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新城初现(1 / 1)

崇祯十九年冬,亚马逊雨林的晨雾带着一丝凉意,程一言率领众人终于踏上了归途。

两个月的雨林穿行,让每个人都晒得黝黑,衣衫也沾满了泥土与草屑,脸上却带着满足与震撼——他们见识了森蚺的凶猛、巨骨舌鱼的壮硕、大王花的奇特,更领略了大自然的雄奇与脆弱,心中对生态保护的认知愈发深刻。

“终于要走出这片雨林了。”

沐天波伸展着酸痛的肢体,笑着说道。

两个月来,他们踏过泥泞的沼泽,攀过徒峭的山坡,躲过毒蛇猛兽的侵袭,吃过压缩干粮,也尝过部落百姓送来的木薯粥,这段经历,足以让他们铭记一生。

程一言望着身后渐渐远去的密林,眼中满是感慨:

“这两个月,恍如隔世。

亚马逊雨林就象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神奇与奥秘,我们只是翻开了其中的几页。”

众人乘坐电力冲锋舟,沿着来时的河道顺流而下。

与来时的小心翼翼不同,归途的行程顺畅了许多——锦衣卫密探早已提前通知沿途部落,为他们开辟了安全信道,部落百姓们还在河道旁设置了补给点,为他们提供新鲜的食物与干净的水源。

沿途的景色与来时相比,悄然发生了变化。

原本偏僻的河道旁,出现了一些简易的码头,几艘大明的运输船正停靠在岸边,卸载着建材与物资;

远处的空地上,工匠们正忙碌地搭建房屋,脚手架林立,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大人,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任务匠与船只?”

郑明疑惑地问道。

程一言微微一笑:

“在我们进入雨林前,我便下令让南美都护府加快对亚马逊平原的开发。

这些工匠都是从大明与南美各地招募来的,他们在这里修建城市、公路与港口,目的是将亚马逊平原的资源与外界连接起来,促进经济发展。”

冲锋舟继续前行,沿途的城镇雏形越来越清淅。

几天后,众人抵达了亚马逊河与一条支流的交汇处,一座新兴的城市赫然出现在眼前——这便是南美都护府规划的“亚马逊城”,也是未来亚马逊平原的经济与行政中心。

远远望去,亚马逊城的布局规整有序,宽阔的街道纵横交错,街道两旁是清一色的青砖瓦房,部分房屋已经建成,工匠们正忙着给屋顶铺瓦、给墙壁刷漆;

街道上,人流如织,有身着大明服饰的移民,有穿着兽皮与棉麻衣物的土着百姓,还有推着小车叫卖的商贩,脚步声、叫卖声、工匠们的敲打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这就是亚马逊城?真是变化太大了!”

沉炼惊叹道。

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河滩,如今却已成为一座初具规模的城市,这样的建设速度,简直不可思议。

众人乘坐冲锋舟停靠在城市的码头,刚一上岸,便被眼前的景象吸引。

码头旁,数十辆电力运输车正忙碌地装卸着货物,有从大明运来的丝绸、瓷器与农具,也有从亚马逊雨林中开采的矿石、木材与药材;

商贩们的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商品,有大明产的肥皂、玻璃器皿,也有本地的木雕、编织品与水果,顾客们络绎不绝,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没想到短短两个月,这里就建成了这样一座城市。”

沐天波感慨道,

“大明的新政与技术,真是创造了奇迹。”

程一言说道:

“这不仅是大明技术与政策的功劳,更离不开移民与土着百姓的辛勤付出。他们在这里开垦荒地、修建房屋、开展贸易,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着新家园。”

众人沿着街道前行,沿途遇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有曾经在巴伊亚港见过的移民工匠,有在秘鲁银矿工作过的矿工,还有在宣抚时见过的部落百姓。他们见到程一言等人,纷纷热情地打招呼,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程大人,您回来了!”

一名来自江南的木匠师傅笑着迎上来,

“您看,这是我刚建成的木工坊,以后就能在这里为大家打造家具了。”

程一言走进木工坊,只见里面摆放着各种新式农具与家具,做工精细,样式新颖。

“不错不错,”

“好好干,以后你的木工坊一定会生意兴隆。”

在城市的中心广场,一座巨大的雕像正在建造中,雕像的原型是大明的龙图腾与南美的太阳图腾,像征着大明与南美人民的融合。

广场上,孩子们在追逐嬉戏,老人们在树下乘凉聊天,一派祥和安宁的景象。

程一言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满是欣慰。

亚马逊城的崛起,标志着大明对南美的治理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也证明了“以民为本、和谐共生”理念的正确性。他知道,这座城市未来必将成为亚马逊平原上的一颗璀灿明珠,为大明与南美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然而,就在众人沉浸在城市崛起的喜悦中时,一群孩子的身影引起了程一言的注意。

亚马逊城的中心广场旁,一群约莫五六岁的孩子正在街道上乱窜。他们有的赤着脚,有的穿着破旧的衣衫,脸上沾满了灰尘,却一个个精力旺盛,追逐打闹着,偶尔还会抢夺商贩摊位上的小零食,引得商贩们连连呵斥。

程一言停下脚步,眉头微微皱起。他注意到,这些孩子大多是土着百姓的子女,他们没有象大明移民的孩子那样,穿着整齐的校服去学堂读书,而是在街头游荡,无所事事。

“这些孩子怎么不上学?”程一言向身旁的一名新政官员问道。这名官员名叫李东阳,是负责亚马逊城教育事务的,他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尴尬:“回大人,我们在城里开设了三所学堂,招募了大明的秀才担任老师,免费为孩子们提供教育。但本地的土着百姓大多不愿意让孩子去上学,说认字没有用,不如让孩子跟着他们去捕鱼、狩猎,学一门糊口的手艺。”

“认字没有用?”程一言心中一沉。他知道,土着百姓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雨林中,依靠捕鱼、狩猎与耕种为生,从未接触过外界的文明,不明白知识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只要能填饱肚子,掌握生存技能就足够了,认字读书对他们的生活没有任何帮助。

“我们也多次派人去劝说,但效果甚微。”李东阳无奈地说道,“有些土着百姓甚至认为,我们让孩子上学,是想把孩子抢走,对我们充满了戒备。”

程一言沉默了片刻,说道:“带我去学堂看看。”

众人跟随李东阳来到城中的一所学堂。学堂是一座新建的青砖瓦房,里面摆放着整齐的桌椅,墙上挂着大明的地图与识字挂图。几名大明的秀才正在备课,却没有一个学生前来上课。

“大人,您看,这学堂已经建成半个月了,除了几个大明移民的孩子,没有一个土着孩子来上学。”李东阳说道。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山河鉴:隋鼎 神雕尹志平,从神雕开始的长生 王爷好纯情,洞房都是我教的 仙子且慢,我只想斩妖除魔 综武:开局系统签到宁中则 开局一辆五菱,穿越亮剑世界 轮回者:从乐园逆子到亲儿子! 民间鬼故事合集一千多篇 千羽修仙记 北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