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第一节课是“影视作品分析”,授课的金教授还没到,教室里正弥漫着午休刚结束的松弛氛围。
顾新羽坐在后排靠窗的老位置,塞着降噪耳机,目光落在窗外持续放空,前排,薛仑娥正和同桌裴真率低声讨论着早上表演课的内容。
上课铃响,金教授夹着讲义走了进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分析一部电影片段的镜头语言和演员的情感表达,”他打开投影仪。
“2014年的思悼。”投影幕布上出现了电影信息《思悼》,李俊益导演,2014年上映。
教室里立刻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细小骚动,许多目光,带着好奇的探究与毫不掩饰的惊叹,齐刷刷的投向了教室后排那个靠窗的位置,不少同学都听说过或者看过这部有顾新羽出演的作品。
顾新羽看起来早已习惯了这种会因他而起的轰动。
他依旧保持着平静的坐姿,轻靠着墙壁和桌椅上,目光平静,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专注的投向幕布,认真的做一个旁观者。
然而,他搭在课本边缘的手指正以微小的幅度微微收拢又舒展,不断把玩着课本边缘的书页,将其边角重复卷起又展开,这些细微的动作几乎除了邻座几乎不可察觉,好在此刻邻座的目光也牢牢锁定在幕布上。
公开审视自己的旧作,始终象一场持续的社会性死亡压力测试,即便他已身经百战,还是无法适应这种在没什么交际的新班级,类似于公开处刑的情况。
这跟把写的日记在正主面前大声念出来的区别,可能只有他小学日记里写的是“今天暗恋的是班上的恩静”,而他得眼睁睁看着银幕上的自己声泪俱下喊父王。
或许至少,他不用面对一个真实的恩静,但台下几十双眼睛的注视和待会的哭戏,让这份安慰显得格外苍白,平静的外表下,脚趾却越捏越紧。
坐在他前方的薛仑娥,也不由自主的端正了坐姿,她知道这部电影,也知道顾新羽在其中饰演了重要的世孙角色,但象这样在课堂上被专门拿出来分析,荧幕中演员还坐在后排,感觉有些截然不同。
她悄悄侧身倚靠在墙壁用馀光瞥了一眼身后,那人沉静的侧脸与幕布上即将出现的孩童形象,像形成了了一道割裂的迷雾。
灯光暗下,片段开始。
画面里首先是庄严肃穆的王宫书房,氛围压抑的令人窒息。
由年幼的顾新羽饰演的世孙李算,小心翼翼的坐在宋康昊饰演的祖父英祖面前,在祖父极具压迫感的审视目光下,小世孙用尚显稚嫩的声音,背诵着经典,说着那些符合圣君贤孙身份的空泛道理,试图讨好眼前这位至高无上的王者。
镜头推近,特写瞬间抓住了那张稚气未脱却已初现棱角的脸,那双眼睛,在教室里总是平静无波的眼睛,此刻在屏幕上,却盛满了早熟的谨慎,对威严祖父的深切畏惧,以及一丝被强行压抑的,属于孩童本真的委屈,几种情绪交织叠加。
“仅仅是讨好祖父的戏份,眼神里就有这么多层次吗,大发。”前排有同学忍不住感叹,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
薛仑娥完全被那眼神摄住了,作为练习生,她很清楚表情管理的难度,和在镜头上展现出的效果,而屏幕上这个当年年纪估计才读一,二年级的顾新羽,却已能如此精准的驾驭如此复杂的内心戏。
这不象是技巧,更象是,一种天赋的,共情般的灵魂投入。
紧接着,画面切换到电影中后段那场着名的雨夜戏。
被父王逼至疯狂的思悼世子提刀欲闯宫弑君,然而,在英祖的门外,他听到了里面儿子与自己父亲的对话。
特写镜头再次给到了小世孙李算,他清澈而坚定的声音穿透淅沥的雨幕:
“即使王祖父不是王,我也可以对您行百拜,千拜,因为你是我的祖父,先有人才有礼。”
“怎能让礼法成为禁锢人的工具呢?”
镜头捕捉到小世孙说这话时,眼中不仅有对祖父的孝道,更有一种超越年龄的,对人伦亲情高于冰冷礼法的深刻理解与坚持,似乎更是想不破坏王祖父好感的情况下,隐隐为父亲喊冤。
正是这句话,成了压垮思悼世子最后一丝反抗念头的稻草,也仿佛是一种奇特的救赎,又或许是为了儿子,让他最终放下了刀,选择了悲剧性的妥协与赴死的道路。
薛仑娥感到自己的心脏被无形的手攥紧了,这段剧情的力量,配合着小世孙那清澈又坚定的眼神,和世子几重眼神的转换,让她对这部电影有了更深一层的震撼。
最后一个片段,是整部电影中最残酷也最催人泪下的部分,思悼世子被英祖关进米柜,世孙李算是唯一敢于为他求情的人,他捧着水,试图送给在米柜中煎熬的父亲。
“难道为人子女的,为父亲埠水都不可以吗?”小世孙带着哭腔质问,脸上满是泪水与不甘。
这是一个长达十馀秒的特写镜头,屏幕上,小顾新羽全靠细微的面部肌肉颤动和眼神变化,将角色内心滔天的悲伤,无助的挣扎以及对父爱最后的不舍,表现的淋漓尽致。
那眼神,清澈又沉重,带着一种易碎的贵气,与现实中顾新羽的疏离感有几分形似,却又因角色的需要而充满了丰沛的,引而不发的情感。
米柜里的世子,也在收到岳父送来他在世孙出生当天为他所绘制的青龙扇面后,选择放弃了最后的挣扎,安静的等待死亡的来临。
随后画面一转,是由苏志燮客串饰演已成王的成年世孙在母亲的花甲寿宴上,他拿出了父亲思悼世子当年为他亲手绘制的,寄托了无限爱与期许的青龙扇。
在众人复杂的注视下,他手持青龙扇,跳起了一段舞蹈,舞蹈中,他眼框含泪模仿着记忆中父亲带他射箭的姿态,那是他年少时第一次向父亲袒露真心。
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深切的缅怀与无尽的悲伤,那舞蹈不再是欢庆,而是对逝去父亲的无声祭奠,是上一代悲剧在下一代身上的延续与深沉回响。
片段播放完毕,灯光亮起,教室里陷入了一片短暂的寂静,所有人都仿佛还沉浸在电影那悲怆压抑的氛围中,无法立刻抽离。
“大发”李俊元第一个打破沉默,他转过头,用气声对顾新羽说,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顾新羽xi,你小时候!那个送水的戏,还有之前讨好英祖大王的眼神,哇,跟现实完全不一样,让人起鸡皮疙瘩!最后那段舞蹈,虽然不是你跳的,但感觉情绪都是完全连着的!”
前排的裴真率也转过身,脸上收起了平日的玩笑语气,由衷的赞叹:“真的大发,尤其是说‘难道为父亲埠水都不可以吗’的时候,那个眼神和哭戏,哇,真的感觉心脏被直接击中了。”
连一向文静内向的金玟池也小声附和,语气格外认真:“情感表达太细腻了,也很有力量,那么小年纪,怎么能理解的那么深刻的呢?”
面对同学们由衷的,甚至带着点仰望的赞美,顾新羽显得平时更加拘谨,他微微垂下视线,浓密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一小片阴影,巧妙的试图避开那些直白的赞美。
“都是很小时候的作品了,”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带着谦逊,“当时年纪小,理解能力有限,都是听从导演的指导和前辈演员的引领就可以了,是李俊益导演和宋康昊前辈他们塑造了那个氛围。”
然而,他越是这般低调谦逊,就越发在同学们心中营造出一种深不可测的距离感。
课间那个因共同爱好而被短暂窥见一丝亲切的同学幻象,此刻被这堂课上实打实的,跨越年龄的卓越演技彻底击碎。
他身上忠武路潜力股,演技天才的标签,再次被牢牢加固。
金教授适时的开始讲解,分析了世孙李算这个角色作为悲剧镜鉴的意义,他既是祖父与父亲之间那场无法挽回的人伦悲剧的见证者,也承载着超越时代隔阂的理解与亲情的微光,接着开始讲镜头语言和设计。
教授之后特别提到了顾新羽在诠释角色时,对脆弱与坚韧并存的贵族气质的把握,以及如何用眼神传递出在礼法重压下,人性本真的挣扎与闪光。
薛仑娥安静的听着教授的分析,目光却不由自主的再次落回后方那个清瘦的背影上。
屏幕上的他,情感如此充沛,理解如此深刻,能说出这样饱含情感振聋发聩的台词,也能演绎出在权力与亲情旋涡中挣扎的早慧与痛苦。
而现实中的他,却象一座被迷雾笼罩的孤岛,似乎将所有的波澜壮阔都隐藏在平静的海面之下。
哪一个才是更真实的他,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
她感觉顾新羽身上笼罩的谜雾,随着这堂影视分析课,非但没有解开,反而被编织的更加复杂,更加深邃,也更加诱人去探寻。
之前散落在四周的磁性颗粒,似乎有一方,已经悄悄开始转变了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