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知否:梁家我做主 > 第一百零八章 穷则思变

第一百零八章 穷则思变(1 / 1)

顾廷烨也不是那种婆婆妈妈的,笑道:“沉兄请!”

“哈哈,这就对了,你可是教了我不少东西,你我亦师亦友,无需如此生分。”

沉从兴哈哈大笑,同顾廷烨走进正堂,赵策英跟在后面,倒是很象是晚辈。

进入正堂,落座后,顾廷烨笑道:“我从伯谦那得了一些牛肉,这才想着请沉兄来家中小聚一番。倒是没想到沉兄和孟泽还有这层关系。”

“肉这可是稀罕东西啊。”

沉从兴笑道:“那我等会可得多吃点。”

“虽然不多,但我们三人吃足够了。”

顾廷烨看向石头道:“让人准备吧。”

“是!”

石头应声退下。

“仲—””

赵策英一张口又止住了。

顾廷烨和沉从兴平辈论交,他称呼顾廷烨表字就不合适了。

表字是长辈和平辈喊的。

可他总不能喊顾叔吧?

顾廷烨看出赵策英的为难,笑道:“孟泽,咱们各论各的就行。”

“仲—仲怀,如今即将过年,正是阖家团圆之时,就连梁将军都回京过年,你为何不回去和家人团聚团聚呢?”赵策英问道。

他今日之所以在沉家,就是因为赵宗全得知顾廷烨没有回家,让他去问问沉从兴可知缘由。

虽说赵宗全因为调查到的消息,打消了对梁安的怀疑。

可他那谨慎的性子,还是暗中派人盯着梁安。

当得知梁安回汴京,顾廷烨却溜了留了,疑心病又犯了。

当即让赵策英去找沉从兴询问。

沉从兴早在得知梁安是得罪邕王和兖王的原因来的禹州,早就打消了对梁安的怀疑。

顾廷烨要留在禹州过年,他也询问过。

得到的答复是,因为母亲去世的早,和父亲关系不好,不愿意回去。

沉从兴压根没有怀疑顾廷烨的话,以古人对孝道的重视,顾廷烨不可能拿母亲之死来骗人。

以顾廷烨的年纪,母亲去世,父亲续弦另娶是必然的。

而他在家中的地位就很尴尬了,受到嫡母排斥也正常。

脑补出这些后,沉从兴不想触碰顾廷烨伤心事,便没有细问。

而且他也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也没有告知赵宗全。

赵策英虽然也认同沉从兴的猜测,可他知道光是这样,不能让父亲满意,更不能消除父亲心中的怀疑。

恰好在这个时候,顾廷烨差人来请沉从兴,他便提出跟着一起来。

“大郎!”

沉从兴呵斥道:“仲怀不愿意回去,自然有他的苦衷,你吓打听什么?”

“仲怀,不好意思,是我多嘴了。”赵策英连忙赔罪。

“无妨。”

顾廷烨自嘲道:“没什么不能说的。我家以前出了些变故,父亲这才娶了我母亲。我母亲出身商贾人家”

顾廷烨把自己母亲和家里的情况简单的说了一遍。

只是在这过程中把很多事情省略淡化了。

沉从兴和赵策英只是感叹顾廷烨身世悲惨,却没有联想到宁远侯府。

正所谓家丑不可外扬。

顾家发生的事,即便在汴京也只有一些豪门知道。

两人常年在禹州,自然不可能知道。

赵策英从顾廷烨的神色中也能看出,在这件事上没有撒谎。

“仲怀,实在抱歉,提及了你的伤心事。”赵策英歉意道。

之前道歉,其实是他和沉从兴在路上商量好的。

此时道歉才是发自内心。

“哈哈,不说这些了,都过去这么久了,我也看开了。”顾廷烨笑道。

要是真的看开了,为何不愿意回去?

不过两人默契的没有再提此事,转移话题闲聊了起来。

聊了一会,下人端上铜炉和切成卷的羊肉牛肉,还有蘸料送了上来。

锅在厨房就已经加热过,添上木炭不一会水就开了。

顾廷烨招呼沉从兴和赵策英移步餐桌用饭。

“这是咕咚羹?”

虽然铜炉和平常咕咚羹所用的器皿很不一样,但看着桌上摆放的生肉,还是能够判断出来。

“不错,不过还是有不的区别。”顾廷烨笑道。

顾廷烨没有梁安那么坑,吃的时候特意提醒了两人。

沉从兴实在吃不来辣,顾廷烨便让人给他换了一份没有茱萸的蘸料。

倒是赵策英虽然被辣的难受,却有种越吃越香的感觉。

三人吃着涮肉,喝着酒,几杯酒下肚,话匣子也打开了。

男人不象女人,会去聊东家长西家短。

平常更爱聊一些风花雪月的事。

不过赵策英在,沉从兴自然不好意思和顾廷烨聊这些。

而除了这些,男人聊的话题,很多时候都和他们身份有关。

若是平民百姓,会聊田地里的收成。

商贾会聊生意,贩夫走卒的话题也大多和自己平常所从事的工作有关。

沉从兴和顾廷烨都是武将,谈论的自然和军队有关。

两人先是聊了兵法,进而聊到了士卒的训练和军阵方面。

聊着聊着,不知谁先开的头话题便聊到了北方和西北的局势。

沉从兴认为,辽国虽然暗中派遣小股骑兵劫掠北方边境,可辽国在大周谴使质问时,严查此事,对一些边境武将进行了严惩。

由此可以看出,辽国并无对大周动兵的意思,北方和平能够继续保持。

反而西北,因为西夏小皇帝年纪增长,表露出想要夺权的意思。

虽说其培养的心腹被其舅舅解决了,但也暴露出西夏小皇帝不甘当一个傀儡o

随着时间推移,西夏小皇帝和权臣之间的矛盾,也会愈发激烈。

不管谁胜谁负,对于大周来说都是一个机会。

若是趁着双方争斗之时出兵,即便不能一举灭掉西夏,也可使西夏元气大伤,保西北数十年安宁。

“舅舅说的虽然有道理,却忽略了周并出兵的能。”

没等顾廷烨开口,赵策英就反驳道:“当年西夏自立,朝廷出兵讨伐,却大败而归。

那一战不仅使大周元气大伤,更是被辽国抓住机会,陈兵边境,逼迫朝廷增加岁币。

官家也察觉到朝廷存在的各种弊端,意图通过改革来解决积弊问题。

在我看来,此法是最正确的选择。

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可惜官家未能坚持下去,否则朝廷倒是真可以趁西夏内斗,试着灭掉西夏。”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战锤:从30k开始远征多元宇宙 开局指点刘备:我的词条能刷新 锦书难托负心人 穿越神雕之我的系统是郭靖 开局六国论,我靠文抄治国平天下 港片情报王 红楼晓梦 沉默的战神 探案系统绑定落魄书生 一个人的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