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斯坦丁的“大礼”自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他要替梅里纳王室推行义务教育,或者说是思想殖民。他将这套方案称为“埃律西昂计划”。
在他的计划中,希腊将以援助的名义在马达加斯加创建大量学校,宣称这是罗马帝国为了使盟友快速发展而送出的礼物。资金由希腊政府承担,初期只在上层中推行,之后再逐渐向下推广。
计划的第一步,以“罗马”的名义开办学校,教授希腊语和希腊文化并极力贬低梅里纳的本土文化、艺术和习俗,将其定义为“落后的、需要被文明拯救的野蛮遗迹”。同时大力宣扬古希腊和东罗马的艺术、哲学和建筑。
先培养亲希腊的本地精英阶层,使其将希腊文化视作文明,本地文化则成为野蛮的像征。之后再利用这些人的影响力,将其传播到王国的各个角落。
同时宣称他们不是非洲的土着人,而是古代罗马的殖民者的后代,和罗马人是兄弟,同属一个民族。证据很简单,大陆上的都是黑人,与岛上的居民差异巨大,自然不是同一人种。
并为当地人编写全新的“官方历史”。教材会将当地人定性为古代伟大罗马航海者的高贵后代,来到这片‘埃律西昂’(红土福地)定居。但由于与母国隔绝千年,忘记了荣光,沾染了野蛮的习俗。
除此之外,康斯坦丁还为当地人准备了《退化论》作为必修教材之一。
在书中,埃律西昂人的祖先,古代的罗马殖民者高大强壮。但由于千年来的气候问题、营养不良以及与大陆上的劣等种族的混血,男性的力量和精神都已‘退化’,变得软弱无力。
而女性,作为生命的孕育者,保留了更多的高贵血脉。那些“勇于”与“文明代表”(希腊男子)结合,为民族注入“新鲜、强大、文明血液”的女性,是在进行“爱国生育”,是拯救民族的先锋。
同时创作和传播诗歌、小说,赞美希腊男性的英勇、智慧与魅力,同时贬低本地男性,将他们描绘成无能、懒惰、粗暴的形象。
这是第一阶段的任务,在希腊将马达加斯迦纳入自己的版图之后,这套教育将进入第二阶段。
为与希腊男子结婚或生下混血子女的本地女性提供物质奖励,如金钱补贴、更好的住房、以及其混血子女优先进入学校接受精英教育的权利。同时授予这些女性“荣誉罗马公民”的称号,让她们在社交场合享有更高的地位,获得特权。
其实在历史上,这套方案无论是未来还是过去都被广泛的应用。
在拉丁美洲,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推行了类似的“种族等级制度”,鼓励与白人通婚以“改善血统”;纳粹德国的生命之泉计划旨在“培育”雅利安优等民族。
除此之外,在许多殖民地和种族隔离地区,都存在过系统性诋毁本地男性、剥削本地女性的现象。
而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这将在梅里纳社会内部制造巨大的裂痕。
本地男性会感到被羞辱、愤怒和无力,从而加剧社会矛盾,削弱其团结反抗的能力。同时大量出生的混血后代(被称为“埃律西昂新人”),将成为希腊最忠诚的统治基础。他们自认为在血统和文化上都高于纯粹的本地人,但又低于纯希腊人,从而成为中间管理阶层,忠心耿耿地为希腊统治服务。
最终通过数代人的通婚、移民和优生,逐渐稀释本地人口,让混血儿和希腊人成为当地主流人口,实现最终的换种目标。
其实历史上成功的换种都是靠这种手段完成的,至于所谓的将当地人全部从物理意义上抹除则是完全不现实的。因为这样做的开销过大,且如果没有做干净,将会产生严重的民族问题,加剧对抗。
康斯坦丁将自己的方案全盘推出,教育大臣听到后大为震惊,不是因为康斯坦丁的方案过于黑暗无法接受,而是为希腊出了这么一个有魄力和手段的国王而兴奋。
“国王陛下,请允许我向您再次表达敬意,这套天才的设想将为希腊带来巨大的好处,在您的领导下,希腊定会走向复兴。”教育大臣起身鞠躬。
“不必多礼,你先将我的方案总结一下,制定出更详细的、更具可行性的方案。”康斯坦丁挥了挥手,示意对方退下。
教育大臣躬身退出后,康斯坦丁按下铜铃传召首相阿列克谢。
“扬尼斯旗下的公司权益需要专门部门统筹,后续殖民任务也会增多。”康斯坦丁开门见山,“我计划成立殖民部,作为‘埃律西昂计划’和所有殖民行动的中枢,必须尽快落地。”
“陛下英明,有殖民部能统一协调资源,避免推诿。”阿列克谢应声,“不知职能上您有何构想?”
“首先是战略规划。”康斯坦丁走到地图前,“殖民部要为‘埃律西昂计划’制定阶段目标。每个阶段的预算、时间表、负责人都要明确。还要起草法律框架,划分‘保护国’‘租界’‘特许局域’的权益,避免纠纷。”
阿列克谢点头记录,康斯坦丁继续说:“其次是资源协调。军事上,殖民部要和国防部对接,给塔马塔夫港口驻军,帮‘南方大陆开发公司’组建武装,但扬尼斯的扩军申请必须经殖民部审核。财政上,梅里纳 20万英镑货物贷款、王室给公司的 50万英镑投资,都要和财政部共同监管,每笔支出报备,防止中饱私囊。人员方面,行政官员、教师、工程师都要从本土选拔培训,由殖民部统一派遣,确保忠诚。”
“情报控制也很关键。”康斯坦丁语气沉了些,“殖民部设情报科,盯紧梅里纳的动静,比如本地贵族的反心、英国传教士和法国人的动作,及时上报。殖民地发回的报告要先经殖民部过滤,确保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信息。”
“陛下考虑的周全。不过我也有个想法,殖民地的文化同化与教育输出工作,或许该归殖民部管。虽然殖民地教材可由教育部编写、老师也可由教育部指派,但后续在殖民地的落地、学校管理、教师调度,若由教育部门跨洋对接,难免效率低且易脱节。归到殖民部,能和当地行政、情报工作联动,更贴合实际须求。”
康斯坦丁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露出赞许:“你考虑得很周全。说说你的具体想法。”
“我认为,殖民部可下设‘文化与教育厅’,但要和本土教育部划清权责。”阿列克谢条理清淅地解释,“本土教育部只需负责教材初稿编撰,后续审核、课程调整、海外学校运营,全由‘文化与教育厅’负责。这样既能避免殖民部职能臃肿,也能让教育部门专注本土事务,两边互不干扰。比如《埃律西昂历史》教材,教育部编好后,由‘文化与教育厅’结合梅里纳当地情况微调,再监督学校教程,比来回移交更高效。”
最后,康斯坦丁强调对殖民公司的监管:“‘南方大陆开发公司’的高级军官和总督由殖民部提供人选,最终要靠国王任命;重大财务决策如采购设备、调整贸易路线,需殖民部审核后报财政部批准。”
“我明白。”阿列克谢回应,“我会尽快起草成立法案,以青年党席位优势,议会通过不难。官员人选我先拟名单供您挑选。”
“先去把组织框架搭起来,尽快让埃律西昂计划推行下去。”康斯坦丁摆了摆手,“议会那边走个过场就行了,如果真听他们的,等我死了都不知道能不能把这件事办完。”
此刻,梅里纳王宫中的人们还在为找到了强大的盟友支持而兴奋,殊不知,他们正在将整个民族带上毁灭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