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苟秦 > 第422章 急进缓图,无以为继

第422章 急进缓图,无以为继(1 / 1)

徐州刺史周成,早年间不过冉闵魔下一神将,是个从底层一路拼杀出来的将领,长期不名一文。

其真正出头,大抵是当初随冉闵政变,领军闯入邺宫,擒杀石遵,便有他。

也是从再闵掌权后,周成开始真正迎来自己军旅与政治生涯的春天。

坐镇一方,便是周成忠心耿耿、出生入死追随再闵最大回报。

不过,周成其人,打仗勇猛,胆略非凡,但让他治政驭民,安定人心,显然是为难他了。既没有那个能力,更缺乏见识。

在徐州数年,实在乏善可陈,政治上无法和协士族(实则不为徐州豪右接受),民生上更是毫无作为,军事上连基本的治安都无法保证,后面更是丧失对州内割据豪强的压制力。

早期靠着再闵的威势,还能勉强坐稳,但冉魏的强势期实在太短,待再闵势袁之后,周成就更加无法稳定徐州局面。

这也是他当初选择投降东普的缘故,普朝的大义正朔,或许鸡肋,但有时候的确有用。

如果说周成有什么可取之处,那便是不论局势如何变化,不论徐州士民对他观感如何,他始终牢牢掌握着军队,尤其是从邺城带来的“老魏军”,并以此扩充的亲军。

从底层一路拼杀上来的丘八,对手中的武力有看本能的追寻与信任,再闵如何篡赵立魏,他也是一路经历见识,知适他靠的是什么。

因此,在徐州很长一段时间里,周成都把他的精力放在打造军械,扩充军力,加强军队武装、训练,保证军需供给。

其他可以放任不管,但谁敢拖他的粮,慢他的,他也舍得杀人。也正是靠着对军队的收买控制,他方能在这几年变乱的中原,始终有一席之地。

不过,投普的三年间,周成并未得到预想中的庇护与支持,相反境遇每况日下,尤其在荀羡领军北伐,进驻徐州之后。

当初张遇据许昌造反,周成实则也在彭城闹了些乱子,主要是纵兵抢掠,搜集军辐,同时对督师徐州的荀羡表示抗议,认为晋廷对他待遇封赏不够。

只是那时晋军声势正强,荀羡也是个善于统战的,连消带打,还是将周成安抚住了,不过他的势力却也遭到重大打击。

到后面,甚至被排挤出彭城,移驻沛国,虽然殷浩画了大饼,是将他作为北伐前部,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

但周成可不吃那套,在他眼里,自己就是被过河拆桥了,从堂堂的徐州刺史,发配到沛国,当个郡守主官。

而最为要紧的,是在几次变动与打压中,周成手中的实力不断萎缩,那些在徐州征召的兵马陆续脱离,到沛国后,更屡有逃兵出现。

对此,周成甚至没有太好的办法,他丧失了过去驻扎彭城时的军需来源,徐州的豪强右族背靠荀羡,自不可能再象过去那样给他缴粮纳税。

在荀羡的威下,更无法再肆意抄掠、勒索,而仅靠残破的沛国,周成又短于民生,根本无法供养太多兵马。

到去年周成反晋之前,他手下只剩下几千老弟兄了,并且日子日益惨淡,状况很差。

那个时候,对荀羡、对殷浩、对普国,周成只剩满腔的不满与怨愤了。想当初,没有投靠晋国之前,虽然面临着许多糟心事,但不管是面子还是里子,都还能有保障。

那些徐州豪右,即便心头瞧不上他,鄙视他,怨恨他,但真到当面了,还是得俯首帖耳,缴粮上贡。

比起彭城时期,沛国时期的周成,实在象一条丧家之犬,前途缈茫。

周成最终反晋,除了境遇上的落差,也因为再不采取措施,他魔下那几千老部曲,都不知还能坚持多久。

那些从河北,随之迁到徐州的骄兵悍卒,可同样满怀怨气,不把那份怨气转移到普国身上,周成早晚得遭遇反噬。

甚至只需荀羡再耍些花招,收买一二将校,便能挑动内乱。周成久在军中,

对军心士气的变化,还是相当敏感。

因此,当姚襄反晋,在山桑、淮南、江北对晋国犯下那样“累累罪行”,在沛国闻讯的周成,也早就蠢蠢欲动了。

等江北危急,荀羡统军南下策应之时,他更是两眼放光,直勾勾地盯着空虚的彭城、下邳。

当姚益派人前来连络,并允诺联合抗普之意,周成更是毫不尤豫地选择接受。他魔下的将领,对反普决策,也是坚决支持。

无他,众人皆苦普久矣!

周成所部几乎是被赶出徐州的,人人心中都带着一股怒气,而这股怒气在攻取徐州的过程中,全部爆发出来了,淮阴一战,更以少胜多,大破荀羡,使其损兵折将,狼狐逃回广陵。

曲曲折折、兜兜转转两年多,还是回到原来的起点,对周成来说,东晋,俨然是白投了。

时间浪费了,实力损失了,名声还彻底败坏了,若非趁姚襄之乱搏命一击,

在今后的历史中,很可能查无周成此人..

在重新执掌的三个月间,周成所部就象“还乡团”一般,在徐州境内,大搞清算,大肆征役,搜刮粮食、器械、牲畜、车辆,尽可能快速地恢复、提升军事实力。

既为弹压州郡,也为防备来自普军的反扑,不过,徐州也在周成所部的侵扰之下,鸡飞狗跳,人心动荡,民怨四起。

而在翻过新年之后,周成能够控制的,也仅仅是彭城、下邳两地,就这还不甚稳定。

徐州士民,比起几年前,还要离心背德,除了威胁、抢掠、勒索,他根本无法顺利获取财税、军资。

不过,明面上实力还是“恢复”得不错的,在那几千旧部的基础上,加之淮阴之战的俘虏,以及从彭城、下邳征召的壮丁,他的总军力,突破了三方人。

得感谢荀羡,彭城、下邳两城积储,加之淮阴之战缴获,让周成获得不少补给,尤其是器械、被服及甲胃。

周成新扩的军队,或许战力没个保障,但武器装备上,却也没那么寒酸。

再加之努力“积赞”的粮食,周成信心倍增,就是十万普军北伐,他也能对抗一段时间。更何况,普军有那个实力吗?先把姚襄解决再说吧。

甚至于,当姚襄再次遣使下邳,希望他能发兵南下,配合其略晋的军事行动,周成也动心不已。

在一水之隔的广陵,哪怕有建康后续的增兵,荀羡也只有万馀兵马,守备淮水防线。而广陵,上溯百年,可也属于徐州辖晋,他若攻取,也算是“收复”了。

有姚襄在合肥一线牵制着晋军主力,周成的压力可小,而荀羡,书生耳,耍耍嘴皮子、笔杆子可以,打仗还差得远。

去年的淮阴之战,也给了周成充分的自信。不过,还没等周成发兵南下,北面祸起了:::

重夺徐州后,周成考虑过晋军的反扑,还就是没有在意青州的段齐,毕竟,

段龛难道不怕燕国吗,他可从西、北两面被燕国包围着。

但段龛,偏偏就干了,还派重兵来袭,并且很快突破琅琊,直下东海,沿途郡县官民豪强,望风归降。

闻段军南下,周成惊难已,而两军官民不加抵抗的投降背反行为,更让他恼怒。

于是,不顾下属劝阻,周成直接集彭城、下邳兵马两万三千多人,北上迎击除留守兵马以及淮河一线的布防,周成此番也称得上倾巢而出,势必要击破来犯段军。

双方会战于下邳北部的良城,彼时,段军自广固出发,沿途虽未经历过多抵抗,但也是数百里远征,再加对琅琊、东海郡城的留守,以及保护粮食的兵马,

抵达良城的段军,实则只有一万五千步骑。

兵力、体力,段军都处在劣势,但士气高昂,军心凝聚。相比之下,周成所部军队,虽然则人多势众,但士气、指挥都大大不如。

其真正具备战斗力的,还是那数千反普的老卒,但在快速扩张中,也被分薄不少。

至于那些徐州将士,征召壮丁且不论,一些老卒也不是不能打仗,只不过很难让他们真心为周成卖命,打顺风仗可以,一旦陷入僵持抑或下风,那只有崩溃。

更何况,段齐还有骑兵的优势,段氏鲜卑在被石虎灭亡之后,虽然流落中原,但看家的本领可没有落下,手下也有几千骑兵,段龛都交给段黑了。

平原作战,则正好发挥其机动性与冲击力,而周成军几乎全部是步军,几乎从交战伊始,便落入下风。

段黑作战勇猛,亲自指挥冲击,配合着鲜卑骑兵的迁回、绕袭、冲击、分割,周军很快就扛不住了。

以徐州土兵为主的左右两翼先后崩溃,并且很快扩散到中军。周成拼杀多年,狠劲儿是不缺的,危机之时,激励士气,亲自率众冲杀,试图挽回颓势。

然而败势已现,除非他的旧主再闵重生,并带人找到段军主将段黑将其斩杀,或许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周成的凶悍俨然是有限,他多坚持的每一刻钟,增加的只是更多部下的死伤最终,良城之战,周成大败,其部下被斩杀五千馀级,降溃无数,在段军的追杀之下,周成最终只率领不到三千人,狼狐逃回下邳城。

也就是两地之间离得不甚远,否则在鲜卑骑兵的追杀之下,即便周成本人能够躲过追杀,他的军队大概率也是全军复没的结局了。

良城一战,直接打没了周成的所有心气,在荀羡与晋军身上找到的自信,被彻底击垮。段齐军队尚且如此难以对付,那燕军呢?

逃回下邳的周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遣使者向姚襄求援,二则紧闭四门组织兵民壮坚守,打死也不出去了。

段黑很快整顿兵马,兵临城下,挥手下令,直接围城。打着“王师”的旗号,段军也获取了不少便利,徐州当地豪强士民,不说笔食壶浆、喜迎王师,也差不了多少。

在围城的前半个月间,段黑所部,几乎每天都有徐州士民,带着各类物资,

前来搞军,甚至有豪强及流民部曲,主动添加段军,共同对付周成。

对待周成与段军,徐州士民完全持两种态度,甚至可以用双标来形容。当然了,这绝不仅是因为其受朝廷诏命南下征伐。

这也是西普末年以来,北方士民对待胡人一贯的态度,虽怨恨畏惧其烧杀掳掠,但对其忍受程度,总是要更高一些了。

至于周成布置在彭城以及淮阴一线的守军,闻其兵败,更是直接遣使,向段黑投诚。

到二月下旬的时候,淮水以北徐州郡县,名义上已然臣服段氏了,除了一座由周成所部孤残之师死守的下邳。

段黑围城兵民众最盛时,达到三万人,八倍于城中守军,并很快展开进攻。

不过,下邳城高池深,段军又缺乏攻城器械,浪费了不少时间。

段黑本是打算迫周成投降,想要不战而下,但是周成在绝境之中,倒显示出其硬气,就是不降。

后还命人用土石将各门彻底堵死,段军想要进城,还就得突破壕沟,顶着守军的攻击,攀城突破。

周成的不识时务,也让段黑恼羞成怒,在简单打造了一些攻城器械之后,便驱使降附的徐州兵民去冲城。

段齐的本部兵马,他当然舍不得消耗在攻城之中,而结果,攻击乏力,除却在下邳城前留下一地户体,并没有其他有效突破。

下邳攻防陷入短暂的僵持,想要打破,只有依靠外力。广陵的荀羡闻段军南下,势如破竹,倒是派人连络,提出愿意配合其攻打下邳。

对荀羡的“好意”,段黑很没情商地严词拒绝,命人回复,区区周贼馀孽,

他一力降服,荀使君还是配合谢都督对付姚逆吧。

而真正得以出手的,自然是周成的好盟友,已然自我提拔为征南大将军、大都督、豫州牧的姚襄。

周成求救使者到淮南时,姚襄正在寿春,亲自过问淮南的春耕情况。

虽然与普军在长江沿线峙,但后方屯田是一刻不能放松,姚襄是真想在淮南扎下根来,而普廷是断然不许的。

闻徐州变故,姚襄也几乎破防,既是对段齐,你段龛来凑什么热闹,不怕燕军趁机动手,端了你老巢。

同时,也对周成恼火不已,看他也是戎马多年的骁将,怎么能败得那样彻底?

但怒则怒已,面对周成的求援,他也不能无动于衷,他毕竟不能坐视周成灭亡,更无法容忍徐州落入段龛手中。

原本,策动周成造反,占据徐州,双方联合,解除姚襄侧翼之威胁,虽面临着长江沿线普军的压力,但姚军的处境还是改善很多了。

段军的突然南下,并对周成战而胜之,则又使形势急转直下了。一想到,段齐那数万兵马,配合晋军夹击,甚至燕军也趁机作崇,姚襄就头皮发麻,寝食难安。

虽然权翼建议他,可以放弃周成,联合更为强大的段龛,但在思之后,姚襄还是拒绝了。

明面上是不忍背弃盟友,要坚持信义,实则是,姚襄对徐州抱有野心。如果能够协助周成击退段军,那趁势收取徐州,也就顺理成章了。

于是,在保证淮南军事实力的同时,姚襄紧急从各部抽调了一万兵马,由姚益、王钦卢、敛歧等羌将率领,北上救援周成。

而姚益等人,也不负姚襄所托,先以羌骑绕袭段军后路,掐其粮道,分散其注意,扰乱其军心。

在调动段军的同时,突然矛头急转,发起对下邳段营的突击。在收取徐州之后,段齐主力军队实则进一步分散,而下邳城下的军众,一多半都是投降的徐州军民。

就和良城之战一般,这些人在姚段交锋之中,也成为了累赘,一番激战,段黑负伤败走,下邳之围立解。

徐州的局势,也总算被姚襄稳住。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梦幻西游之全职五开 港岛:开局接手夕阳社团 从烂仔到黑道枭雄 极道爷爷,揍逆子,护乖孙 超凡入圣:从复制词条开始 联盟:开局决裂,反手加入EDG 开局婚配,废柴灵师崛起了 长生:从娶妻开始无敌 万界盗帝:从秦时开始长生 武者世界,你怎么教人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