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四年腊月,程一言的车马离开昆明府,朝着三宣六慰的内核局域——车里宣慰司(今西双版纳一带)进发。
三宣六慰是大明在西南边疆设立的土司管辖局域,包括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陇川宣抚司(三宣)与车里宣慰司、缅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养宣慰司、老挝宣慰司(六慰),这里部族杂居,与缅甸、老挝、泰国等国接壤,局势远比云南腹地复杂。
车行至普洱府境内时,道路变得愈发崎岖。这里山峦叠嶂,丛林密布,马车只能在狭窄的山路上缓慢前行。
随行的侍卫警剔地观察着四周,手中紧握武器——此前锦衣卫密探传来消息,车里宣慰司的宣慰使刀栋梁近期与缅甸东吁王朝的残馀势力往来密切,恐有异动。
“大人,前面就是车里宣慰司的地界了。”
周文彬指着前方一片茂密的热带雨林,低声道,
“刀栋梁已派人在边界迎接,不过看这架势,似乎有些戒备。”
程一言顺着周文彬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丛林边缘站着几十名身着民族服饰的武士,手持长刀与火枪,目光警剔地盯着他们的车马。
为首的是一名中年男子,身材高大,面色黝黑,正是车里宣慰司的宣慰使刀栋梁。
程一言掀开车帘,示意车马停下。
刀栋梁见状,连忙上前几步,对着马车躬身行礼:
“车里宣慰使刀栋梁,恭迎程太师驾临。”
“刀宣慰不必多礼。”
程一言的声音从车内传出,
“本太师此次前来,是为视察新政在宣慰司的推行情况,顺便了解边疆的稳定局势,无需如此兴师动众。”
刀栋梁脸上露出笑容,心中却暗自警剔。
他知道程一言此次前来,绝非简单的“视察”,必然是为了探查他与缅甸残馀势力的往来。他连忙说道:
“太师一路辛苦,属下已在司署备好了薄酒,为太师接风洗尘,请太师随属下前往。”
程一言点点头,示意车马继续前行。
沿着蜿蜒的山路进入车里宣慰司境内,眼前的景象渐渐变得热闹起来——道路两旁的村落里,百姓们穿着鲜艳的民族服饰,在田间劳作;
集市上,商贩们叫卖着热带水果与手工艺品,一派繁荣景象。可程一言敏锐地察觉到,百姓们的脸上虽有笑容,眼神中却带着几分畏惧,见到刀栋梁的武士路过,纷纷低头避让。
“刀宣慰,看来你将车里治理得不错。”
程一言故意说道,想要试探刀栋梁的反应。
刀栋梁笑着答道:
“全靠朝廷的新政扶持,百姓们才能安居乐业。属下已按照朝廷的要求,推广了高产水稻与电力设备,如今车里的粮食产量比往年翻了一倍,不少村落也通上了电灯。”
程一言心中了然,刀栋梁显然是提前做了准备,想要掩盖真实情况。他没有点破,只是淡淡说道:
“如此甚好,本太师倒要亲自去看看百姓们的生活。”
抵达车里宣慰司署后,程一言并未急于休息,而是提出要前往附近的村落视察。
刀栋梁心中慌乱,却不敢拒绝,只能陪同前往。他们首先来到司署附近的曼掌村,这里是刀栋梁重点打造的“新政示范村”——村落里的房屋整齐排列,街道干净整洁,每户人家门口都挂着电灯,田地里的高产水稻长势喜人。
“太师您看,这便是我们的新政示范村。”
刀栋梁指着村落,语气得意,
“村里的百姓都用上了电灯与电力抽水机,生活比以前好多了。”
程一言走到一户百姓家中,与主人攀谈起来。主人是一位名叫岩罕的傣族汉子,他按照刀栋梁事先交代的话,不断夸赞新政带来的好处,以及刀宣慰的“英明治理”。
可当程一言问到“是否有官员欺压百姓”时,岩罕的眼神闪铄,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
程一言心中已有答案,他没有继续追问,而是假装满意地点点头,继续参观村落。
可在离开曼掌村时,他故意落在后面,对贴身侍卫使了个眼色。侍卫心领神会,趁着众人不注意,悄悄留下了一个联系方式,塞给了岩罕。
接下来的几日,程一言又陆续参观了几个“示范村”,所见景象与曼掌村大同小异——表面繁荣,实则百姓们心存畏惧,不敢说实话。他知道,要想了解真实情况,必须找到敢于说实话的百姓。
果然,几日后的一个深夜,岩罕悄悄来到程一言的住处。他进门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泪俱下地哭诉道:
“太师,您要为我们百姓做主啊!刀栋梁根本不是什么好官,他打造示范村都是做给朝廷看的,其他村落的百姓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程一言扶起岩罕,让他慢慢说。岩罕告诉程一言,刀栋梁为了打造示范村,强行将其他村落的粮食与财物集中到示范村,还逼迫百姓们日夜劳作,稍有不从便会遭到毒打;
他暗中与缅甸东吁王朝的残馀势力勾结,允许他们在车里境内贩卖鸦片,从中牟取暴利;更可恶的是,他还强征百姓的子女入伍,为缅甸残馀势力训练士兵,准备发动叛乱。
“鸦片?”
程一言心中一震,前世的记忆中,鸦片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没想到如今竟已传入西南。
“缅甸残馀势力在车里贩卖鸦片多久了?有多少百姓染上了烟瘾?”
岩罕擦着眼泪答道:
“已经快一年了。起初只是在土司府内贩卖,后来刀栋梁为了赚钱,开始在各个村落推广,如今已有上千百姓染上烟瘾,不少人家破人亡。”
程一言的眼中闪过一丝怒火。
他没想到刀栋梁竟敢如此胆大妄为,不仅勾结外敌,还贩卖鸦片毒害百姓。他当即让岩罕带路,前往缅甸残馀势力贩卖鸦片的据点——位于车里宣慰司与缅甸交界处的一处山洞。
深夜的丛林中,漆黑一片,只有火把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
岩罕带着程一言与几名侍卫,小心翼翼地穿过茂密的丛林,终于抵达了那处山洞。山洞外有十几名缅甸士兵把守,洞内隐约传来吸食鸦片的烟雾与嬉笑声。
“动手!”
程一言低声下令。侍卫们立刻冲了上去,手中的后装线膛步枪开火,几名缅甸士兵应声倒地。剩下的士兵想要抵抗,却根本不是训练有素的侍卫的对手,很快便被制服。
程一言走进山洞,眼前的景象让他怒火中烧——洞内烟雾缭绕,几十名百姓躺在地上,神情麻木地吸食着鸦片;
几名缅甸军官与刀栋梁的亲信,正坐在一旁清点着白银,脸上露出贪婪的笑容。
“拿下!”
程一言厉声喝道。侍卫们一拥而上,将洞内的缅甸军官、刀栋梁的亲信与吸食鸦片的百姓全部控制住。那几名缅甸军官见大势已去,想要反抗,却被侍卫当场击毙。
从洞内搜出的鸦片足有数百斤,白银上万两,还有大量的武器与弹药。
程一言看着这些罪证,心中愈发沉重——鸦片的传入,比他预想的还要严重,若不及时制止,恐会在西南蔓延,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
次日清晨,程一言下令将搜出的鸦片全部当众销毁,并将刀栋梁的亲信与染上烟瘾的百姓带回司署。
他召集车里宣慰司的所有官员与部族长老,公开了刀栋梁勾结缅甸残馀势力、贩卖鸦片的罪证。
部族长老们得知真相后,纷纷愤怒不已。
他们此前虽对刀栋梁的行为有所察觉,却因畏惧其势力而不敢反抗。如今有程太师撑腰,他们当即联名上书,要求严惩刀栋梁。
刀栋梁见罪行败露,想要逃跑,却被早已埋伏好的侍卫当场抓获。面对确凿的证据,刀栋梁无从狡辩,只能低头认罪。
程一言下令,将刀栋梁打入大牢,等侯朝廷发落;同时任命一位正直的部族长老暂代宣慰使一职,负责车里宣慰司的事务。
处理完车里宣慰司的事后,程一言又马不停蹄地前往其他宣慰司与宣抚司。在南甸宣抚司,他发现宣抚使刀乐古挪用新政资金,修建私人府邸,当即罢免了他的职务,将挪用的资金追回,用于修建电力线路与学校;
在干崖宣抚司,他查处了官员与商人勾结,拢断食盐贸易的案件,打破拢断,降低盐价,让百姓们都能买得起盐;在陇川宣抚司,他解决了部族间因土地纠纷引发的仇杀,重新划分土地,制定了公平的分配制度。
每到一处,程一言都深入百姓之中,倾听他们的诉求,解决他们的困难。
百姓们对这位亲自为他们做主的程太师愈发爱戴,不少原本对朝廷心存抵触的部族,也渐渐放下了戒备,主动归顺朝廷。
可程一言深知,三宣六慰的局势仍不稳定。缅甸东吁王朝的残馀势力仍在边境活动,鸦片的源头尚未彻底切断,部分宣慰司的官员仍心存异心。
他下令,加强三宣六慰的边防力量,派锦衣卫密探深入缅甸境内,探查鸦片的源头与缅甸残馀势力的据点;
同时加大新政在三宣六慰的推广力度,修建更多的学校与医院,让百姓们接受教育,远离鸦片的毒害。
腊月二十八,程一言的车马抵达孟养宣慰司(今缅甸克钦邦一带)。这里是三宣六慰中最偏远的地方,与缅甸接壤,局势最为复杂。
孟养宣慰使思伦发早已接到消息,率领官员与百姓,在边界迎接程一言。
看着眼前这位身着民族服饰,神情躬敬的宣慰使,程一言的心中却没有丝毫放松。锦衣卫密探传来的情报显示,思伦发与缅甸东吁王朝的残馀势力往来最为密切,且手中掌握着大量的武器与鸦片,是三宣六慰中最大的隐患。他知道,接下来的孟养之行,必将是一场艰难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