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苟秦 > 第413章 仓垣之战

第413章 仓垣之战(1 / 1)

翌日清晨,按照前夜安排,姚军全师而出,分为三路,带着破釜沉舟的气势,朝着各自目标活动而去。

路途较远,天气很冷,所幸,未有雨雪的侵袭,倒让姚军将士少受了些折磨。

当姚、姚兰二人,花费了小半日时间,率军活动到殷浩中军营地附近时,便发现,

他们扑了个空,晋军宿营处只剩下一片凌乱的痕迹。

在殷浩的命令下,晋军再度起行了,考虑到连续进兵的辛苦,殷浩以到山桑城休整劝励将士北上::

而见到人去营空的景象,姚大喜,迅速遣人向姚襄通报军情,而后带人搜索殷浩军的动向。

毕竟,晋军的临时宿营地,设置得再简陋,那也具备基本的防御功能。对姚军来说,

行进中的敌军,显然要更加容易对付。

随着军情变化,得到汇报的姚襄,也是大喜,迅速调整布置,更改路线。约在当日下午哺时,姚襄所率突击主力,终于在山桑城南不到六十里处,攀上了行进中的殷浩所部。

此时姚军的动向,已然为殷浩侦知,毕竟那么多人,那么大的行动,想要完全销声匿迹,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为时已晚!就象姚襄战前动员时所说那般,他们辛苦奔袭这几十里,就是为了将刀剑架到普军脖子上。

在姚军发起进攻之前,惊慌失措的殷浩,只来得及发出两道军令,一让中军各部就地结阵防御,抵抗姚军,二则派人通知前后军,火速赶来援应,围剿羌贼.,

只不过,当姚军进攻的号角响起之时,这场战役的走向便已奠定了。

姚、姚兰两部羌骑,象两把锋利的刀子,直插行进间的普军,将其拦腰截断,并迅速展开驱杀。

紧随其后,是姚襄亲率的七千精锐步骑,收拾被姚、姚兰冲散的普军,全力冲杀,

扩大战果。

面对姚军凶悍的攻击,各部普军根本反应不过来,即便有结阵相抗的,也都被羌骑重点击溃。

当然,以晋军之众,如果能够不惜牺牲,全力抗击,还是有一战之力的,至少靠着那些行军的车辆,便可极大消除羌骑的冲击。

但在这场不合时宜的北伐中,晋军不管是军心还是士气,都处在一种低位。薄弱的战斗意志,很快就在姚军那些骁将悍卒的冲击下,宣告崩溃。

尤其是,姚襄亲冒锋矢,不惜伤亡,冲击殷浩所在,将殷浩这个晋军主帅逼得弃军而走,狼狐逃生后,普军的失败,也就板上钉钉了。

前前后后,只用了一个多时辰,殷浩中彻底大乱,各部晋兵从各自为战,到纷纷逃亡,其屏弱的战斗力,以及获胜之轻松,甚至有些出乎姚襄等人意料。

在殷浩中军溃势彻底难挽之后,姚襄命姚率一部追击,自己则组织军队北上,配合姚益对戴施、魏憬、何融等普军部曲进攻。

姚襄看得很准,殷浩溃败之后,只有北面的这些晋军精甲,还剩威胁,击败戴施等人,这场胜利便彻底收取了。

当日傍晚,在“殷浩已败”的高呼声中,两军在山桑城南进行了一场遭遇战,双方直接对垒中,普军的兵力仍然占据优势,但士气以及连带的战斗力,却有不可弥补的差距。

魏憬所部最先顶不住,为姚益所破,紧跟着是戴施,此人虽然竭力组织部卒拼杀,但雪崩之下,败势难挽,最终也只能淹没在溃军之中。

战局既定,自然轮到姚军尽情收割胜利的果实,不过这也不是一件轻松的活计。

首先是快速到来的冬夜,这固然增加了溃散的普军的死伤,但夜色也的确成为普军逃亡的掩护。

其次便是兵力不足,战前姚襄没有因为兵力微寡而动摇破敌的信心,但在胜利之后,

却因兵少无法大量捕获俘虏,而心急如焚:::

晋军毕竟有七万之众,且断断续续分布在上百里的道途间,若再加之滞留淮水一线的民夫,恐怕不下十万。

这么多人,仅靠姚襄那一万多羌军,显然是没法全部成擒的。何况,激烈的战斗之后,姚军各部也分散开来,皆疲惫不已。

不过,冒险奇袭,誓死突击,方取得的胜果,自没有放弃的道理。

兵荒马乱之间,姚襄快速而果决做出决定,以姚益统制各部,打扫战场,消灭山桑南线的晋军残部,尤其是进入山桑县城的何融。

至于姚襄自己,则集中起所有羌骑,强打精神,沿过水南下,对南逃的晋军发起追歼。

姚襄给魔下将士下的死命令,除非俘获殷浩,抑或打到淮水之滨,绝不收兵。

五六千羌骑,有如旋风一般,沿河而下,席卷淮北,彻底将骑兵追击作战的优势发挥出来。

而从山桑去淮水两百多里的道途,完全成为羌骑肆意弛骋的猎场,数以万计的普军败卒,成为姚军攻杀的猎物,

就象姚襄军令所述那般,他率军,足足追了两日半,连续作战五次,将沿途所有敢于抵抗、拦路的有组织晋军击溃,并一直到淮水北岸,方才停下。

彼时,淮水之畔,已然积聚了足足两万的普军溃卒,以及大量征役而来的民夫。许多晋兵,都是押运辐重的后军,闻殷浩战败,军心动摇,舍弃输重南逃。

当然,还有不少中军晋兵,他们被姚襄击败,一路南逃,脚上就跟长了轮子一般。

在求生的欲望刺激下,逃亡晋军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这能量足以他们顶着寒风、撑着疲躯、忍着饥饿,跨越百里路途

晋军民人数虽众,几乎十倍于追至淮水北畔的姚军,但败溃之卒,更似群羊,不足为道,只是狠群嘴边的食物。

事实上也是如此,在连续的奔逃之中,晋军抵抗的意志早被打击干净了,当羌骑出现在背后时,他们只顾着内订、争渡,只希望自己不是倒楣被绞杀的一员。

一场狼入羊群的屠杀在淮水之滨展开,鲜血将河水染红,大量晋军民被赶下淮水,或被冻死,或被淹死,浮尸几乎塞断淮河。

一直到整个淮水之滨,再没有任何手执武器站着的晋人,姚襄方才下令收刀,去俘获那些弃械卸甲、匍匐在地的晋国军民.:

“山桑之战”,从山桑县境,一路打到淮水之滨,普军一败涂地,姚军大获全胜。

此战,毫无疑问是数年以来,姚羌集团收取的最辉煌的一次胜利。前前后后,斩首一万馀级,俘虏晋国军民三万馀众,其馀从征晋国军民,大部分溃散失踪,只有小部分成功躲过姚军的追杀,成功渡过淮河,保全性命。

缴获甲仗军械数万,殷浩耗费大量军民力,运输到淮北的辐重粮,悉为姚军所有。

而姚军自身的损失,是微乎其微,几处战场,大大小小的战斗加起来,连死带伤,也不足三千。

晋军的崩溃,是彻底的,全方位的,有如雪崩一般,随之崩溃的,则是殷浩的北伐大业,以及东晋的淮河防线:::

至于殷浩,打仗的能力低劣,但逃命的功夫俨然一流,在一支晋骑的保护下,没日没夜地南逃,一直到渡过淮河,方才得暇歇息。

也是这个时候,他似乎才反应过来,自己遭遇了何等惨败。懊恼、后悔、惶惧,各种情绪涌上心头,气血上涌,殷浩惨叫一声闭过气去。

那个时候,殷浩最想的,大概是别醒过来了,就算要醒,也希望睁眼之后自己是在建康,而不是寒潮笼罩淮水之畔。

不过,事实证明,他不是在做梦,当被亲军救醒,又得直面那惨淡的现实。

羞愧之下,殷浩甚至产生了投河自尽的冲动,然大概是冬季的淮水实在太凉,终究没敢像北岸那些试图通过渡求生的普卒那般下水:::

更见不得晋军将士被姚军肆意屠杀的惨状,殷浩最终选择,掩面而去,带着几千军民,逃奔寿春,头也不敢回。

殷浩得以回归寿春,但从征的将佐、僚属,则没有那么幸运,刘启、王彬之、魏憬、

何融等有名有姓的晋将,悉数战死

殷浩的部将及幕僚团队是很庞大的,但陆续回到寿春的,只有寥寥数人。

馀者,倒也不都阵亡抑或被姚襄俘虏,还有很多人逃奔淮南其他地区,甚至有干脆逃回建康的。

殷浩这一仗,将部下对他仅存的尊重与信任都给打没了,聪明人更预见到,殷浩倒台的那一日。

更何况,寿春就安全了吗?显然不是!

收取对北伐普军的完胜之后,姚襄并没有停下脚步,只在淮水北岸休整了五日,便留其兄长姚益、长史王亮,在淮北收拾善后。

姚襄则自领两万兵众(未参战的其他姚军以及部分俘虏),渡淮南下,目标直指寿春。

此时的淮水,形同虚设,根本没有普军阻挡,让姚襄轻松渡淮成功。而五日的时间,

根本不够,让殷浩以寿春为中心,组织起一道全新的防线。

在降晋的那一年多岁月中,姚襄曾不止一次亲自渡淮南下,与江淮名士们交流,冀图融入晋朝的统治阶级,但宣告失败。

这一回,是姚襄时隔半年多后,重返淮南,只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不必卑躬屈膝、小心翼翼,他是带看大军南下的。

闻姚襄率师南下,寿春的殷浩自是惊恐不已,病急乱投医之下,竟以任城太守刘邂,

率军数千前去抵挡。

对于此令,刘邂直接视为乱命,出城之后,也不敢与姚襄对抗,直接遣散部下,仅率领数百部曲南逃,一路跑到长江边上,方才驻步北看,观望局势。

刘邂跑了,殷浩自是惊怒交加,但他紧跟着的选择,也勇敢不到哪里去。在姚襄还在百里之外时,便再度带领寿春仅剩的几千残军,弃城而走。

撤得匆忙,甚至连寿春府库中的大量财货粮食,都来不及销毁。恰此时,此前被派在寿春为质的姚襄的几个兄弟,趁机冒头。

当姚襄反晋之时,几兄弟果断带人,夺门而出,隐于寿春乡野。殷浩一走,几人大胆返回寿春,借着姚襄的名头,组织起一批“降顺之臣”。

眼见姚军兵锋渐进,寿春士民畏惧,竟让他们把城中局面稳住了。十月二十八日,姚襄率军,抵达寿春,不费一兵一卒,进入这座淮南重镇。

一直以来,寿春都是被当作北伐前进基地打造的,城池、人口之利且不多提,其中囤积的各类军需物资,当开仓之后,几乎让姚襄及众将士迷了眼。

在山桑之战中,姚军已经肥了一波,而拿下寿春,更是吃得几乎把肚皮撑爆:,

鉴于寿春的重要性,姚襄不得不停下脚步,接收城池,安抚士民,征召军队,布置戌防。

在纵览寿春之胜后,姚襄发出感慨,难怪当年袁术据淮南以成势。即以姚为右将车、淮南太守,镇守寿春。

至于姚襄,则率领又膨胀了一轮的军队,继续南下

离开寿春时,姚襄交待姚,让他好生镇抚,如果可以,这里将来甚至可以作为他们的“都邑”

永和九年冬十一月初四,姚襄兵临芍陂。

芍陂,乃是淮南第一大泽,滋润、灌溉周边数以百万亩计的农田,是淮南屯田的重要依仗。

饮马芍陂,纵览广阔大泽,虽是满目尽是冬日萧瑟之景,但姚襄却觉赏心悦目,心中生出无限豪情。

若得善加开发湖泽之利,可养民百万,当然,他也得有这个机会才行:::

没有在芍陂地区逗留太久,姚襄很快便继续率军南下,兵锋直指合肥,殷浩舍寿春之后,逃亡那里。

在合肥,殷浩大抵终于反应过来了,他鼓足勇气,率领上万勉强集结起的普军,于合肥城外列阵,与姚襄战。

一场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战斗,毫无悬念可言,殷浩利落地战败了。而城外列阵的好处此时也体现出来了,便于逃跑::

而姚襄攻取合肥之后,立刻分兵,四下攻略,衣冠南渡之后,东晋于江北创建的诸多侨州、侨郡、侨县,尽是其经略目标。

此时,江淮震动,江北一片沸腾,时隔多年,江东沿岸,再度陷入一片兵荒马乱之中。姚军的前锋,甚至到历阳走了一圈。

而提起历阳,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不禁回想起当初苏峻之乱的景象,悚惧不已

但败报、急报,如雪片般飞来,此时的建康朝廷,也是一团乱麻,朝野上下,都陷入对殷浩声讨的海洋之中。

北伐!北伐!

劳师无功也就罢了,怎能让敌寇打到自己家门口,威胁到自己国都。究竟是怎样的经世之才,方能取得这样的成就。

当年一个苏峻,便搅得建康天翻地复,而今的姚襄,其众更多,其势更强,晋廷上下,无不震惧。

最先慌的,便是殷浩最大的支持者,会稽王司马昱:::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屠龙战皇 女频?不,现在是男频 我在异世界卖灵珠 开局抢女主金手指后被全员抱大腿 开局忽悠凤族公主,生娃就无敌 躺平九王子,开局被迫登基称帝 镇魔二十年,师门竟挖我儿至尊骨 死神青木 废柴觉醒:修仙界苟道指南 渎神之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