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学术大会(1 / 1)

1864年深秋的雅典,王宫东侧的学术大厅里洒满晨光。康斯坦丁身着深灰色礼服,与来自欧洲各国的学者围坐在一起,桌上摊开的手稿与仪器散发着油墨的气息。

大会开场时,侍从官先宣读了一封特殊信件。

法拉第发来的贺信,信中称赞大会对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并表示虽然自己因年迈而无法到场,但也对参加大会的各位送上祝福。

这份来自欧洲科学界权威的认可,无疑是让大会的地位更上一个档次。

白天的交流中,法国化学家巴斯德的到场更成了小高潮。他带着简易的实验设备,向康斯坦丁与在场学者演示“康斯坦丁消毒法”,通过特定温度处理,可有效杀灭液体中的有害微生物。

“陛下,若将此法用于食品存储与工厂生产,既能延长军队口粮的保质期,也能减少纺织、酿酒等产业的损耗。”巴斯德语速急促却清淅,手中的试管在阳光下折射出微光,“这不仅是卫生进步,更是对未来工业化生产的重要支撑。”

白天的时光在学术交流中悄然流逝。

德国数学家讲解着新的几何理论,法国历史学家探讨拜占庭文献的整理方法,康斯坦丁偶尔点头回应,也尝试纠正拜占庭的说法,但很显然,效果不佳。

这场学术大会的公开议程,更象是一场体面的知识交流,真正的重头戏,要等到暮色降临。

当最后一位欧洲资深学者离开大厅,侍从官悄悄将一份名单递到康斯坦丁手中。

“陛下,愿意留下为希腊效力的学者已统计完毕,共 27人。”康斯坦丁翻开名单,目光快速扫过

其中 22人来自工程学领域,函盖机械设计、桥梁建造、矿山勘探等方向,其馀 5人则精通化学与农学。

这些大多是二十多岁的年轻学者,在欧洲本土难获施展机会,听闻希腊正推进改革,便抱着“查找机遇”的念头而来。

“照单全收。”康斯坦丁合上名单,语气笃定。

他清楚,光靠本土人才远远无法满足希腊接下来的工业化与基建计划。

色萨利的铁路需要工程师规划,未来的兵工厂扩大规模需要技术支撑,造船厂的军用化改造更是需要大量人才,而这些年轻学者正是填补缺口的关键。

侍从官躬身应道:“已为他们安排好临时住所,后续将根据专业分配到军工、基建或教育部门。”

康斯坦丁微微颔首,目光转向窗外沉沉的夜色,思绪已从学术引才,转向了希腊的经济布局。

眼下的希腊,资金与产业基础都薄弱,每一步规划都需精打细算。

康斯坦丁首先盯上的,是烟草行业。

希腊本土盛产烟草,却长期被外国商人把控流通环节,利润大量流失。

他计划先通过王室颁布法令,将全希腊的烟草收购权收归国有,再组建“希腊皇家烟草公司”,拢断生产与销售;至于外国烟草,他打算打一场“攻心为上”的爱国营销战,用舆论撬动民众选择。

在他的规划里,雅典的街头巷尾将挂满色彩鲜明的标语牌:市集入口处要贴“抽一口希腊烟,造一条希腊枪!”的红色标语,用激昂的民族主义唤起民众认同,让口号钻进民众心里。

除了街头标语,雅典的官方报纸《希腊理想报》也将推出系列漫画:头版漫画要画奥斯曼素檀穿着华丽长袍,举着写有“感谢希腊人买我们的烟,军费凑齐啦!”的木牌,身后堆着成箱烟草,直指买洋烟即资助敌人;还可以发行海报,海报左侧画希腊青年叼着国产烟,面色红润精神矍铄,右侧画年轻男子捏着法国香烟咳得弯腰,嘴角带血、脚边散落空钱袋,让不识字的民众也能看懂“买洋烟损害自身”的道理。

他相信,这套营销方案落地后,进口烟草商铺自然门可罗雀。

更何况康斯坦丁准备和外国烟草商打价格战,不认字的农民不知道买什么能资助国家,总知道买哪款烟草便宜吧。

他十分清楚烟草行业的暴利,就算降价,也能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

至于后世所说的“花在医疗保险上的投资远高于烟草的收入”,康斯坦丁无所谓,毕竟现在的希腊又没有公共医疗保险,属于是稳赚不赔。

资金方面,虽有从印度神庙“借”来的黄金结馀,但这笔钱来源特殊,无法在短时间内全部变现,只能暂时作为应急储备;好在之前在美洲的铁路与矿业投资已开始反哺,每年能带来近 9万英镑的收益,足以支撑目前小规模的工厂建设与技术引进。

而此前从法国获得的贷款,大部分将用于色萨利的重建、义务教育计划和维持政府的财政稳定。

修复战争损毁的道路、桥梁与农田,维持地方政府运转,毕竟基建才是“吞金巨兽”,若不先夯实基础,工业化便是空中楼阁。

除了烟草,康斯坦丁还将目光投向了纺织业。

希腊军队与政府公务员的制服,长期依赖进口,不仅成本高昂,还时常面临供应延迟的问题,更关键的是,旧军服带着浓厚的奥斯曼痕迹。

仿奥斯曼的深蓝长袍搭配菲斯圆筒帽,处处透着过去的臣服印记。而且这套军装很丑,希腊人自己都不太看得上。

至于公务员则是根本没有统一的制服,在希腊的政府中,你可以看到穿着奥斯曼长袍的官员向身着德式礼服的内阁大臣汇报工作。完全无法塑造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的形象。

这或许也是后世希腊美学发展的一塌糊涂的原因之一。

如今要推进改革,制服的“去突厥化”与国产化必须同步推进。他计划由王室牵头,在雅典与比雷埃夫斯港之间选址,创建“希腊皇家纺织厂”,优先生产军装与公务制服。新制服的面料已确定,将强制使用国营纺织厂生产的“奥林匹斯呢”,彰显“本土制造”的属性;皮带扣、纽扣一律由王室五金厂生产,上面刻着清淅的“希腊制造”字样,成为身份与民族认同的像征。

不过,具体的款式设计还需斟酌,是采用更简洁的欧式剪裁,还是融入东罗马服饰的元素,抑或是选择后世某位落榜艺术生的设计,康斯坦丁仍在思考。目前希腊市场规模有限,民众购买力不足,民用纺织须求尚小;而军队与政府的制服订单稳定,能保证工厂持续运转。

等技术成熟、规模扩大后,再生产民用布匹,逐步占领本土市场。

他深知,希腊目前缺乏实业资本家,工业发展只能靠王室与政府“搭台”——从厂房建设到设备引进,从技术培训到产品销售,都需要官方主导,待产业基础成型,再吸引私人资本入局,那时希腊的工业化才能真正步入正轨。

至于重工业,得等到希腊的义务教育全面铺开,能够稳定的生产人才后,才能扩大规模。

在此之前,只能小规模的运作,保证有能力生产即可。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北马仙尊 若南初舟 四合院:天天吃肉,气死众禽 玄元太子修道录 无限穿越之古代篇 两界修仙:从杀猪开始长生不死 医女楚汉行 明明是天师,却总以为自己很弱! 何日雁北归 龙族:我,情报路明非,概念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