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江东无大将
船至牛渚,赵云和众将出迎,还有与诸葛亮同来的柴桑水军。
黄忠和法正都在养病,由马忠和聂友领兵,刘禅对聂友有些印象,孙权开拓南海区域正是聂友带兵去完成的。
另外还有牛渚守将全琮、鲜于丹,以及从襄阳赶来的丁奉,有这几员将领对付曹仁足够了。
介绍一番后,横江守将吴奋请罪,魏将臧霸领兵夜袭,守军抵挡不住,连夜撤退,伤亡三千余,战船辎重都被曹军占去。
“吴将军在江东内乱之际,尚能守卫横江,足见大义,不负江东子弟之名!横江之失,非将军之过,乃是我们没有及时支援。”
刘禅一席话,听得吴奋大为感动,全琮等人也暗自点头。
吴奋是孙权表亲,并没有真正归汉,哪怕他放弃横江逃回故郡,也无人能追责。
刘禅又道:“吴将军若愿随我等抗曹,可继续留在水寨,若要回吴郡,也请自便,绝不勉强。”
“家父留下的三千部曲折损大半,我若不报仇,如何对得起死去的将士?将来九泉之下,又如何向家父交代?”
吴奋抱拳道:“末将愿随世子抗曹,既为报仇,亦为国家出力。
“壮哉!”刘禅赞道:“如此方为江东血性男儿!”
虽说诸葛亮已经部署过阵线,但刘禅还想亲自看一眼形势,由带丁奉、全琮驾船出港。
夕阳余晖洒在宽阔的江面上,泛起层层金色涟漪,即便牛渚是长江最窄的地方,依然是波澜壮阔。
船至江心,只见对面横江渡水寨外,三艘斗舰横于港口,用铁索相连,借着地势将港口围住。
全琮手指远方介绍道:“世子请看,曹军于两岸高处构筑壁垒,不仅隐匿了弓弩手,还装备投石车,可发射巨石、檑木,与斗舰上的守军守住水寨,急难攻破。”
丁奉也道:“若战船靠近,敌军居高临下,形势对我们极为不利。”
“能将水寨部署成城池一般的防线,曹仁果然善守!”
刘禅一声叹息,拿下港口,曹仁不来进攻,却先想着防守,不愧为大魏铁壁。
正在此时,曹军港口也出现一队战船,向着江心驶来。
全琮大怒道:“曹军如此嚣张,欺我江东无人乎?”
丁奉叹道:“江陵一战,天下皆知东吴再无大将,曹军趁势而来,他们于巢湖训练的水军也愈发张狂了。
“哼,即便如此,我江东水军也绝非他们所能对敌。”
全琮年轻气盛,现在江东所剩唯一的荣耀就是水战,被人如此挑衅,自然气不过,抱拳请战道:“世子,末将愿领一军,与那曹军一较高下!”
刘禅记着诸葛亮的交代,摇头道:“今日不宜开战,先回寨中与军师商议。”
船队返航回到牛渚,还未靠岸,赵云便快步迎上来,关切问道:“世子,你被人行刺,身上无碍吧?”
方才在营中议事,赵云才知道刘禅遇刺,虽然诸葛亮说无碍,但他恨不得当时就追到船上去问。
“子龙叔放心,我那武艺不是白练的。”
刘禅笑着跳下船,走到赵云面前:“这都是司马老贼的诡计,见我们击败东吴,便设此毒计,家伙江东。”
“曹贼安敢如此!”赵云握拳道:“司马懿若被某遇到,必将其一枪刺死。”
刘禅拉着赵云的手臂往营中走去,自己深感幸福的同时,更羡慕蜀汉的君臣之义。
刘备这几人的感情,早已超越亲情,他们对自己的关怀并非只出于君臣的忠诚,还有发自内心的关怀。
从古至今,亲骨肉尚且争权夺利,像刘备君臣这样真正赤胆忠心,将忠义贯彻终身的确实绝无仅有。
后人对关羽的敬仰,只是选出了一个代表,哪个男儿和君臣不向往这种坦诚相待、终生不渝的情义?
回到寨中,诸葛亮已经有了谋划,如今曹军兵多,又占住北岸地利,要想反败为胜,唯有借助东吴水军优势,从水战下手。
次日清晨,全琮再次率领三十艘轻舟巡视大江,曹军发现,果然立刻派出艨艟出港追击。
江东水军见状,佯装败退,曹曹军紧追不舍,那艨艟在江上速度极快,未等江东军撤退,很快变追近。
“砰砰砰!”
连续几声巨响,艨艟猛烈撞击汉军小船,船板碎裂,士兵们纷纷落水,惨叫连连。
双方在船上放箭互射,但小船终究吃亏,片刻间便沉没大半,汉军大败,仅余十几艘小船狼狈逃走。
曹军在江上摇旗呐喊,横江渡水寨中更是鼓声震天,多年以来,他们终于在水上战胜吴军。
臧霸在哨台上目睹一切,亲自迎接回营将士,对尹礼大笑道:“自荆州一战,江东再无大将统兵,刘禅兄弟虽得东吴,亦非我等对手矣!”
这些年巢湖水军的训练初见成效,如此一来,曹军岂不是天下无敌?
尹礼为人谨慎,却蹙眉道:“来的只是窥探虚实的哨船,并未遇大船,胜负尚未可知。”
臧霸信心满满,笑道:“横江渡的东吴战船我们都已看过,我看江东水军也不过如此。如今牛渚竟是刘禅小儿来带兵,光看他这哨船用法,便必败无疑。”
尹礼思索片刻,说道:“刘禅在牛渚,江东无大将,岂非天助我等?若在大司马来时攻下牛渚,我们泰山兄弟的荣华富贵便不必愁了。”
“贤弟之意,是想强攻牛渚?”臧霸却犹豫起来:“牛渚乃江东重镇,十分坚固,恐怕不好攻。”
尹礼叹道:“这我何尝不知?但自从先王薨后,世子对你我颇为忌惮,如今青州军散去,更是如履薄冰。我等浴血奋战三十年,反受猜忌,不如再拼一次,拿些赏钱后告老还乡去吧!”
臧霸想起曹丕继位之后对自己的态度,笑容收敛,一声叹息。
当年泰山五雄,自诸侯争霸到如今,只剩下他和尹礼二人,曹操虽任命自己为青州刺史,也不过是因沿海群盗不能节制,借助自己的威望而已。
曹丕即王位后,虽迁镇东将军,继续都督青州诸军事,却将自己调往淮南,领选青州刺史。
尤其荆州一战后,青州兵呜鼓擅自离去,曹丕虽对自己看似尊宠,实则心中猜忌。
“就让兄弟们,最后再拼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