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2月的大连,寒风卷着雪粒拍打在旅顺训练营的铁皮屋顶上,操场上的呐喊声此起彼伏。一万余名身着东北军军装的华侨子弟,正踩着积雪进行队列训练,他们大多来自南洋各地,不少人还带着浓重的乡音,动作虽略显生疏,眼神却格外坚定。
“都给我站稳了!枪托要贴紧大腿,肩线要平!”东北军教官手持马鞭,在队伍前来回踱步,声如洪钟。队列里,曼谷华侨李华铸冻得鼻尖通红,却死死攥着步枪,不敢有丝毫松懈,他的所有家人都死在了日本鬼子和暹罗鬼子手里了,他的眼中除了复仇,别无一物。
与此同时,训练营的临时指挥部内,少帅和杨宇霆正围着沙盘。沙盘上插满了代表日泰军队的红色小旗,中南半岛的地形标注得一清二楚。
“汉卿,部队训练已有月余,虽有进步,但离实战还差得远。”杨宇霆拿起拐杖,指着沙盘上的曼谷地区“泰国军队有四五万人,銮披汶的部队又有日军顾问督训,等他们站稳脚跟,南洋华侨就更危险了。我们这支南洋部队等到明年训练完毕南下的时候,也是要通过云南,入缅甸掸邦,再进暹罗的。到时候最好以南洋华侨志愿军的名义参战,理论上部队归于嘉庚先生和美堂先生的华人联合会掌管,我们和日本鬼子在东北也就不至于撕破脸皮。说到底,算是一场代理人战争。”
少帅点点头,手指着沙盘边缘“我知道时间紧迫。可这支部队全是华侨子弟,缺乏作战经验,必须有得力的人来带。你我身系东北防务,抽不开身,指挥者人选得好好斟酌,你觉得王树常怎么样?”
杨宇霆摇摇头“霆午的能力没的说,只是他身系参谋厅职责,而且他身上东北军的符号太重了,应该派一个在东北军中很少出彩的人去。”
“那是谁?”少帅疑惑道
“我倒有两个人选。”杨宇霆放下木棍,眼神变得锐利,“肇州军的陈耿和谢晋元,你觉得如何?”
“陈耿?谢晋元?”少帅眼睛一亮“陈耿机巧灵活,战术老辣,打起仗来不要命。谢晋元心思缜密,擅长练兵,两人搭档倒是绝配。只是他们一走,肇州油田该怎么办?”
杨宇霆解释道“鬼子对于东北的直接威胁减弱许多了,想要动肇州油田,就得过薛岳和马占山这一关,还有朝鲜边境二十万东北军枕戈待旦,肇州油田已经比以前安全多了,所以我建议,可以让肇州军拨一万精锐士兵和陈谢一起南下,编为南洋独立第二师,配合第一师作战,由陈耿出任南洋独立军军长,谢晋元为副军长。至于肇州军可以让吴克仁出任。”
吴克仁是少帅的老部下了,嫡系中的嫡系,论资历一点不比高纪毅差,而且任劳任怨,是个干将,从不争名夺利。少帅听到吴克仁的名字,连连点头“吴克仁是个好样的,他可以胜任。”
“没错。”杨宇霆补充道“这样就皆大欢喜了,陈谢都是名校毕业的高材生,又在军中历练多年,让他们来带南洋军,既能保证战斗力,又能让华侨子弟信服。”
其实杨宇霆还有一句话没说,那就是在平行时空的未来,陈耿是真正带领部队去过中南半岛的,还帮着某个忘恩负义的猴子国训练过部队,指挥他们打赢了几场大战,连那个忘恩负义的国家的最有名的大将都算是陈耿的徒弟。
所以杨宇霆知道陈耿算是先天对于中南半岛战场有着指挥才能的人。
少帅当即拍板“好!就这么定了。立刻给肇州发电,调陈耿、谢晋元即刻来大连报到。”
半个月后,多列军车缓缓驶入大连火车站。陈耿身着笔挺的军装,腰间别着一把手枪,笑容爽朗,身旁的谢晋元则一脸严肃,眼神沉稳。两人刚走下火车,就看到少帅和杨宇霆站在站台迎接。
“陈耿,谢晋元,辛苦你们了。”少帅笑吟吟的站在原地,与两人握手,“这次把你们调来,是有重任托付。”
陈耿敬了个军礼,笑道“总司令放心,南洋的事情我和老谢都知道了,我陈耿别的不敢说,打仗不含糊!尤其是为了同胞报仇的事情!”
谢晋元也跟着敬礼“愿为国家效力,绝不辜负信任。”
这时候跟在陈谢身后两个人 ,一个面容冷峻的中年人,一脸的战场杀气,另一个则是个不太起眼的小个子,还带着眼镜。
杨宇霆还是很了解肇州军的编制的,他说道“这两位就是你陈耿的宝贝大将,秦继伟和周曦汉吧?也一起带来了?”
“报告总司令,副司令,卑职秦继伟!”中年人敬军礼说道“原任肇州军第一旅旅长。”
“报告总司令,副司令,卑职周曦汉!”小个子军人敬礼道“原任肇州军第二旅旅长。”
“都是干将。”少帅看见秦继伟的时候,忽然有些恍惚,不知道为啥,从他的身上,看到了昔年已经牺牲的老友储世新的影子,天生便生了三分亲切,于是对陈耿说道“陈耿,你是带着秦继伟,周曦汉,想让他出任南洋第一师和第二师师长吧?”
陈耿不好意思的挠挠头“不瞒总司令说,我和老谢接到命令后,合计了好几天,都觉得去南洋打仗,是到了人家的地盘,搞不好要吃亏,所以想着多带着自己趁手的人,也好指挥方便。”
“你说的没错。”少帅点点头“这确实是个不好干的差事,但也是全球华人翘首以待的事情,我们一定得把这一炮打响!”
杨宇霆补充道“再出发掸邦之前,我和少帅争取再给你配属出来一个师,和一些直属部队,让你带着三四万人去掸邦。”
“那可太好了。”陈耿也不矫情“那我陈耿也学着韩信用兵,多多益善了。”
少帅也是用手点指陈耿,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