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以父之名(1 / 1)

阿尔巴尼亚的群山里永远飘着硝烟味,南部的北伊匹鲁斯更是如此。

这里没有真正的“国家”,只有大大小小的武装势力在峡谷与山口间争夺。

奥斯曼的正规军守着几个城镇据点,士兵们大多无精打采,连枪管都懒得擦。

地方军阀们的私人军队握着当地最精良的武器,但他们只认家族不认素檀。

北部山地的部落男子,从小就带着枪长大,血仇律法刻在骨子里,谁要是惹了他们,就算躲到山洞里也会被揪出来算帐。

还有那些穿着破烂骑兵服的非正规军,名义上归奥斯曼管辖,实际上专靠劫掠基督徒村庄过活,跟他们一比,国军都算是纪律严明的了。

这片土地还没形成统一的民族概念,宗教分歧远超民族统一意识。一个穆斯林部落与一个东正教南部人之间,可能除了语言外毫无共同认同。

北伊匹鲁斯的村民世代与希腊往来,不少人会说希腊语,骨子里带着对希腊文明的亲近。

十七岁的卡西姆?索福卡,就生长在这片土地上。

卡西姆的父亲是个本地的军阀,手里握着北伊匹鲁斯两个山口的控制权,母亲则是来自希腊雅典的商人之女,会讲流利的希腊语,还教过他认希腊字母、读荷马的诗句。

十六岁那年,父亲的老对手伊斯梅尔突然带着人偷袭营地,火把照亮夜空时,母亲把他塞进地窖,自己却再也没回来。

等他爬出来,只看到满地尸体,父亲的弯刀插在血泊里。

之后的一年,卡西姆揣着那把弯刀在山里流浪。他不敢下山,他怕被伊斯梅尔发现。

他靠给商队带路混饭吃,夜里缩在废弃磨房里,一遍遍回想伊斯梅尔脸上那道扭曲的刀疤。他还是个没长开的少年,手里只有弯刀,连支象样的枪都没有,复仇不过是撑着活下去的念想。

直到那天傍晚,山脚下的小酒馆里,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坐在他对面。男人穿深色大衣,眼角有细纹,声音富有磁性。

他点了两杯酒,推给卡西姆一杯,开口就问:“想不想杀伊斯梅尔?”

他从没跟人说过仇,这人怎么会知道?

男人没解释,把一把恩菲尔德步枪的枪栓放在桌上:“三天后,我带二十支这样的枪、五十个能打的人来。你只需要告诉我,伊斯梅尔的营地在哪。”

卡西姆盯着冰凉的枪栓,喉咙发紧。

他知道这人有目的,可自己没有补给,再等下去别说报仇,恐怕连冬天都熬不过。

“我只要伊斯梅尔的命。”他声音沙哑。

男人没说话,只是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三天后,约定的山口里,二十支恩菲尔德步枪靠在石头上,五十个希腊退役军官和士兵穿统一灰色短褂,站姿比山里的土匪整齐得多。

中年男人站在最前面,身边跟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手里攥着帐本。

“我叫阿里斯。”男人开口,带着希腊口音,“这些人给你。”

“其实我会希腊语。”卡西姆看向对方,“我们可以用希腊语对话。”

卡西姆没问阿里斯的来历,他满脑子都是复仇。

他知道光靠希腊来的人手不够,便开始在北伊匹鲁斯的村落里奔走,逢人就说自己要替父报仇,杀了伊斯梅尔这个害了无数家庭的恶霸。不少牧民早就恨透了伊斯梅尔的劫掠,如今少主回来了,纷纷愿意跟着他干。

没几天,他就拉拢到三十多个本地人手,加之希腊来的五十人,队伍总算有了规模。

阿里斯建议先占一座废弃古堡。它在半山腰,能俯瞰两条商路,易守难攻。

第一天,卡西姆就带着人赶跑了附近的小股土匪,那些人只有土枪,看到恩菲尔德步枪的枪口,连马都扔了,但依旧没跑过子弹。

接着,阿里斯教他“立规矩”。

他们挨村收“保护税”,北伊匹鲁斯的村民本就亲近希腊,大多愿意配合,只有个老牧羊人拿拐杖反抗。

阿里斯让士兵把老牧羊人绑在古堡门口的歪脖子树上,当着全村人的面抽了三十鞭。鞭子抽在皮肉上的声音,比枪声还让人害怕。

从那以后,村民们到了日子就主动送粮食和钱来,他们怕卡西姆,但也信他能带来“秩序”。

夜里,阿里斯会在古堡的石屋里给卡西姆讲希腊历史。

从斯巴达战士的勇武,讲到亚历山大大帝远征,还说“亚历山大能征服世界,离不开亚里士多德的教导”。

卡西姆坐在火堆旁,看着阿里斯手里的希腊典籍,突然觉得眼前的男人就象亚里士多德,而自己或许能成为阿尔巴尼亚的“亚历山大”。

遇到拿不定的事,他都找阿里斯。

小到士兵轮值,大到部落结盟,阿里斯总能给稳妥的建议,慢慢成了他最信任的人生导师。

卡西姆的队伍也越来越象样。

一开始士兵们觉得麻烦,直到有次遇到一股来抢粮的土匪。那些人一窝蜂冲过来,卡西姆的士兵排着队齐射,土匪瞬间倒下一片,剩下的人吓得掉头就跑。

古堡翻新完工那天,阿里斯站在塔楼顶端,看着平整的训练场和修补好的城墙,对卡西姆说:“不如叫它‘新雅典’吧,纪念你母亲的故乡。”

卡西姆摸着城墙上新刻的“新雅典”三个字,想起母亲的样子,用力点头:“就叫新雅典。”

三个月后,卡西姆觉得时机到了。

他带八十个人,趁着夜色摸到伊斯梅尔的营地。

枪声惊醒了睡梦中的敌人,乱作一团。

战斗结束,伊斯梅尔被抓到了。

卡西姆握着父亲的弯刀,以父亲的名义,手刃了仇敌。

之后,卡西姆的势力越扩越大。他吞并了附近三个小股势力,还娶了北伊匹鲁斯一个部落首领的女儿。

婚礼上,首领送他二十匹好马,卡西姆承诺部落商队过山口不用交保护税。

士兵们开始佩戴“双头鹰”徽章,阿里斯说这是东罗马的像征,代表“文明与勇武”。

每次打仗前,卡西姆站在队伍前面,说他们是“古希腊精神的继承者”,要把奥斯曼的压迫赶出北伊匹鲁斯。他跟着阿里斯学希腊语,在内核圈子里用希腊语交谈,把母亲留下的希腊丝巾系在腰间。

北伊匹鲁斯的希腊认同,加之母亲的教导、阿里斯的教化,早已让他接纳了希腊的一切。

有天晚上,卡西姆坐在新雅典的书房里,摊开阿里斯带来的地图,手指划过北伊匹鲁斯的疆域。

他想起阿里斯说的“古希腊精神”,想起母亲的希腊血统,又想起自己掌控的十几个村庄,突然觉得等到奥斯曼人被赶跑了,或许能在这里创建一个和希腊亲近的势力,到时候他就是阿尔巴尼亚的亚历山大,而阿里斯就是他的亚里士多德。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觉醒禁忌红伞,请叫我冥帝大人! 北马仙尊 若南初舟 四合院:天天吃肉,气死众禽 玄元太子修道录 无限穿越之古代篇 两界修仙:从杀猪开始长生不死 医女楚汉行 明明是天师,却总以为自己很弱! 何日雁北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