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静之在一旁轻笑:"文焕,你还不了解齐哥儿?
李文焕无奈,只得收下钱袋:"也罢,明日我就给你带来,保证是最新的注解本。
三人走到书院门口,正遇上独自离去的张成。学子腋下夹着一卷破旧"九章"二字书。秦思齐刚要打招呼,张成却低着头快步走开了。他那个是手抄本吧?林静之叹道,秦思齐望着张成远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回到小院,刘氏见儿子回来,她擦了擦手:"齐哥儿,饿了吧?
刘氏松了口气,从怀里掏出几百个铜板:"那就好,这些你拿着,万一不够补给同学"
正说着,前院传来一阵喧哗。冲冲地跑进来:"齐哥儿!李公子派人送书来了!那是一套崭新的《九章算术》,蓝布封面,宣纸内页,每一卷都有详细的批注。秦思齐小心翼翼地翻开,墨香扑面而来。最让他惊讶的是,书中下面还有一个崭新的算盘。
秦思齐依依不舍地合上书,吹灭油灯。黑暗中,那些算题仍在脑海中盘旋,这不就是小学和初中的应用题吗?最多不过高中水平
翌日清晨,蒙学堂内气氛格外紧张。学子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有的在翻看《九章算术》,有的在摆弄算盘。赵明远那伙人最为张扬,故意把算盘拨得噼啪响,不时朝秦思齐这边投来挑衅的目光。
马教习微微颔首,开门见山道:"先考校诸位基础。今有田广十五步,从十六步,问为田几何?这题出自《九章算术》第一章"方田",是最基础的矩形面积计算。刻跳起来,抢着回答:"二百四十步!说完得意地环顾四周,尤其多看了秦思齐几眼。
这是"粟米"章的题目,涉及比例换算。二斗七升!回答正确后,他挑衅地看着秦思齐,仿佛在说"有本事你来啊"。
马教习微微一笑,突然提高难度:"今有凫起南海,七日至北海;雁起北海,九日至南海。今凫雁俱起,问何日相逢?学堂里顿时安静下来。章,需要运用分数计算。赵明远抓耳挠腮,算盘拨得乱响,却怎么也算不出来。他急得满头大汗,最后恼羞成怒地瞪着秦思齐:"乡巴佬,你会吗?
秦思齐不慌不忙地起身:"三日又十六分之十五日。
马教习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详解。
整个学堂鸦雀无声。李文焕和林静之目瞪口呆,张成更是连手中的笔掉在地上都没察觉。赵明远脸色铁青,像只被掐住脖子的公鸡。
这是著名的"葭生池中"题,需要用到勾股定理。乎不假思索:"水深一丈二尺。
马教习不理会赵明远的叫嚷,继续出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这道"物不知数"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孙子问题",在现代数学中属于同余理论。
整个学堂炸开了锅。连一向沉稳的郑夫子都瞪大了眼睛。动得胡子直抖:"奇才!真乃算学奇才!这些题目,有些老朽都要算上片刻,你竟能"
接下来的课成了秦思齐的个人表演。无论马教习出多么复杂的题目,他都能迅速给出答案和解题思路。有时甚至能提出比《九章算术》更简洁的解法。赵明远从一开始的不可置信,到后来的面如死灰,最后干脆趴在案上装死。
题目还没念完,秦思齐已经答道:"竿长四丈五尺。
马教习手中的算盘"啪"地掉在地上。他快步走到秦思齐案前,拿起那叠算草纸看着算式,与传统的算筹记数法截然不同。
马教习如获至宝,捧着那叠草纸的手都在发抖:"天纵奇才!天纵奇才啊!
下课铃响,马教习匆匆离去,连戒尺都忘了拿。郑夫子意味深长地看了秦思齐一眼,也跟着走了。学堂里顿时炸开了锅,学子们将秦思齐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地问个不停。
李文焕好不容易挤进来,一把抱住秦思齐:"好你个齐哥儿!深藏不露啊!
林静之也难得地激动:"这下赵明远可算栽了!
正说着,赵明远那帮人灰溜溜地从后门溜走了。张成站在人群外围,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当秦思齐看过去时,他犹豫了一下,竟然破天荒地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