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车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向上行驶,海拔越来越高,空气也愈发稀薄。车窗外,雪山连绵起伏,峰顶覆盖着皑皑白雪,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原本苍茫的草原渐渐变得稀疏,裸露的黄土与零星的枯草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荒凉。
“还有二十公里就到藏北草原的扎西部落了。”向导丹增握着方向盘,语气中带着一丝沉重,“以前这一路全是绿油油的草场,牛羊遍地,现在……唉,草场退化得越来越严重,连最耐旱的针茅都长不起来了。”
小诺看着窗外成片退化的草场,眉头紧锁。她拿出便携生态监测仪,屏幕上的数据触目惊心:“植被覆盖率不足30,土壤沙化严重,有机质含量极低,再这样下去,这片草原很快就会变成荒漠。”
连续几天的高原反应让团队成员们脸色苍白,头晕气短,但想到扎西部落同胞们焦急的期盼,大家都咬牙坚持着。当越野车终于驶入扎西部落时,一群穿着藏袍的牧民早已在村口等候,为首的是部落首领扎西大叔,他黝黑的脸上布满皱纹,眼神中满是焦虑。
“小诺博士,你们可算来了!”扎西大叔快步迎上来,紧紧握住小诺的手,语气急切,“你看这草场,一年比一年差,牛羊吃不上草,要么饿死,要么只能低价卖掉,我们实在没办法了!”
小诺跟着扎西大叔走进部落,眼前的景象让人心疼:牧民们的帐篷零散地分布在草原上,周围的草场光秃秃的,只剩下低矮的枯草,几头瘦弱的牦牛低着头,艰难地啃食着地面上仅存的一点绿意。远处的山坡上,大片草场已经沙化,露出了黄色的沙土。
“十年前,这里的草能长到膝盖高,”扎西大叔指着一片沙化的草场,声音哽咽,“那时候,我们的牛羊膘肥体壮,酥油茶香飘满草原。可后来,草场越来越少,风沙越来越大,好多牧民都被迫搬走了,只剩下我们这些舍不得离开故土的人。”
当晚,小诺团队在部落的帐篷里召开紧急会议。“高原环境太特殊了,海拔高、气温低、氧气少,还有强烈的紫外线,普通植物根本无法生存。”团队成员阿明看着监测数据,忧心忡忡地说,“而且草场退化后,土壤肥力流失严重,还出现了鼠害,想要恢复难度极大。”
小诺拿出一份本草培育方案,眼神坚定:“我们早就考虑到高原的特殊环境,特意培育了‘护草本草’——青藏岩黄芪和雪线蒿。青藏岩黄芪的根系发达,能深入地下吸收养分,还能固氮改良土壤;雪线蒿耐寒耐旱,生长迅速,能快速覆盖地表,抑制风沙和鼠害。”
第二天一早,小诺团队就带着种子和设备,来到退化最严重的草场开展种植试验。然而,刚一开始就遇到了难题:高原土壤坚硬,加上常年干旱,铁锹挖下去只能留下一个浅浅的坑,种子根本无法深埋。“这样不行,得用专门的种植设备。”小诺立刻让团队调出便携式深根种植机,这种设备能在坚硬的土壤中钻出深达三十厘米的孔洞,将种子精准植入地下。
但挑战远未结束。高原的气温昼夜温差极大,白天阳光强烈,地表温度能达到二十多度,晚上却骤降到零下,刚种下的种子面临着“白天暴晒、夜晚冰冻”的双重考验。仅仅三天,第一批种下的雪线蒿种子就有一半被冻坏,发芽率不足10。
“我们得给种子加一层‘保暖衣’!”小诺当机立断,带领团队改良种子包裹技术,在种子外层涂抹了一层特制的保温生物膜,这种生物膜既能锁住水分,又能抵御低温,还能在种子发芽后自动降解,成为天然的肥料。
与此同时,鼠害问题也让大家头疼不已。草原上的田鼠繁殖迅速,它们啃食植物根系,挖掘洞穴,进一步破坏草场。扎西大叔叹着气说:“我们试过放毒饵、养猫,但都没用,田鼠越来越多。”
小诺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生态防治的办法:“我们可以种植‘驱鼠本草’——藏香荆芥,它的茎叶会散发一种特殊的气味,田鼠闻到就会躲开。同时,我们还可以引进草原鹞、黄鼠狼等田鼠的天敌,形成生态平衡。”
团队立刻行动起来,在种植区域周围种植藏香荆芥,又与当地林业部门合作,引入了一批草原鹞。扎西大叔和牧民们也积极参与进来,他们跟着团队学习种植技术,每天顶着强烈的紫外线,在草场上挖坑、播种、浇水。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看着种下的种子,大家眼中充满了希望。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在考验着这支勇敢的团队。半个月后,一场罕见的暴风雪席卷了藏北草原。狂风呼啸,雪花漫天飞舞,气温骤降到零下二十多度。小诺团队搭建的临时种植棚被积雪压垮,刚发芽的幼苗面临着被冻伤的危险。
“快,我们去给幼苗盖保温毡!”小诺第一个冲进暴风雪中,团队成员们和牧民们也纷纷跟上。大家顶着狂风,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地里奔跑,将保温毡小心翼翼地盖在幼苗上。风雪中,大家的脸被冻得通红,手脚失去了知觉,但没有一个人退缩。
暴风雪过后,小诺团队立刻对种植区域进行检查。让人惊喜的是,得益于保温生物膜和保温毡的双重保护,大部分幼苗都存活了下来,嫩绿的芽尖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顽强。
日子一天天过去,草原上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青藏岩黄芪的幼苗茁壮成长,长长的根系牢牢抓住土壤,开始改良土壤肥力;雪线蒿长势喜人,很快就覆盖了大片退化的草场,绿色在草原上不断蔓延;藏香荆芥散发着特殊的香气,田鼠渐渐减少,草原鹞在天空中盘旋,守护着这片新生的绿意。
牧民们看着眼前的景象,欣喜若狂。扎西大叔牵着一头膘肥体壮的牦牛,来到小诺面前,激动地说:“小诺博士,你看!这头牛以前瘦得只剩骨头,现在吃了雪线蒿和青藏岩黄芪,长得多壮实!这些本草不仅救了草场,还救了我们的牛羊!”
小诺团队趁热打铁,在扎西部落建立了“高原本草培育基地”,培育出更多适合高原环境的护草本草品种,如耐寒的藏蒲公英、固沙的沙棘苗等。同时,他们还将智慧农业技术带到高原,安装太阳能智能滴灌系统,根据幼苗生长需求精准供水;利用无人机巡田,监测草场恢复情况和鼠害动态。
为了让牧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小诺团队还教大家发展生态畜牧业:合理规划草场,实行轮牧制度,避免过度放牧;将本草与饲料结合,研发出营养丰富的天然饲料,提高牛羊的品质;成立合作社,将牦牛奶、牛羊肉等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以前我们靠天吃饭,现在靠本草和科技吃饭!”扎西大叔看着手机上的订单,笑得合不拢嘴,“我们的牦牛奶因为口感好、营养高,订单都排到下个月了,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倍!”
越来越多的牧民选择回到家乡,加入生态种植和养殖的队伍。曾经荒凉的藏北草原,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大片的草场郁郁葱葱,牛羊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远处的雪山倒映在清澈的湖泊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雪域田园画卷。
小诺团队的事迹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一场“雪域本草护家园”的直播更是引爆全网。镜头里,小诺带着网友们参观高原本草培育基地,看着嫩绿的本草幼苗在雪域高原上顽强生长,看着牧民们脸上幸福的笑容,网友们纷纷留言点赞。
“从沙漠到高原,小诺博士的本草一直在创造奇迹!”
“这才是真正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生态保护点赞!”
“藏北草原太美了,本草不仅救了草场,还救了牧民的生计!”
“求科普高原本草的种植技术,想在老家试试种植!”
“下一站去哪里?已经搬好小板凳坐等更新了!”
直播尾声,小诺站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场上,身后是连绵的雪山和成群的牛羊。她举起一株青藏岩黄芪,深情地说:“从沿海盐碱地到城市天空,从茫茫沙漠到雪域高原,这株能救命的本草,始终守护着我们的家园。每一片土地都值得被珍惜,每一种生命都值得被守护。”
就在这时,小诺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是来自南方山区的求助电话。电话里,村民的声音带着焦急:“小诺博士,我们这里连日暴雨引发了山体滑坡,好多农田被埋,山体松动,随时可能发生二次滑坡,您能来帮帮我们吗?”
小诺挂了电话,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她转过身,对团队成员们说:“下一站,我们去南方山区!让本草在滑坡地带扎根,守护山区同胞的家园!”
越野车再次启动,朝着南方山区的方向驶去。雪域高原的阳光洒在车身上,仿佛为他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铠甲。小诺知道,这株能救命的本草,还将在更多需要的地方,书写着守护家园、生生不息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