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猎蝗(1 / 1)

皇帝入殿,

宰相们惊讶的发现皇帝换了身猎装,

头上换了染红的牛皮弁帽,身上穿的也是件翻领紧袖的皮衣,右襟挽于腰际露出右肩,内搭半臂及窄腿裤,足蹬长靴。

腰佩胡禄,豹韬,以及环首刀。

这副装备不是要廷议,是要去打猎?

魏征放下手中茶杯,立马站了起来,“陛下朝会后让我等宰相来廷议,为何却做狩猎装扮,陛下这是突然来了兴致,要去狩猎?”

李世民点头,“恩,今日不在这议事,朕带你们去狩猎!”

“陛下,长安京师十万军民就食洛阳,陛下怎么还有心思狩猎呢,这岂是明君所为?”

“昨夜陛下出宫,夜不回宫,今日又要出去狩猎,难道是要当昏君吗?”魏征毫不客气。

李世民却只是笑笑,

“朕带你们去猎蝗子。”

这话让宰相们一头雾水,猎皇子?难道齐王趁机逃出长安造反了?

没听说啊。

李逸这时站出来替皇帝解释,“诸位相公稍安勿躁,陛下说的猎蝗子,是去黄河滩挖蝗虫卵,大旱后必有蝗,

蝗灾一起遮天蔽日,横行千里,食尽庄稼,颗粒无收。

然蝗虫也并非不可治理,

陛下是找到了治理蝗虫的办法,今日先去河滩挖蝗卵试验一下。”

听了这话,魏征倒是松口气,皇帝还不算昏头。

找到防治蝗灾,确实是为国为民,心怀天下。

可温彦博一听这话,眉头紧皱。

“陛下,灾异发生,乃是上天示警,降下天遣。皇帝需要做的是反省自己是否失德,要避殿、减膳、罪已、求言等,以补过失。

官员要去谶悔,分析发生灾害与民心的关联,

怎么能本末倒置,反去挖蝗卵治蝗虫?”

温彦博逮着皇帝一顿喷,然后又把火力转向李逸,“李司徒昨日回京,陛下便夜不归宿,直接宿于司徒府中。

昨夜也不知司徒和陛下说了什么,让陛下一早抛下国事政务,就要去黄河滩挖蝗卵,

可笑,

从未听闻,挖蝗卵能治蝗灾。

皇帝多修仁德、顺从天意,才能让上天眷顾。”

“卫郡王身为三公、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怎么能蛊惑君王,倒行逆施?”

“卫郡王年纪轻轻身居三公加宰相之位,便不知天高地厚,行事百无禁忌,

在洛阳不分青红皂白,办千贾宴,杀三十六行首。

去登封,又将一座佛教名刹,杀的人头滚滚,公然抢夺寺庙产业,

如今又蛊惑君王去挖什么蝗卵,这岂是宰执所为?”

“天降灾异,正因你这样的宰辅失职,才致上天警告,你应当引咎辞职,以平息上天怒火!”

温彦博越喷越激烈,

口水都快喷李逸脸上了。

李世民眉头一拧,

脸色凝重。

他看着诸位宰相,本来是打算直接去挖蝗卵验证李逸昨晚的建议,

但现在看来,事情还没那么简单。

“温相,先坐。”

“先廷议几件事,然后再说其它。”

李世民坐下,

手按着腰间剑,目光凛然,

殿中气氛陡变。

“今日廷议第一件事,朕认为崔君肃年事已高,他检校御史大夫一段时间了,可表现让朕难以满意,

朕认为他不再适合主持御史台,决定让他外任襄州都督、刺史。

御史台职责重要,不可无长官主持,

诸卿可有合适人选推荐给朕?”

诸相也没料到,皇帝这突然就要换掉御史大夫,崔君肃年纪确实大,从北周到大唐,历经数朝,出身清河崔氏郑州房,

真正的五姓名门,家学也渊博,仕途丰富,其婚姻关系更是错综复杂。

这位还曾是秦王府长史呢,

如今说换就要换。

前任御史大夫皇甫无逸,也没干多久,就换成了崔君肃。

谁料崔君肃这也没干半年又要换掉。

李世民要求每个宰相都推荐一两个人选,

一时间,宰相们也是各推人选,

姓窦的姓独孤的,姓裴姓柳姓杨的,姓萧姓郑的,

李逸也推荐了一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高士廉。

温彦博则推荐了萧瑀,王圭推荐了杨恭仁。

面对诸多人选,

皇帝对李逸温彦博王圭三位宰相,推荐的三位前宰相为御史大夫,眉头又拧了拧。

这三位前宰相,都是被他贬降还不到半年的,尤其是萧瑀,更是刚刚被一贬再贬连国公爵位都削夺了。

温大临难道不清楚,现在却还推荐萧瑀为御史大夫。

李世民的目光,望向温彦博就有些严厉了。

刚刚开口闭口就是天遣,要皇帝反省得失,攻击李逸,现在又要推举萧瑀,

这是要跟自己对着干?

“诸位相国推荐的人选都不错,

朕倒是发现一个更好的人选。”

“御史台最需要的就是能直言敢弹的直臣,刚才温公一席话,让朕大为感动。

我看没有比温公更适合的人选了。

朕以为,不如就以温公任御史大夫,仍检校中书令、兼太子右庶子。”

此话一出,

又是让宰相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能成为当朝宰相,谁不是万中挑一的人中人凤。

温彦博刚才那番话,让皇帝很难堪,也得罪皇帝宠臣李逸。

可皇帝不仅没斥责他,居然还要给他加官。

御史大夫,仍检校中书令,还兼太子右庶子。

这?

一时,大家也都看不懂了。

李逸反应极快,却几乎瞬间猜到了皇帝意图。

以退为进。

一来暂时安抚下这个温大炮,

二来嘛,现在给他身兼三个要职,

但要不了多久,肯定就会以其它理由,诸如他忙不过来等为由,要拿掉一两个差事。

到时,肯定不是拿掉刚授的御史大夫,而是拿掉他检校中书令这个职务。

毕竟,御史大夫是实授,中书令却仍还是检校官。

温彦博还没反应过来,

李世民已经拍板定下此事。

按制,三品以上官吏任免权在皇帝,宰相有推荐权。

四五品官任免权在政事堂,而五品以下官员,则归吏部。

御史大夫是从三品职事官,皇帝钦定人选,温彦博做为现宰相,也不是什么不能胜任的。

“御史台佐贰治书侍御史例置两人,现在只有马周一人,当再添一人。

朕看张亮就挺合适,便以怀州都督张亮,迁光禄卿兼治书侍御史。”

皇帝迅速决定四道人事任务。

御史大夫崔君肃迁襄州都督,温彦博任御史大夫,仍检校中书令兼太子右庶子,

怀州都督张亮迁光禄卿兼治书侍御史。

滑州都督温国公李文相迁怀州都督。

安排后好,廷议结束。

皇帝带着宰相们去黄河滩。

一行人骑马来到黄河滩,看着这大片大片荒芜的河滩地,都一时不知从何下手。

众人目光向李逸望来。

“冬晴未经雨雪之时易寻,”

他带大家尽量河边走,蝗虫产卵时会挑那种湿润一些的土产卵,特别是那种水退后的滩涂地带。

这种滩地,

正常情况下,冬季寒冷下雨降雪,会让蝗虫卵死亡大部分。

只有部分抗过寒冬的虫卵,等到春夏之交气温上升时,就会孵化出来。

而一般情况下,春汛夏汛,也易把河滩淹没。

故此正常年景,产卵最多的河滩地,卵能成活的很少,也就能成蝗灾。

可就怕旱,久旱给了蝗虫卵大量孵化的机会,尤其是那种先涝后旱,那就更让蝗虫好产卵好孵化,蝗虫甚至能一年产三次卵。

河滩挖蝗虫卵当然也是个技术活,

不可能全翻一遍,没那个体力,也干不过来。

“天气晴好时,在河滩上搜寻,一般会有小鼓包或小裂缝,然后再挖,虫卵也就在一两尺深。”

蝗虫产卵,都选择那种潮湿背风向阳的土地,将产卵器插入地下,分泌出白色巢穴后产卵,一次能产五六十甚至上百粒。

它们产卵后还会用土封巢。

蝗卵如米粒,卵巢就象是一个桑葚。

李逸把自己知道的不多的一点蝗虫知识科普给他们听,弯着腰在河滩上搜寻,

皇帝和宰相们,人手一支小锄头。

随行的百骑、禁军数百人,也都一人一支锄头或是铲子。

这里挖挖那里铲铲,

这么多人,

很快就有人挖到了。

一名禁军兴奋的喊叫,

引来皇帝宰相们围观。

一尺左右深的土里,一支卵巢,象是一节桑葚,上面是沾满土的蝗卵。

“这就是蝗虫卵?”

“恩,没错,这就是蝗虫卵。”

李逸接过仔细查看,“别小看这玩意,这一个巢,足有六七十枚卵,大旱,黄河水不淹上这片滩地,今冬天又暖冻不死它们,

那到明年天暖和后,

这一只巢,就有孵化出数十只蝗虫来。”

李逸让禁军拿出尺来,以挖到的这只蝗卵巢为中心,量出了一亩地。

“把这亩地围起来,拿锄头全部翻挖一遍,把每一个蝗卵都要挖出来,然后清点出来,

我们统计一下,看看这一亩河滩地,到底能挖出多少虫卵来。”

上千号人,开始撸起袖子在黄河滩上大干起来。

禁军们围起布幔。

周孝绍想请皇帝坐在帐篷里喝茶观看便可,但李世民拒绝了,他也撸起了袖子,拿起锄头,

跟着大家,

在这围起的一亩河滩上,挖呀挖。

温彦博、王圭不想动手,

可皇帝却开口让宰相们跟着他一起挖。

于是乎,

皇帝、宰相、百骑、禁军,

大家都挥舞锄头,在这小小的河滩上挖呀呀。

人多力量大。

上千号人,挖一亩地。

一人也就挖半个平方,

要不是要求挖的细致,掘地三尺把所有虫卵找出来,其实三两下就能挖完。

蝗虫卵很多,

还挖出了不少其它虫卵,

但这次只计算蝗虫剿和卵。

每个剿都记数,

最后把挖出来的卵称重。

“多少?”

李世民满身泥土,看着那密密麻麻的蝗卵,脸色都有些苍白。

“十,十六斤。”亲自称重的禁军将领许洛仁声音都有点颤斗。

二百四十步的标准一亩滩地,

居然挖出了十六斤蝗虫卵。

“这一斤蝗虫卵有多少个?”

“臣等数了,约三百个卵块有一斤,一斤约有两三万粒蝗卵。”

皇帝的脸苍白无比,

一亩地的蝗卵,得有二三十万粒,这要是都孵化出来,哪怕是只孵化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也是两三万、两三千只啊。

那万亩河滩,十万亩河滩,得孵出多少蝗虫?

一想到遮天蔽日的蝗虫,李世民脸又白了几分。

皇帝身后的一众宰相、禁军们,也全都是满脸的不安。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九公主又美又飒 流浪的真仙 华娱重生之完美人生 被弃嫡女?神医毒妃她出手了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同时穿越:从火影开始打穿综漫区 大明:陛下,该喝药了! 带超级空间,嫁军官姐夫 宝可梦亚圣:去吧,到地平线 重生后我不嫁了,摄政王急红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