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知否:梁家我做主 > 第九十一章 至禹州

第九十一章 至禹州(1 / 1)

盛纮能让自己女儿和外男同堂读书,除了年纪的原因外,本身也在大周男女之防的正常范畴内。

大周的男女之防并没有苛刻到,少男少女不能见面说话的地步。

但该有的距离还是需要保持的。

墨兰若真的只是想请教诗词,放看进士的父亲,学习不错的兄长不请教,偏偏往齐衡身边奏,正常么?

盛偏爱贵偏爱,但是却不傻。

不管墨兰这是少女怀春,还是别有用心,都要早早掐断她那不该有的心思。

要是华兰不罚墨兰,等盛回来知道如兰挨了罚,心中对如兰的怒气会消散很多。

反而对墨兰的怒气会增加,甚至会严惩墨兰。

盛老太太相信,自己一手调教出来的华兰,肯定能想明白这些。

可华兰并没有因为王大娘子和林小娘的矛盾,也没有因为如兰是她嫡亲妹妹,就做这种算计。

这样看似有些太过大度,却是当家大娘子所必须具备的。

华兰面对嫡亲妹妹和庶出妹妹,都能做到一碗水端平。

将来管理家中那些下人,自然不会因为亲近远疏而偏听偏信。

“祖母,孙女有些看不懂庄学究的用意。”华兰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呵呵。”

盛老太太笑道:“这位老学究可是个聪明人,别看他到了盛家,整天就待在私塾那边。可盛家的一些问题,根本瞒不过他。

庄学究要是不把人留下,以你爹那喜欢和稀泥的性子,又怎么会发作?

估计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庄学究这么做,是在帮咱们盛家啊。”

以盛家的门第,别说墨兰一个庶女了。就是嫡女,也高攀不上齐家。

也就林小娘昏了头,居然痴心妄想。

要不是林小娘教的,盛老太太不信墨兰一个才八九岁的姑娘,敢做这种事。

庄学究或许不知道这些,但他肯定看出墨兰想着法的接近齐衡,并非什么好事。

但这种事他一个外人别说管了,连说都不合适。

这次如兰和墨兰爆发冲突,甚至还在私塾内就动手了,倒是给了庄学究一个机会。

他两人制止,带了回去。其实就是在暗示盛,他对如兰和墨兰争斗的原因很清楚。

没有外人知道的情况下,盛抱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思,担心事情泄露,很可能私下说教几句,并不会处罚墨兰。

“那孙女罚了四妹妹,是不是姑负了庄学究的好意?”华兰皱眉道。

“墨兰就一个孩子,问题的根源并不在她身上。你那个爹啊,面对官场中那些弯弯道道,那叫一个清醒。

可一旦涉及到家宅之事,最是喜欢揣看明白装糊涂。

其实很多事情他心里跟明镜似的,就是觉着不会传出去,一味地放任。

那林小娘就是这么被她给惯的,这次也该让她吃点苦头了。”

子不言父过。

涉及到盛的话题,华兰也不好说什么。

她沉吟了一会,道:“孙女没坏事就好。”

“你母亲叫你过去,没再提康王氏了吧?”盛老太太问道。

“没。”

华兰摇了摇头道:“而且官人他近期就要外调,孙女这次回来本来也想和祖母说这事呢,以后孙女不能时常来看望祖母了。”

盛老太太略做思索,意有所指道:“如今离开汴京也是个好事,你爹前些日子还跟我说,想打点一下,后面找机会调去户部或工部呢。”

“岳父想调去户部或工部?”

晚上夫妻歇息闲聊时,华兰把回盛家发生事简单说了一遍。

对于两个妹妹的予盾,她也没有细说。

谈不上隐瞒,这种事毕竟不怎么光彩,说出来也会影响梁安对盛家的看法。

梁安想要离京,也和华兰谈过大致缘由。

他倒是没说自己的谋划,只说汴京是是非之地,暂时离开可以躲避立储之争。

因此华兰着重的提了,盛老太太和她说盛准备打点调往户部和工部的消息。

梁安初听也很是惊讶,但很快急反应了过来。

要是没记错,充王谋反的时候,盛确实是在工部任职。

当时还觉着有些奇怪,毕竟在六部之中,自古以来工部都是地位最低的。

更何况当今官家崇尚节俭,别说搞什么大工程了,听说就连宫里的宫殿老旧,都舍不得修。

这种情况下,工部官员就更加清闲了。

盛幼调入汴京任职尚书台任,那可是相公们的佐官。

加之有王家的人脉,盛又善于经营,没道理后面会被调去养老的工部。

至于户部和工部也差不多,职权被三司分了大半,和兵部、工部一样,几乎都是官员养老的部门。

盛老太太夸赞盛会做官,果然一点不假。

充王和邕王争斗,局势不明。能看出来的官员肯定不少,但是想盛这样果断,想着调往清水衙门的能有几个?

有人想着中立不参与,更多的还是想着站队,谋划更大的利益。

虽然剧中没有过多讲述,可充王谋反,那些支持邕王的官员下场肯定好不到哪去。

而支持充王的就更惨了,不管充王谋逆他们知不知情。既然他们之前支持充王,就逃不了问责。

反倒是盛这样圆滑的人,因为没有明确的派系,赵宗全登基后,还被升了官。

可以说盛幼怂,会错失很多机会。

可他的圆滑却能让他躲避朝中的各种斗争。

若干年后会发现,朝中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员,贬的贬,罢免的罢免,他却一直稳中有升。

梁安愈发觉得自己娶华兰是个正确的选择。

别说高攀不上,就算高攀的上,娶张桂芬回来,又有什么好处?

是,英国公在军中威望极高。但除非官家有子嗣,否则谁继位都会忌禅英国公。

因为英国公是新君想要彻底掌握兵权,绕不过的坎。

海家一门五翰林够清贵吧?

可正因为如此,导致后面赵宗全要追封生父的时候,海家继续站出来反对。

因为这事,海家后来不也没落了么?

门第越高,派系立场这些是避不开的。

盛家门第低是低了些,也不能给他前程带来多大的帮助。

但有这么一个谨慎圆滑的岳父,也不用担心被牵连。

五月中旬,汴京天气开始炎热了起来。

而梁安的调令也下来了,只需完成交接,就能前往禹州赴任了。

武山最终还是听从了梁安的建议,花钱打点了一下,接替了梁安的位置。

五城兵马司中,勋贵、将门子弟非常多。

正常来说,这个位置竞争非常大。

可因为局势不明,让很多人心有顾忌。

武山又得梁安提醒,占据了先机。

等那些人做出决定之时,已经晚了。

武山对梁安非常感激,还设宴招待了梁安。

因为平常梁安都是把事情丢给武山处理,几乎不用交接。

只是走个过场,便完成了交接。

在调令下来时,梁安便安排梁三带钱前往禹州置办宅院。

完成交接后,梁安也没耽搁,在汴京待了三天,便乘船前往禹州。

“仲怀,想什么呢。”

梁安来到船头,朝正看着江面发呆的顾廷烨说道。

“没什么。”

顾廷烨回过神来,微微摇头,道:“我就是在想,你为何会选择禹州,禹州又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梁安瞳孔微缩,故作惊道:“仲怀何出此言?”

难道顾廷烨看出什么来了?

顾廷烨这家伙被两个那女人耍的团团转。

该聪明的时候不聪明,不该聪明的时候瞎聪明。

“呵呵。”

顾廷烨莞尔一笑,道:“我没别的意思,就是觉着去江南一些重城,不比禹州好么。”

我信你个鬼!

要是顾廷烨没有说后面那句禹州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他可能还真以为顾廷烨只是奇怪他为何不去江南。

不过顾廷烨既然不想挑破,他也乐的揣着明白装糊涂。

反正顾廷烨也不是什么愚忠之人。

他劝赵宗全入京,真的只是为了让赵宗全揭发充王,保全性命么?

怕是不见得吧。

先不说顾廷烨是如何判断出那些刺客是充王派的。

既然顾廷烨判断出刺客是充王派的,难道他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可顾廷烨呢?

一直极力的劝说赵宗全入京,接到血诏后,甚至并没有因为汴京的变局感到震惊。

第一时间就劝说赵宗全奉旨平叛。

梁安有理由怀疑,顾廷烨已经从充王派人刺杀赵宗全之事上,猜出了一些什么。

这才有了他极力劝赵宗全入京。

当然,这只是梁安的猜测。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顾廷烨在这件事情上面,绝对有自己的算计在。

即便顾廷烨怀疑又能如何,真到了那一步,他自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禹州距离汴京,只有三百多里。

乘船顺流而下,第二天下午便抵达了禹州码头。

因为并未提前通知,禹州厢军并不知道梁安的到来。

梁三租了几辆马车前来迎接,一行人上了马车,往禹州城而去。

路上,梁三简单汇报了一下置办的宅子情况。

宅子买在城南,距离城中心有些距离。

一般城中心的位置,都是当地官员和富商的首选,仓促间很难买到宅子。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农门青云:全族赌我中状元 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 名义:汉东乱不乱我说了算 陛下!科举状元他略懂亿点数理化 奈克瑟斯:开局迪迦世界 龙访天下 大秦!挣工分 七星仙途 轮回之终:最终的轮回 破案:我的共情能力能摸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