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萨洛尼基郊外的工业区,一座小型炼钢厂的烟囱正冒着浓浓的黑烟。
与雅典皇家钢铁厂的规模相比,这里显得有些简陋。
厂区内嘉立着四座中型炼钢炉,旁边是宽敬的轧钢车间和热处理厂房,几名工人正围着轧机调试参数,仓库中堆着铁矿石,还有两辆负责运输的马车。
几年前,他还只不过是个在柏林被克虏伯拒之门外的落魄铁匠。
好在他设计的新式炼钢法得到了康斯坦丁的赏识,邀请他来希腊为国王服务。他也没姑负国王的信任,没过几年他就成了皇家炼钢厂的首席工程师,为希腊的钢铁工业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国王也为他提供了丰厚的待遇,在他成为为皇家钢铁厂首席工程师,薪资远超德国本土的工程师,还赋予他特殊特权。
除战时紧急生产外,他每周只需工作五天,每天八小时,剩馀时间可自由支配。
这份信任与优待让蒂森感激不已,他在皇家钢铁厂一丝不苟地工作,改进了船用钢板的轧制工艺,为希腊海军早期舰艇的维护提供了不少帮助。
可随着时间推移,蒂森渐渐感到束缚。
皇家钢铁厂的生产方向由政府主导,他提出的许多创新工艺想法都因“不符合希腊目前战略”被否决;更重要的是,他不想一辈子蜗在安稳的职位上,而是渴望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炼钢厂。
在他看来,特种钢市场潜力巨大,尤其是希腊海军计划扩张,必然需要大量优质钢材,这是实现财富积累与事业抱负的绝佳机会。
一年前,蒂森终于下定决心递交辞呈,用自己多年的积蓄在塞萨洛尼基郊外创办了“
蒂森特种钢铁厂”
o
蒂森看着炼钢炉中翻滚的通红钢水,内心盘算着,去年年末,海军说要大规模扩张舰队,而且要向本土造船厂提供大量订单。
希腊海军要造新舰,优质特种钢是刚需。
现在市场上的进口钢价格高、交货慢,如果他能造出性能更好、成本更低的产品,不仅能抢占市场赚到钱,还能让自己的名字在钢铁行业站稳脚跟。
凭借在皇家钢铁厂积累的经验,蒂森反复试验,终于研发出一种全新的船用特种钢配方。。
唯一让蒂森担忧的是销量。
他的炼钢厂规模刚起步,缺乏知名度,海军和船厂更倾向于选择有成熟合作历史的进□供应商,如何让他们相信自己的产品?
“蒂森,好久不见!你的特种钢研发得怎么样了?”安德烈亚斯进炼钢厂,就声问道,语气中带着急切。
蒂森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拉着他走向成品仓库:“完全没问题!技术已经成熟,第一批样品刚生产出来,正想找机会推广。”
他指着仓库里整齐堆放的钢板,“你看,这就是样品,性能比进口的英国复合钢还好,成本却更没高多少。”
安德烈亚斯眼睛一亮,他想起罗德里克正为进口特种钢的高成本和长交货期发愁,立刻说道:“太好了!我正好有个合伙人在造海军的新舰,急需优质特种钢,我带几块样品回去给他测试,要是能成,咱们就是最佳搭档!”
蒂森大喜过望,当即挑选了三块不同厚度的钢板样品,仔细包装后交给安德烈亚斯。
两天后,“希望”造船厂的测试场内,罗德里克正盯着液压机和冲击锤,神情紧张。
安德烈亚斯带来的蒂森特种钢样品被固定在测试台上。
随着液压机缓缓施压,钢板的形变程度被精准记录在仪表上;冲击锤落下时,钢板发出沉闷的声响,表面仅出现轻微凹痕,裂纹则是完全没有。
“数据怎么样?”罗德里克急切地问身边的测试工程师。工程师看着记录册,脸上满是惊讶:“先生,太不可思议了!这种特种钢的屈服强度比我们进口的英国钢板高15,抗冲击性能更是高出近40,用它来造“海德拉号’,装甲的防护能力绝对能得到不小的提升。”
罗德里克猛地站直身体,目光落在样品上“蒂森特种钢”的印记上,连忙追问:“安德烈亚斯,这种钢是谁生产的?我必须立刻见他!”
当天下午,罗德里克就跟着安德烈亚斯来到了蒂森的特种钢铁厂。
刚走进厂区,蒂森就热情地迎了上来,身后还跟着两名技术主管。
两人没有多馀的寒喧,直接走进车间。
从炼钢炉的温度控制参数,到轧钢的精度调整标准,再到热处理的工艺细节,蒂森一一详细讲解,罗德里克不时提出关于钢材适配舰艇建造的问题,两人越聊越投机,仿佛早已相识多年。
“蒂森先生,你的钢完全符合海德拉号’的建造要求,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期。”罗德里克握着蒂森的手,语气真诚,“我代表罗德里克造船厂,向你订购首批50吨特种钢,用于海德拉号’的舰体关键部位建造。来三艘海德拉级&039;鱼雷艇的全部特种钢须求,都将由你的工厂供应。我们可以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我还会向海军推荐你的产品,让更多希腊船厂用上本土生产的优质特种钢。”
蒂森的眼框有些湿润,他知道,这不仅是一笔订单,更是对他技术和事业的认可,自己的炼钢厂终于有了站稳脚跟的机会。
他点头:“罗德里克先生,感谢你的信任!我向你保证,每一块钢板都会严格按照标准生产,绝不出现任何质量问题。我会调整生产计划,加班加点,确保首批钢材在两周内交付,绝对不眈误海德拉号’的建造进度。”
夕阳西下,两辆满载特种钢样品的马车从蒂森的炼钢厂驶出,朝着“希望”造船厂的方向驶去。
有了蒂森的优质特种钢,“海德拉号”的建造不仅能降低成本、加快进度,更意味着希腊本土造船业与钢铁业的首次成功协作,这是本土工业崛起的重要信号。
而在炼钢厂里,蒂森正召集工人和技术主管开会,安排首批50吨特种钢的生产计划。
“大家加把劲,这是我们厂的第一个大订单,一定要做好!”他的声音充满干劲,炼钢炉的火焰越烧越旺,映照着每个人脸上的期待。
对希腊而言,这场钢铁与舰船的同盟,不仅是两家企业的合作,更是本土工业摆脱对外依赖、走向自主的重要一步。
当自己的钢铁能撑起自己的战舰时,希腊的海权梦想,才真正有了坚实的根基。
“海德拉号”的舰体还在船坞中缓缓生长,而支撑它的“钢铁骨架”,已悄然与希腊本土工业的未来,紧紧绑在了一起。
此时他们还不知道,在后世,这次合作被加载史册,被视为希腊工业化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