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尔德和凛牙踏着残雪返回村庄。
村口的花岗岩城墙已修复大半。
村民们正扛着木料往来穿梭。
铁锤敲击石块的声响此起彼伏,带着一种劫后馀生的生机。
杨尔德刚走进村,就看到塔莎捧着草药篮迎上来,掌心泛着淡淡的绿光。
她刚为巡逻的猎手处理完伤口。
“落雪村那边怎么样?”
“腐化范围还在扩散吗?”
塔莎急切地问道。
同时看到杨尔德手中的圣水。
杨尔德将圣水递给塔莎,语气沉稳:
“腐化范围比想象中大,但我们遇到了一个能克制腐化的人。”
“这瓶圣水是她给的。”
他没有提及伊卡洛斯的教会身份。
只强调其力量的纯净。
因为他不想在事情明朗前,引发村民对教会的抵触。
塔莎接过圣水。
她轻轻拧开瓶盖,一股淡淡的暖意扑面而来。
掌心的绿光瞬间亮了几分:
“这股力量很纯净,很神圣!”
“我能拿去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批量复制吗?”
“恩,如果能成功最好。”
杨尔德点了点头。
塔莎于是快步走向村子里,由原本一间医务室升级而成的初级医疗院。
脚步比来时轻快了许多。
凛牙站在一旁。
冰蓝色的尾巴轻轻摆动。
“塔莎还真是积极呢!”
“毕竟尸潮带来的腐化,的确是我们目前的心头大患。”
“虽然还没扩张到这里,但徜若没有有效的遏制手段,终究没法安心。”
杨尔德叹了口气。
两人转身走向村政厅。
村庄的战后重建工作,刻不容缓。
村政厅里。
老哈默、库克、艾娜大婶早已等侯在那里。
老哈默看着杨尔德,语气急切:
“村长,武器和农具都缺得厉害,要是再遇到尸潮,怕是撑不住。”
“先修武器,再补农具。”
杨尔德坐在木桌旁,手指敲击着桌面:
“莉娜在锻造工坊,你多带带她,看看能不能打造出能对抗腐化的武器。”
老哈默连忙应下,黝黑的脸上露出一丝期待。
孙女塔莎觉醒成为天赋者,他这个爷爷最近是越来越有盼头。
他早就想试试,孙女的元素能力能不能用到锻造上。
艾娜大婶捧着粮册,眉头皱得紧紧的:
“村里现在的粮食不多了。”
“要是冬天再长些,怕是要断粮。”
杨尔德接过粮册,目光扫过上面的数字,沉声道:
“先定量配给,每天每人两个黑麦饼,优先保证青壮和伤员。”
“另外,让村民多去采集冰绒苔,既能当草药,也能和其他村庄换粮食。”
库克则汇报了巡逻情况:
“村外的冰沟还在加固,但腐化之力扩散得快,冰块撑不了多久。”
“我建议再派些人手,在沟边搭建了望塔。”
“一旦发现异常,能及时预警。”
杨尔德点头同意。
让库克挑选十名猎手,负责了望塔的搭建与巡逻。
接下来的三天,霜棘村巡逻忙碌起来。
老哈默的铁匠铺里,炉火昼夜不息。
莉娜的锻造系天赋能力逐渐熟练。
她能在铁剑上附着微量冰元素,对腐尸的伤害提升了不少。
艾娜大婶带领妇女修补房屋,给每户村民的屋舍加装防寒木窗,村里的炊烟渐渐多了起来。
艾拉则组织村民坐在篝火旁,听大家讲述战斗中的故事。
她的【心灵慰借】天赋让村民们的情绪渐渐平复,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几分。
杨尔德也没闲着。。
黑麦的叶片变得更加翠绿,即使在靠近落雪村的方向,也没有受到腐化之力的影响。
他还修复了3座受损的箭塔。
并将其升级为寒冰箭塔。
箭塔顶端的冰棱泛着冷光,覆盖范围扩大到15米,村里的防御又加固了几分。
第四天清晨,天刚蒙蒙亮。
一大早,库克就骑着马冲进了村庄,脸上带着急切:
“村长!村西三里外有一批难民!”
“大约五十人,都是石溪村的村民,说是村里遭遇了尸潮,逃到这里已经山穷水尽了!”
杨尔德立刻跟着库克赶到村西。雪地里。
只见五十馀名难民蜷缩在一块岩石后,衣衫褴缕,脸上满是菜色。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抱着一个冻得发紫的孩子,嘴唇颤斗着,看到杨尔德,连忙跪了下来:
“村长!求求您收留我们吧!”
“我们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再找不到地方,就要被冻死饿死了!”
周围的难民也纷纷跪下。
哭声在寒风中回荡。
杨尔德思索再三。
霜棘村刚刚经历过一次大战,人口有所减少,再加之需要恢复生产建设,劳动力肯定是越多越好。
再看这些人,身上都背着些破烂包袱,个别人则拎着锄头铁锹等农具,的确是逃亡而来,并非强行侵占。
于是乎杨尔德扶起老人,语气温和道:
“起来吧,我们收留你们。”
他转头对库克说:
“先把他们带回村里,让艾娜大婶分发热汤和黑麦饼,先给他们暖暖身子。”
回到村庄后,老哈默看着涌进来的难民,忍不住皱起眉头:
“村长,村里的粮食本就紧张,再添五十人,怕是撑不过冬天啊!”
艾娜大婶却摇了摇头:
“保卫战我们损失了三十多个青壮,伐木场、采石场都缺人手。”
“这些难民里有二十多个青壮,正好能补充生产力,长远来看是好事。”
杨尔德沉吟片刻,对众人说:
“人口是根本。”
“只要合理调配,不仅不会拖垮村庄,还能加快重建。”
他当即做出安排:
“在原冰河村劳工宿舍区旁边,划分出一片新居住区,让村民们帮忙搭建简易板房。”
“艾拉和塔莎先给难民检查身体,治疔轻伤。”
村民们立刻行动起来。
有的扛着木料,有的提着工具,很快就在宿舍区旁开辟出一片空地。
杨尔德亲自规划板房的位置,确保每间屋子都能挡住北风。
难民们也没有闲着。
青壮们主动帮忙搬运木料。
老弱妇孺则坐在一旁,帮着整理草药。
气氛格外融洽。
傍晚时分,十间简易板房就搭建好了。
艾娜大婶端来热汤和黑麦饼。
难民们捧着碗,眼泪掉在汤里,连连感谢:
“谢谢您,村长大人!”
“您就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
难民首领是石溪村的老猎人巴顿。
他捧着一块磨得发亮的猎刀,递给杨尔德:
“村长,这是我家祖传的猎刀,现在送给您。”
“我们石溪村的人,都会干活,绝不会给您添麻烦!”
杨尔德接过猎刀,又还给了巴顿:
“刀你留着,以后还要靠你保护大家。”
“明天起,你带着二十个青壮去伐木场和采石场,跟着雷姆干活,每天管两顿饭。”
“老弱妇孺就跟着艾娜大婶,帮忙整理物资、照顾伤员,也能拿到定量的黑麦饼。”
巴顿感动得说不出话,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难民们也纷纷表示愿意干活。
雪地里,响起了阵阵感激的声音。
杨尔德站在板房旁,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有了几分底气。
有了这批难民的添加,霜棘村的重建速度会更快,
抵御风险的能力也会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