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 2月的雅典,晨雾还没散尽,王宫的大理石台阶上沾着晨露。康斯坦丁刚从政务厅回到寝宫,内侍官就捧着一卷烫金封面的期刊快步走来,声音里满是激动:“陛下!您的《论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及光速的电磁本质》在《伦敦皇家学会学报》发表成功了!刚才收到巴黎科学院的电报,现在全欧洲的科学家都在讨论这篇论文,连柏林大学的物理学教授都称您为‘第二个亚里士多德’!”
康斯坦丁接过期刊,指尖抚过自己的名字,心脏忍不住加速跳动。这段时间,他一边处理希腊的财政改革与军事整顿,一边没日没夜地“梳理”脑海里的电磁学理论。
但在这个世界线里,他看不是窃取麦克斯韦成果的剽窃者,而是率先揭开电磁场奥秘的先驱。
“麦克斯韦,现在你才是挑战者!”
他在心里默念,嘴角勾起一抹锐利的笑。困扰他许久的欧洲学术交流大会计划,终于有了激活的底气。
次日清晨,康斯坦丁召集王室顾问与雅典大学的校长,在王宫的议事厅铺开欧洲地图。
他手指点在伦敦、巴黎、柏林的位置,语气坚定:“现在我的论文已经打开了局面,大会必须在一年内落地。第一步,先邀请三十位顶尖学者伦敦皇家学会的威廉?汤姆森先生,他在电磁学与热力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斐然;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校长兼物理学家亨利?勒尼奥教授,他在物理与化学领域的权威地位毋庸置疑;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学研究热力学的克劳修斯教授,还有来自都灵大学和帕多瓦大学的意大利代表,都要纳入名单。对了,伦敦皇家学会的法拉第先生虽年事已高、健康不佳,无法亲至,但我们也要正式发出邀请,即便他只能送来贺信,也是对大会的极大认可。”
雅典大学校长连忙记录,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陛下,邀请名单兼顾了权威与潜力,考虑得十分周全。但威廉?汤姆森先生与亨利?勒尼奥教授事务繁忙,若是他们婉拒不来,该怎么办?”
康斯坦丁抬眼,目光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不来,就花钱请他们来。”
他手指敲了敲地图边缘,“每位受邀学者,除了承担往返交通与住宿费用,再额外提供至少五百英镑的‘学术交流津贴’,这笔钱从王室财产里出,不用动国库。威廉?汤姆森先生若愿意前来,我们会派遣王室专员全程陪同,并预订所有路段最舒适的车厢和舱位;克劳修斯教授研究经费紧张,我们可以承诺为他的热力学实验追加资助。总之,无论用什么办法,第一年的大会必须把这些顶尖学者请到雅典。”
王室财政顾问脸色微变:“陛下,三十位学者的津贴与交通费用,至少要两万英镑,再加之改造宫殿、建造会场,这对王室财产来说是不小的开支……”
“钱是小事,名声才是根本。”康斯坦丁打断他,语气加重了几分,“而且,你们别忘了,这场大会吸引的不只是顶尖学者。”
他身体前倾,目光扫过众人,“欧洲还有太多没名气的年轻学者——可能是在小学院教书的讲师,或是刚拿到学位、没找到象样职位的研究者。他们会闻风而来,想借着大会见一见威廉?汤姆森、亨利?勒尼奥这些大佬,盼着能得到赏识,获得机会。”
雅典大学校长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陛下是说,这些年轻学者……”
“他们才是希腊现在最需要的人。”康斯坦丁语气笃定,“希腊缺人才啊!雅典大学的物理课,连个能讲透经典力学的教授都凑不齐;冶铁厂的工程师,只会最基础的锻铁技术,稍微复杂的设备维护都得请外国人。那些顶尖学者,就算来了,也不可能留在希腊。但这些没名气的年轻人不一样,他们有才华,缺的是机会和平台。”
王室顾问若有所思:“陛下是想在大会上筛选这些人,邀请他们来希腊任职?”
“没错。”康斯坦丁点头,“大会要专门设一个‘青年学者论坛’,让这些年轻人也能上台分享研究。我们安排雅典大学的教授、工厂的总工程师去听,要是发现有懂物理、数学、工程学的人才,会后就主动接触。我们可以给他们雅典大学的教职,或者冶铁厂、码头的技术职位,薪资比他们在欧洲能拿到的高两成,再提供住房补贴。就算他们暂时不想留下,也可以签短期合同,让他们来希腊做半年或一年的技术指导。”
“可这样一来,又要多一笔开支……”财政顾问小声说。
“这笔钱花得值。”康斯坦丁语气坚定,“一个能讲电磁学的讲师,能帮雅典大学培养出几十上百个懂科学的学生;一个会维护炼铁炉的工程师,能让我们的冶铁厂产能提高一成。这些收益,可不是用几英镑能衡量的。而且,等这些年轻人在希腊做出成绩,未来还会吸引更多欧洲学者来。能将希腊尊重学者、是科学中心的名声传出去,这可是个良性循环。”
雅典大学校长面露喜色:“陛下这个想法太周全了!而且我们可以提前在欧洲的学术刊物上发公告,说大会设‘青年学者名额’,免注册费,还为优秀者提供小额交通补贴。”
“就这么办。”康斯坦丁颔首,“另外,关于学者授课的事,也可以调整。若顶尖学者愿意开讲座,我们全力配合;若年轻学者想在雅典大学做短期授课,我们也欢迎,给他们按课时付报酬。既不勉强别人,也能让这些年轻人多了解希腊。”
他重新拿起笔,在地图上圈出雅典卫城附近的地块:“大会主会场按原计划建,再在旁边设两个小会场,一个给青年学者论坛,一个用来做技术交流。”
顿了顿,接着说道:“我计划将议程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顶尖学者们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学术成果展示,允许有限规模的旁观;第二部分是青年学者分享,任何有见解的年轻人都可以参与,只要不破坏秩序即可;第三部分则是发明成果展示,任何有创意的科技产品都可以参加,鼓励创新发明。晚上要么办学术晚宴,要么组织技术对接会,目的就是让希腊的企业家、工程师和这些年轻学者多聊聊,看看能不能达成合作。”
“陛下,晚宴上要不要安排展示希腊的手工艺品与农产品?让学者们多了解希腊的物产。”王室顾问补充道。
“可以,但不要刻意推销。”康斯坦丁摆摆手,“重点是学术交流与人脉搭建,让学者们觉得来雅典是为了探讨科学,而不是帮我们做宣传。等他们对希腊有了好感,未来自然会愿意为我们引荐资源。”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另外,还要创办《希腊学术评论》期刊,收录大会的论文,定期向欧洲各国的科学院寄送。让希腊的学术声音持续传出去,而不是开完大会就没了动静。”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议事厅里的氛围从最初的疑虑变成了振奋。
康斯坦丁看着眼前的规划图,心里清楚,这场学术大会不仅能提升希腊的国际声望,更是为工业化铺路,顶尖学者带来名气与技术思路,年轻学者填补人才缺口,国际关注带来潜在投资,每一环都缺一不可。
当天傍晚,康斯坦丁独自留在议事厅,思考未来的学术交流大会的具体细节时,正想着下一步要敲定青年学者论坛的具体流程,门外突然传来内侍官急促的声音:“陛下,安……奥利菲斯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