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五年夏,京城的暑气裹挟着蝉鸣漫过城墙,户部衙署的议事厅内却凉意沁人——四壁悬挂的竹帘滤去了烈日,墙角的冰鉴散发着丝丝寒气,厅中二十馀人围坐成圈,目光皆聚焦在主位前摊开的两本厚册上。程一言身着绯色官袍,指尖轻轻敲击着封面烫金的《万历四年大明财政总册》,书页间露出的数字刺痛了众人的眼:去年国库总收入突破千万两,其中海贸税收四百二十万两,占比近四成,远超田赋与盐税之和。
“诸位手中的《海贸律法修订草案》,是我与刑部、工部诸位大人耗时两月草拟的。”程一言的声音沉稳如磬,目光扫过厅中官员与商帮代表,“海贸能有今日之盛,靠的是开放之策,但若想长久,必须有律法兜底。如今旧律的漏洞已愈发明显——上月福建商号‘恒昌号’的商船在印度洋遇风暴沉没,货物损失三十万两,却因无保险制度只能自认倒楣;荷兰商人范德堡与广东‘广和行’因瓷器质量起争执,官府拖延月馀才判决,只因无明确法条可依。这些问题不解决,迟早会寒了商人的心。”
话音未落,福建商帮代表郑振先便起身拱手。这位常年往返于大明与欧洲的商人,袖口还沾着海风中的盐粒,语气中满是急切:“程大人所言极是!我商号去年有三艘船因海盗劫掠受损,虽侥幸击退海盗,却也损失了十万两货物。若律法能明确海上保险条款,让商人们按货物价值缴纳保费,遇险后由保险公司赔付,定能让更多人敢走远洋航线。”
“郑掌柜提到的保险制度,草案中已有章节涉及。”刑部尚书李世达接过话头,翻开草案第二十三页,“我们参考了欧洲的《海事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需向户部缴纳五十万两保证金方可成立,保费按货物价值的百分之三收取,遇险后三十日内必须完成理赔。此外,针对外商纠纷,草案新增《外商管理章》,明确外商需在市舶司登记备案,纠纷由市舶司与外商商会共同裁决,时限不得超过十日。”
江南商帮代表、苏州织坊联盟会长周福年放下手中的茶盏,眉头微蹙:“律法若能规范保险与纠纷处理,自然是好事。但还有个问题——如今关税核算标准不一,厦门港按重量征税,宁波港按数量征税,同样一批丝绸,在厦门缴税二十两,在宁波却要缴二十五两,这让我们这些跨港贸易的商人苦不堪言。”
程一言点头认可,将草案翻至《关税核算章》:“周会长的顾虑,我们早已考虑到。此次修订将统一采用‘从价税’,即按货物离岸价的百分之十征税,无论重量与数量。比如一匹云锦在苏州的离岸价是五十两,无论运至哪个港口,关税皆为五两,且需在装船前缴清,避免中途加价。”
为确保律法贴合实际,程一言当场任命徐光启为“海贸律法调研使”,率队前往厦门、宁波、泉州三大港口实地走访。徐光启领命后次日便启程,他带着三名户部主事与两名翻译,登上前往厦门的漕船,沿途不仅记录各港口的贸易数据,还登上荷兰、西班牙的商船,与船长、商人座谈,甚至临摹了欧洲商船的货舱布局与保险合同样本。
在厦门港,徐光启足足停留了一个月。他每日清晨便到码头,看着商人们装卸货物,听他们抱怨关税核算的繁琐;午后则在市舶司查阅过往的纠纷案卷,梳理出二十馀类常见争议;傍晚则与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范·德·林特探讨欧洲的海商法,将其中合理的条款翻译成汉语,融入草案修订中。当他带着厚厚的调研笔记返回京城时,笔记中不仅有文本记录,还附有港口地图、货舱草图与商人签名的意见函,足足装了两个木箱。
基于这些一手资料,程一言组织官员与商帮代表召开了十次修订会议。郑振先提出保险公司应按地域划分经营范围,避免恶性竞争;周福年建议在律法中添加“丝绸质量标准”,防止以次充好影响大明丝绸的声誉;李世达则强调需明确走私的界定与处罚,杜绝官员与商人勾结走私。这些意见皆被一一采纳,草案历经七次修改,最终形成了共八章一百二十四条的《海贸律法(修订版)》。
万历五年十月初一,新律法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颁布仪式。万历帝亲自出席,李太后垂帘其后,程一言手持律法文本宣读内核条款,广场上聚集的中外商人纷纷跪地叩谢。仪式结束后,各港口即刻张贴告示,市舶司官员带着译员沿街宣讲,甚至登上停泊的外国商船,将律法译本交给船长。荷兰商人范德堡捧着译本,激动地对徐光启说:“有了明确的律法,我们在大明做生意更安心了!明年我要把船队规模扩大一倍!”
新律法的成效立竿见影。万历五年冬,厦门港的保险公司从两家增至五家,仅十一月便签订保险合同八十馀份,复盖货物价值两百馀万两;市舶司处理外商纠纷的平均时间从三十日缩短至七日,纠纷数量同比减少六成;关税收入也稳步增长,十一月厦门港关税达三十五万两,同比增长三成。
就在程一言忙于稳固海贸根基时,北境传来的消息让他松了口气。海瑞从大同送来密信,称把汉那吉在大明赠送的茶叶、丝绸与农具的支持下,成功平定了部落内乱——那些试图挑起战乱的首领,或被处死,或被流放至漠北,部落内部已无人敢反对与大明通商。更令人欣喜的是,把汉那吉按照约定,于万历五年十一月在大同互市举行首届“明蒙友好会”,邀请了大明的商人、学者与蒙古各部落首领参加。
程一言立刻奏请万历帝,派海瑞主持友好会,并从国库调拨十万斤茶叶、两千匹丝绸与五十台纺织机械作为赠礼。海瑞抵达大同后,与把汉那吉共同宣布了三项约定:其一,明蒙互派留学生,大明每年接收五十名蒙古贵族子弟来京城太学学习,蒙古部落则允许大明学者前往草原考察;其二,扩大茶马贸易规模,大明每年向蒙古供应十万斤茶叶,蒙古则向大明供应五千匹战马,价格按市价的八成计算;其三,在大同、宣府、延绥三地设立“明蒙贸易驿站”,负责茶叶与战马的交接,驿站由双方共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