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厅的圆形会议厅内,三十多位学者、官僚围坐成圈。康斯坦丁推门而入时,学者们起身向国王致敬,几位身着制服的官僚还行了标准的鞠躬礼。
他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坐下,直奔主题:“今天召集各位,是为商讨希腊的‘文艺复兴’计划。这计划分三个方面:规范简化希腊语、翻译外国着作、复兴东罗马古文化并改良。”
一位年长的语言学者扶了扶眼镜,率先开口:“陛下,关于语言改革,您说要整理民间简化版本,又说不能完全照搬,这其中的尺度该如何把握?”
康斯坦丁尚未作答,财政大臣乔治奥斯已翻开笔记本:“陛下,尺度问题不仅是学术问题,更是行政问题。若要整理各地民间版本,需派人下乡搜集,这涉及差旅费、抄写员薪酬,恐怕得压缩其他开支才能匀出这笔钱。”
“钱的事我来解决。”康斯坦丁看向内政大臣,“安东尼奥,你安排各省民政官配合学者下乡,让他们带着士兵保护安全,顺便登记方言分布情况,也算为人口普查做准备。”
回到语言学者的问题,康斯坦丁答道:“现存的官方希腊语过于复杂,民间简化版本虽有可取之处,但地方性太强,若全按民间的来,各地沟通还是会有障碍。所以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民族特色,剔除可能造成分裂的元素,规范语法,让大家都能轻松学会。”
另一位学者问道:“那‘单音符号制’具体该如何推行?会不会引起老派学者的反对?”
教育大臣帕帕多普洛斯放下钢笔:“陛下,老派学者大多在教会学校任职,若他们抵制,恐怕会影响基础教育。不如由教育部牵头,先在公立学校试点,编新课本时附上符号对照表,让教师们先学会。”
“推行过程中肯定会有阻力,但必须坚持。”康斯坦丁语气坚定,“这能大大降低书写难度,让更多人能写字读书。至于老派学者,我们可以多做沟通,让他们明白这是为了希腊的未来。”
这时,研究移民文化的学者开口:“陛下,小亚细亚的希腊移民常用一些土耳其词汇,若是强硬去除,恐怕会造成文化割裂。我觉得可以将这些词汇进行希腊化处理,既保留他们的文化记忆,又能融入新的语言体系。”
康斯坦丁点头:“你说得有道理,就按这个思路来。语言是为了连接民众,不是为了制造隔阂。”
突然有位学者提议:“陛下,不如学习法国设立语言罪,对那些不遵守新语言规范的人加以惩罚,这样改革推行会更快。”
司法大臣立即反对:“陛下不可!法国大革命时期设立的语言罪完全没有起到正音的效果,反而激起了民众的逆反心理。真要定罪,监狱会塞满农民和渔夫,到时候怕是要出乱子。”
康斯坦丁立刻摇头:“绝对不行。语言改革是为了助力复兴,不是为了搞出什么纯正语。设立语言罪会割裂底层民众,导致民众产生逆反心理,我们可以设立专门机构教导大家,但不能因此定罪。”
讨论完语言改革,众人把目光转向翻译工作。翻译领域学者伊莱亚斯率先发问:“陛下,成立专门的翻译机构很有必要,但科学着作的术语翻译太难。比如牛顿的‘万有引力’,若仅按字面直译,民众难以理解。是否可结合希腊现有词汇创造新表达,既保留原意又贴合本土语言习惯?”
“正是如此。”康斯坦丁接过话头,“翻译时不能简单音译,要结合现有词汇,避免大量生造词。以匈牙利为例,马加什一世推动翻译希腊罗马典籍,让拉丁语着作本土化,佩奇大学因此成了东欧学术中心。我们也要效仿,为希腊语增加活力。优先领域包括从普鲁士译入军事科技着作,以及牛顿等科学家的自然科学着作,将其中的科学用语本土化、规范化。文学着作则选择性翻译,主要翻译有助于民族觉醒的作品和一些古典作品。”
陆军大臣阿纳斯塔修斯前倾身体:“陛下,军事着作翻译能不能优先炮兵手册?去年从普鲁士买的加农炮,炮手看不懂说明书,炸膛伤了三个人。”
“可以。”康斯坦丁看向伊莱亚斯,“让翻译院先抽三个人专攻军事术语,下个月就得拿出炮兵手册的译本。”
一位文学学者问道:“陛下,除了翻译外国着作,我们自己的古典文学作品该如何处理?像《荷马史诗》,很多民众都不太了解了。”
康斯坦丁:“这正是我要说的第三部分。我们要把古典希腊文学作品翻新,赋予它们新的活力。就说《荷马史诗》,可以用新规范的希腊语重新编写,语言更通俗,再添加一些能激发民族自豪感的解读,让更多人知道这些作品,了解我们希腊文化的璀灿。”
另一位学者补充道:“陛下说得对,还可以把这些翻新后的作品编成课本,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没错。”
康斯坦丁点头赞同,“不仅是《荷马史诗》,其他的古典作品也照此办理。这既能传承文化,又能增强民族凝聚力,为我们的复兴打下文化根基。”
待讨论告一段落,康斯坦丁站起身:“为推进这项计划,我宣布成立三个临时部门。语言改革委员会,负责希腊语的规范与简化工作;翻译研究院,专门统筹各类着作的翻译事宜;文化复兴委员会,主管古典作品翻新与东罗马文化复兴。这三个统一由教育部管理,”
他望向教育部长点了点头,“这项‘文艺复兴’计划的前置工作,预计用 5年时间完成,希望各部门各司其职,早日见成效。”学者们起身领命,官僚们也纷纷合上笔记本,会议厅内响起整齐的应答声。
散会后,财政大臣追上来:“陛下,三个部门的预算……”
“先从财政部申请。”康斯坦丁头也不回,“至于空缺怎么补,我会想办法的。”
回到王宫时,内侍匆匆上前:“陛下,伦敦来的消息,英国王室已备好订婚事宜,请您即刻启程赴约。”
康斯坦丁接过从伦敦发来的信件。他拆开看了两眼,递给内侍:“准备船只,安排好行程。”
三日后,雅典港的码头上,船只鸣响汽笛,缓缓驶入爱琴海。
两周后,泰晤士河的入海口,一艘轮船正缓缓靠岸。康斯坦丁站在甲板上,望着远处英国的海岸线,身后的侍从正为他整理衣物。
“陛下,我们到英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