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安前世看剧的时候,其实一直没太明白,顾廷烨为什么要跟着别家的船去扬州。
原剧中搭乘袁家的送聘船,甚至帮着袁文纯去落盛家面子。
顾廷烨肯定知道在人家大喜的日子这么做,对盛家有多大的影响。
不然他后面和明兰比试投壶时,就不会放水了。
由此可见,顾廷烨完全是因为搭了顺风船,不好拒绝袁文纯的要求。
可汴京城外的码头,每天前往江南的船只络绎不绝。
顾廷烨若是不想答应,完全可以不乘坐袁家的船便是。
可如今没了袁家,顾廷烨又找上了他,实在令人费解。
顾廷烨闻言沉默了,梁安见状说道:“若是不方便就算了,再有两日送聘的船便要出发,仲怀到时候去码头,或者直接来梁家都可。”
“没什么不能说的,我只是在想该怎么说。”
顾廷烨说道:“伯谦应该知道,我生母乃是扬州盐商之女吧?”
他母亲出身低微,当年没少被人笑话,梁家也是勋爵人家,梁安肯定知道一些。
ps:原着小说中,顾偃开是在外地任职期间娶的白氏,后来白氏死了,又娶了小秦氏。因此许多人不知道在大小秦氏之间还娶了一个白氏。但是剧中顾偃开是在汴京娶的,知道的肯定不少。
梁安微微点头,表示自己知道,等待顾廷烨的下文。
“我外祖父只有一个独女,如今我外祖父病重,差人送信来,让我去扬州继承家业。
可送信的人说,大约一个月前,外祖父就差人送过信,可送信的人却始终没有回去。
外祖父察觉不对劲,差了数人,走不同的道路赶往汴京,这才将信送到我手中。
外祖父在信中还提醒我要多加小心。”
“原来如此!”
梁安闻言恍然大悟,心里暗道。
应该是白家其他人得知白老太爷要把家业传给顾廷烨,派人截杀了送信的人。
也是,白老太爷就一个女儿,还已经去世了。
白老太爷病重,眼看要不行了,既不过继,也不谈遗产分配,只要不蠢,多少能猜出一些。
白家家产何其多?
当年嫁女陪嫁光是白银就有百万两,只是截杀送信人而已,并不算什么。
后面顾廷烨到了扬州,人家都敢动手。
顾廷烨估计是担心会不会有人盯着他这边,一旦他离京,就会遭遇刺杀。
跟着梁家送聘的船只前往扬州就不一样了,不说梁家随行会带许多家奴护卫。
就是袭击勋爵府送聘的船只,就不是小事。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地方官员必然会严查。
否则传回汴京,官家会怎么想?
更别说盛纮还是扬州通判了。
因此只要顾廷烨跟随送聘的船只去扬州,哪怕白家知道顾廷烨在船上,也不敢有所动作。
顾廷烨说完,自嘲道:“让你看笑话了。”
“谈不上看笑话。”
梁安意有所指道:“这汴京那些豪门,看似和和气气,其中的蝇营狗苟并不少。
你虽然有白家血脉,可到底姓顾,白家人不想让你继承家业,也属正常。”
“不说这些扫兴的了。”
顾廷烨歉意道:“你的婚礼我怕是赶不上了,实在抱歉。”
之前听说梁安快要成亲了,张云带头嚷嚷着要给梁安做傧相。
所谓傧相,就是后世的伴郎。很后世一样,需要未婚之人才行。
当时顾廷烨和甘元弼也是要给梁安当傧相,梁安都答应了下来。
如今他外祖父病重生死不知,他到达扬州继承家业也需要一段时间。
“无妨。”
梁安安慰道:“你先处理好你自己的事。”
“都说江南繁华,从运河之上这络绎不绝的船只,就能感受几分。”
顾廷烨和梁安站在船头,欣赏着沿途风光。
此时已经入秋,沿岸植被虽未完全等凋零,却也开始泛黄了。
不过沿途风光一般,但是运河上来往的船只千帆过尽,也是一景。
“江南能繁华起来,运河要占七成功劳,占城稻占两成。”梁安感叹道。
自古以来,天下大乱之时,占据南方的诸候,从未有人能一统天下,直到出现了老朱那个意外。
可老朱能从南到北完成统一,能力只是一部分,南方的发展和开发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而南方的发展,并非是两晋时期大量文人士卒南迁带去的。而是在于运河。
后世常说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在古代也适用。
南方多山,以古代的交通,南方物产运送出来非常难,所需的成本也非常高。
而运河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点,加之占城稻的普及,才让江南真正成为了鱼米之乡。
若是没有运河,即便占城稻普及,粮食要想运输出来,路上就能消耗个大半。
古代打仗,一下子出动个几十万兵马,打个几个月,不管胜败,就能让朝廷元气大伤。
好象显的古代那些朝代都很穷一样。
但实际上最大的消耗都在运输上。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发动百万民夫保障后勤,这才拖垮了隋朝。
而不是几场战争的胜负,导致亡国的。
一般来说,几十万兵马,就需要数十上百万百姓来保障后勤了。
虽然朝廷都是征召徭役不给钱,但是得管饭吧?
运输一百斤粮食,若是路途远一点的,一路上人吃马嚼,能剩下三四成就不错了。
可水运就不同了,极大的减少了人力的运用,节省了开支。
“没想到一个昏君却做下了这种功在千秋之事。”顾廷烨摇头道。
梁安纠正道:“那位可不是昏君,而是暴君。”
很多人眼里,皇帝就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君,一种是昏君。
但是在梁安看来,应该分为四种。
明君、昏君、暴君和庸君。
明君和昏君就不用多说了,而暴君和庸君有一个共通点。
两者都是能力不够,区别是暴君能力不够,还想干大事。
而庸君虽然也没能力,却没有瞎折腾。
“也是。”
顾廷烨点了点头,他心里对于当今官家有些看不上的,觉得官家太过优柔寡断了。
官家若是像杨广一样,好大喜功,能想着发兵收复燕云十六州,都好过现在。
只是这种话有些大逆不道,他并不敢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