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白仁凑到杨宇霆身边,低声道“司令,您就这么肯定他们会同意?”
杨宇霆眼神中充满了自信“他们没有选择。苏俄人对他们的策略是举起屠刀,摧毁一切旧文化,而我们对他们是保留一切原有的习俗,尊重他们的文化和宗教。只要他们不蠢,除了依附我们,别无出路。”
他顿了顿,看着窗外乌兰巴托的天空,继续说道“外蒙的局势错综复杂,这三股势力各怀鬼胎。让他们互相牵制,我们才能牢牢掌控这里。白仁,这也是我带你来这里的缘故,在这之后,我会和少帅商议,你留在乌兰巴托,作为外蒙自治区的副主西。”
”这。。。”陈白仁没想到自己会突然成为外蒙的封疆大吏,有些措手不及。
杨宇霆接着说道“你不用担心,放手去干。不管接下来的战事如何。我会在外蒙给你留下相当数量的军队,新编组的蒙古师也由你统辖。”
“我一定不辜负司令的信任。”陈白仁说道。
杨宇霆点点头,算起来,陈白仁是跟着他时间最长的一位侍卫长了,自己也算为他谋划了一个适合他的位置。
三个小时后,根登,黑喇嘛和车臣汗再次出现在会议室。他们的脸上带着无奈,但更多的是一种认命。
根登代表三人说道“杨司令,我们同意您的条件。
杨宇霆点了点头,示意陈白仁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协议“很好。签字吧。”
三人依次在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杨宇霆拿起协议,看了一眼,满意地笑了。外蒙的问题,终于解决了一半。接下来,就是如何应对苏俄的反扑了。
他站起身,说道“合作愉快。希望我们能共同努力,让外蒙恢复平静,让牧民们过上安稳的日子。”
三人也连忙起身,纷纷表示赞同。
谈判结束了,外蒙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外蒙大捷的消息,如同一声惊雷,在1935年的中国大地上炸响。
最先得知消息的是北平。东北军的无线电通讯将战报以最快的速度发往沈阳,再转至南京。但消息在传递过程中早已泄露,北平的《晨报》、《世界日报》等各大报社,几乎在同一时间拿到了独家新闻。
“号外!号外!东北军大捷!光复外蒙!全歼苏俄七万大军!”
报童们挥舞着油墨未干的报纸,在北平的街头巷尾奔走呼喊。他们的声音清脆响亮,瞬间点燃了整座城市的热情。
“什么?光复外蒙了?”
“真的假的?打跑了苏俄人?还歼灭了七万?”
路人纷纷围拢过来,争相购买报纸。当看到报纸上“赛音山达战役大获全胜,乌兰巴托光复,苏俄17集团军全军覆没”的大字标题时,整个街道都沸腾了。
“太好了!终于扬眉吐气了!”
“东北军好样的!杨宇霆将军英明!”
欢呼声此起彼伏。很快,北平各大学校园里的学生们率先行动起来。他们自发组织起来,举着“庆祝外蒙光复”、“打倒侵略者”、“中国万岁”的标语,涌上街头。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生们汇合在一起,队伍越来越庞大。他们高唱着大刀进行曲,从王府井走到天安门广场。沿途的市民纷纷加入,有的挥舞着国旗,有的燃放鞭炮,整个北平城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与此同时,上海的南京路上,同样是人山人海。《申报》、《新闻报》的号外被抢购一空。学生们罢课,工人自发停工,商人也关掉店门,加入到欢庆的队伍中。外滩的江边上,人们向着天空抛洒着传单,高喊着胜利的口号。外国租界里的洋人也纷纷驻足观看,对这支突然爆发出强大战斗力的中国军队刮目相看。
武汉、成都、广州、西安。。。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都在同一时间掀起了欢庆的热潮。人们走上街头,用各种方式表达着内心的喜悦和激动。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积贫积弱,屡遭列强欺凌。这一次,能够大败世界强国苏俄,收复失地,怎能不让人欢欣鼓舞?
南京,国民征服。
欢庆的锣鼓声和鞭炮声隐隐约约从街头传到这里,与征服办公厅内压抑肃穆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南京先生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手中拿着那份来自东北军的捷报,眉头紧锁。
“先生,外面的学生和市民都在欢庆胜利,街上都快挤爆了。”陈立夫再次走进办公室,脸上带着难掩的尴尬。
南京先生停下脚步,看了陈立夫一眼,语气冰冷“立夫,你觉得,这真是值得举国欢庆的好事吗?”
陈立夫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低声道“我也没有想到苏俄如此不堪一击。”
“哼!”南京先生重重地哼了一声,将捷报扔在桌上“杨宇霆这一仗,打得确实漂亮。漂亮到。。。让我睡不着觉。七万苏军被全歼,外蒙光复,他杨宇霆现在的威望高的没边了!甚至超过了我这个国委员长了!东北军现在的战斗力实在让人胆寒!”
他走到窗前,看着远处隐约可见的欢庆人群,眼神中充满了忌惮“你去看看,现在报纸上全是杨宇霆的名字,全是东北军的功绩。我们南京征服,反倒像是个旁观者,像是在沾他们的光!”
“先生是说?”陈立夫连忙问道“要给他们使些绊子?”
南京先生运着气,眉头都快挤到一起了。
就在这时,行政院院长汪兆铭敲门进来,脸上带着惯有的微笑,阴阳怪气的说道“委员长,恭喜啊。外蒙大捷,举国欢腾,这可是委员长领导有方,国民征服的一大功绩啊。”
南京先生心中冷笑,他知道汪兆铭是来探口风的,但还是皮笑肉不笑地说“兆铭兄客气了。这都是东北军将士们浴血奋战的结果,我可不敢贪功。”
汪兆铭在沙发上坐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慢悠悠地说“话虽如此,但南京征服的决策和支持,也是功不可没的。”
南京先生知道这个汪兆铭私下里还在和李济深,李宗仁,孙科等人勾勾搭搭,随时准备看准自己虚弱的时候发难。于是他也不露声色的说道“兆铭兄是行政院长,主管郭家政务,按理说,这都是你的功劳才对。”
陈立夫知道这两位在打太极拳,于是也就默默站在一旁,不再说话。
汪兆铭则是继续说道“我想以南京征服的名义,给东北军和杨宇霆发去贺电和慰问,委员长意下如何?”
“这是自然。”南京先生皮笑肉不笑的说道“你我共同署名就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