缉拿……”

……

在旁史鼎听到荣国府薛蟠,不禁大吃一惊,他怎么都没有想到,荣国府也牵扯军囤泄密之事。

他日常和夫人来往荣国府,知道薛家寓居贾家多年,自然也知薛蟠其人,只是从没言语交谈。

心中不禁暗自焦急,琮哥儿出征在外,按昨日那份来信,以他的城府手段,多半会再立军功。

他又遇建功立业之机,官爵上如再现荣耀,对贾史两家都有好处,更何况两家早有儿女之意。

没想到在这关键当口,居然也会后院失火,当真是太不走运了些。

而且薛家的姻亲之缘,本在荣国二房身上,和荣国长房并无关联。

只是眼下这当口,史鼎也不好为贾琮说话,不然实在太着痕迹些。

嘉昭帝突然看了史鼎一眼,似察觉到他眉宇间不安,他想到史鼎所言,贾琮回师应敌之事……

…………

说道:“军囤泄密大案,导致战事糜烂,边镇失守,流毒甚广,涉案者无论身份贵贱,不可姑息,以儆效尤。

军囤机密被陈瑞昌泄露,玩忽职守,罪无可恕,大理寺立即缉拿,审讯落案,不得有误!

那个薛蟠纨绔浪荡,涉案其中,虽是无心之过,但难免从犯之责,缉拿入狱,相机定罪。”

嘉昭帝并不关心薛蟠生死,他身为九五之尊,把持万里江山之人,不以一人一事阖于私愤。

即便陈瑞昌不经薛蟠引荐,段春江还会找其他途径,接近勋贵子弟,套取军囤机密。

对于嘉昭帝来说,薛蟠不过微不足道蝼蚁,但他和贾史两家有牵连,贾琮和史鼎是他心腹之臣。

眼下残蒙兴兵南下,残蒙甚至奇兵突袭,上万精锐在枕榻之侧,正需要将帅效命之时

嘉昭帝迫于眼前形势,自然不看僧面看佛面,他方才话中意思,有高高抬起,轻轻放下之意。

……

史鼎也是朝廷老臣,也听出皇帝话中意思,不由自主松了口气。

他并不关心薛蟠生死,但薛蟠此事落罪从轻,对贾家冲击牵扯越小。

贾家国夫人是他姑母,贾琮是他器重的后辈,甚至是将来姻亲之婿,他自然满心要去维护。

……

韦观繇也是官场半生,智慧通达老练之人,史鼎能听出皇帝话语,他自然也能听得出来。

这倒让他有些为难,但微微思索片刻,还是开口说道:“启禀圣上,此案侦缉过程中,另生出一桩缘故。

早前因案情尚未查明,大理寺对各涉案之人,都进行轮番深挖细查。

薛家因祖辈出身金陵,大理寺便行文陪都三法司,翻查薛蟠的底细。

没想陪都三法司回函,薛蟠三年前涉及伤人致死案,并已在结案前暴毙身亡,苦主金陵冯家撤诉。

但如今薛蟠安然无恙,还好端端的活在神京,当年金陵之案审理,必定有官员严重舞弊。”

史鼎一听这话,方才衣松懈的心思,一下又被提了起来……

嘉昭帝脸色阴沉,问道:“当初是何人审理此案?”

韦观繇回道:“启禀圣上,审批此案之人,乃应天知府贾雨村。”

嘉昭帝冷声说道:“堂堂应天知府,正四品高官,混肴生死,枉法舞弊,他好大的胆子!”

韦观繇说道:“启禀圣上,此事涉及官员舞弊,应有吏部立案审理,三法司为协从,正可合法纪。”

嘉昭帝沉声说道:“吏部选官失责,对这失德之人,窃取陪都要职,滋生枉法之祸,此事不可轻纵。

韦爱卿,你出宫之后,立即传朕口谕,命吏部派员翻查此事,锦衣卫下文金陵千户所,缉拿贾雨村落案!”

史鼎听了此话,心中微震,他常往来荣国府,夫人李氏走动更勤,因此对贾家内事,比旁人知道更多。

隐约听夫人闲话提起,贾雨村乃贾家联宗之人,不外乎是平户巴结豪门,以便于官场取利却势。

侄女湘云常居贾家内院,小姑娘嘴巴灵巧,更是耳聪目明,贾家姑娘视同姊妹,闺阁闲话最多。

有次回府之后,曾经闲话聊起,这贾雨村与林如海有旧,曾做过林家姑娘启蒙师。

他能为金陵应天知府,乃是得林如海引荐,表兄存周为其奔走,这才谋得四品职。

贾雨村因此向慕贾家,才有联宗巴结示好。

圣上一旦彻查此事,吏部必要推诿责任,林如海牵扯较浅,无关要旨,置身事外。

但是表兄存贾存周,无论如何难逃干系,一桩军囤泄密案,居然七拐八拐,惹出这等祸事。

如今贾琮出征在外,贾家无人主持大局,这次只怕麻烦不小……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吞噬星空之永恒神脑 荒野大镖客:黑帮教父 混沌珠逆:从杂役到万界至尊 四合院:开局猎户,邻居喝风我吃肉! 癌症晚期,为活命我向鬼疯狂借寿 斗罗:龙王之冥帝哈洛萨让三飞 NBA大鸟伯德:超级身体版本 八零锦鲤小金龙,认亲换爹当团宠 从骗子酒馆开始,欺诈诸神! 听懂动物语言后,我成了警局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