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杀一个神仙,下一场血雨(上)
“嘭!”
“砰砰!”
“铛!”
刹那间,数道光霞纵横冲击,气象恢弘,重重轰在杨枝玉净瓶上,发出可怕巨响,震得地宫彻底崩塌。
水月庵这条修了不知多少年月的秘道,终究是支撑不住,也随之坍塌瓦解。
一时间,尘灰簌簌,飞沙走石。
却遮不住五道冲天气势,甚至刚一靠近,就被显化的恢弘气象,湮灭于无形。
好似五根天柱,将坍塌陷落的地宫,重新支撑住!
光雾翻涌间,将五尊阴神深沉的面孔,照得纤毫可见,令人心悸。
“跑了?”
片刻后,第五魔失声怪笑,眼中黑芒涌动,产生了浓烈兴趣:
“桀桀桀有趣,有趣!”
一个小小的黄庭境,竟然在五尊阴神,而且是各持玄器的阴神眼皮底下,成功逃走
说出去,谁会相信?
可偏偏却发生在眼前,亲身经历。
那小子身上,有大秘密!
“那只净瓶”
蔡御庭低头看了眼手中灵光黯淡的玉简,眼中掠过震惊、疑惑、难以置信,最终化作一丝贪婪。
他手中这卷玉简,乃是一件玄器,虽不擅攻伐,可品级摆在那,却一碰之下,灵光黯淡,只能说明,那只杨柳玉净瓶的品级极高。
高到和这怀仁玉简不是同一个层次,那就只能是——
道器!
“好在老夫先前在其身上留下了印记,可以一路追踪过去,那宝贝终究是我蔡氏之物,甚好,甚好!”
蔡御庭心头狂喜,身为内景阴神,都差点控制不住嘴角。
好在他装习惯了,抬头时,神色已恢复正常,眉宇间满是忧色,沉声道:
“此子不知用了什么手法,竟从我等五人手中逃离,想来与清源洞遗迹内的仙缘,脱不开关系。”
“逃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这时候,罗刹宗祖师独孤夜狞笑一声,挥动手中锯齿大刀:
“渤海杜氏挡不住我等五家联手。”
“诸位道友所言甚是,不过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莫忘了我等此行的目的。”
白莲教的金池法王轻笑一声,将众阴神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了水月庵。
此行各大势力联手,正是为了瓜分水月庵这一晋州大派,为此甚至遣出了他们这群阴神。
如今,既已攻入水月庵,自当行瓜分之事,将好处先装进袋子里。
至于先前逃走的二人,正如独孤夜所言,逃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渤海杜氏虽强,可他们五方联手,却是足以将之碾死,似水月庵这般,分而食之,壮大己身。
“诸位忘了尹道友之死?”
就在这时,赤城剑宗的摇光剑圣忽然开口,声音冷硬如铁,提及的话题,却是让众阴神心惊肉跳。
是呀,龙城尹氏的尹泉信,可是在之前,就被水月庵中探出的一根大棒,当空打成肉泥!
这水月庵中,莫不是还有绝顶高手藏于暗处,等待时机偷袭?
可让他们就此放弃已经吃进嘴里的,这块名为“水月庵”的肥肉,他们又做不到。
一时间,几大阴神眼中浮起忌惮之色。
“此地不宜久留,我等先行离开此地。”
五大阴神相视一眼,当即决定先把水月庵吃下再说,便相继离去。
不多时,水月庵的护宗法阵被彻底破坏,环绕云台山的各方势力,当即一拥而入
河东蔡氏的云舟中。
蔡御庭手抚怀仁玉简,脸上浮现诧异之色,眼中精芒闪铄,转头看向了西侧。
目光似一路穿透云海、山岭、深林,最终落在某处。
“是时候,收回金蛟剪和那件道器了。”
他轻笑一声,双手掐诀,口中念咒,眼瞳中竟是浮现出刘晟的身影
——
“还没来么?”
深谷中,刘晟盘坐在一块大青石上,两脚探入清凉的溪水中,一荡一晃,分外悠闲。
他斜了眼天上的大日,嘴角含笑,眼中跃跃欲试。
不是不想一展神威,痛打五阴神,而是真打不过。
这五个老登,兴许是被之前六耳猕猴一棒子敲死一个阴神的彪悍战绩吓住了,根本不讲武德,一上来就联手攻伐。
而且各个都手持玄器,杀招尽出,一副要将他挫骨扬灰的架势。
简直不要碧莲!
他硬撑了几招,发现根本没有反击的馀地,于是当机立断地祭出了道器。
可惜,这宝贝消耗惊人,就刚才那一下,差点就把他体内的真气吸干。
换做其他黄庭修士,这会估摸着就剩一具干尸了。
好在这件道器的确给力,仅仅一下,就撞开打来的五件玄器,拼出一个空当,让他抓住机会逃了出来。
逃命途中,刘晟还发现自己被人做了手脚,不知何时,有一道神念附着在衣袖上。
若非他生性谨慎,此次一口气升格十馀道化身,实力飙升,神魂敏锐,还真察觉不到这种小手段。
如今既已发现,自有应对手段。
而且,他也大概猜到了对方的身份。
毕竟他又不傻,联想到净端的身份,以及她死后迅速现身的五大阴神,稍微动动脑筋,就会猜到答案。
说起来,他和河东蔡氏还真是有缘。
当初弱小之时,他就借蔡白懋的刀,杀了不少敌人。
从清源洞遗迹出来,他又杀了这位“熟人”,如今赤鳞卫军营里,蛛化身正顶着他那张脸,收拢人心,整军备战。
先前在禁地地宫中,又杀了净端,这位杜冰雁的大师伯,也不知是蔡白懋的伯母,还是婶母?
总不可能是娘亲吧?
年龄上对不上。
此外就是蔡御庭这位蔡氏的阴神,竟然以金蛟剪为诱饵,在净端身上下了神念,尾随其潜入水月庵禁地,也是够奸诈的。
老而不死是为贼,这些老登活了太久,一个个脸厚心黑,看得太通透。
不过,这次对方若敢孤身前来,他刘某人拼着底牌尽出,也要尝尝“弑神”的滋味。
杀一个神仙,下一场血雨,当是一件幸事。
就在这时,刘晟身后响起一道清朗的声音,带着几分亲切:
“小友甫离险境,就濯水观山,当真是好心性,老夫不如也。”
一道修长身影,踏着山霭云气,悄然而至,言笑晏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