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 第117章 大房老太太偶感风寒!

第117章 大房老太太偶感风寒!(1 / 1)

第117章 大房老太太偶感风寒!

雪粒飘飘,绵密成席,风卷掠过青瓦,檐角垂冰凝锥。

安抚司。

江昭负手而立,向外眺望。

渐渐有脚步声响起。

“大人。”

赵策英、赵仲、赵世程、赵士翊、赵士骞五人齐至,一齐拱手一礼。

经过几年的相处,几人都了解了不少关于江昭的事情,也有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位一等一的忠臣、能臣、贤臣!

既可出谋划策,布局天下,解决立储难题。

亦可果决出兵,开疆拓土,安抚异族。

甚至,亦可执政治理,屯田开荒,实现边军七八成的粮草自理,为一方柱石。

这样的人物,上可无愧君王,下可安定黎民,绝对是史书上都难以找寻的名臣!

江昭回首,拱手回了一礼。

自从熙河政局步入了正轨,他就向几位宗室投入了更多的关注。

考虑到秘密立储的缘故,他并未厚此薄彼。

无论是英气勃发的赵策英,亦或是难以受到士卒爱戴的赵仲、蠢笨的赵世程,乃至于平庸无能的赵士翊、赵士骞两人,他都给予了不低的关注。

偶尔,几人有难题疑惑,他也会一一解答。

特别是赵策英,这的确是一位心存莫大魄力的宗室。

既有改革弊政的魄力,也有开疆拓土的决心。

相比起馀下的四人,赵策英的认知水平要高上不止一筹,心中疑惑也要难上不少。

为赵策英解惑,往往都得从大局观上出发,以两京一十四路为布局,向他解答开疆拓土都有什么困难、改革弊政都有什么影响。

不过,解答疑惑归解答疑惑。

江昭并不好为人师!

相较而言,更多的是以探讨为主,而非单纯的灌输知识。

“唉!”

江昭轻声一叹,罢了罢手:“几位公子,入司衙一叙。”

几人相继入内,分左右入座,自有小吏奉上茶水。

“大人为何叹气?”赵策英抿了一口热茶,疑惑道。

江昭缓步走到主位,面露追忆之色。

“昔年,本官初入熙河路,开疆拓土。”

江昭一叹,摇了摇头:“一转眼,已是五年之久。”

“世人皆道,若有君王开疆拓土,实现大一统,可位比汉高祖、唐太宗。一干臣子,亦可为青史留名之名臣,享世代传颂。”

“可知道是一回事,有可能做到又是一回事。不知此生,能否真的望见那一幕。”

说着,江昭拾起一封密信,罢手道:“无非些许喟叹,不值一提。”

几位宗室了然,都不乏神往之色。

千古一帝!

江昭为臣,志在成为青史名臣。

他们为宗室,自是志在成为千古一帝。

赵策英不必多说,本就是胸怀气魄,英气勃发之人。

馀下几人,固然能力不行,但也不影响他们心存畅想。

历朝历代,但凡是有点志向的皇帝,无一例外,都想成为千古一帝。

不过,究竟怎么成为,却是让人没有头绪。

而相比起过往的朝代,大周皇帝要想成为千古一帝,无疑是非常明朗。

实现大一统!

一旦实现大一统,超宗越祖毫无压力,千古一帝也定然囊中之物。

当然,相比起畅享,几人还面临一道难题——怎么成皇帝!

这一道难题,让几人心中的畅想变薄了不少。

不过,有朝一日,要是几人登基,心中的畅想自会越来越强。

江昭起身,手中密信传了下去:“官家钦点,令我入京为官,几位公子也得就此入京。”

密信传出,几人相继观望,面露了然之色。

怪不得江昭心中喟叹。

此次入京,要想入边开疆拓土,还真就不知是何年何月。

不过,入京?

几人面色各异。

入京,也就意味着考验结束。

而考验,影响皇储之位!

“这,不知何时入京?”兖王之子赵士翊出声问道。

他的父亲兖王贤名远扬,本就是最有希望继承皇位的两位之一。

此次,入边疆承受考验,他并未犯过什么错,这就已经非常不错。

总体而言,父亲兖王还是非常有优势的。

“一月末吧。”江昭回应道:“近来,底下人还得撰写一些关于政绩、功绩的文书,一道带入汴京。”

五位宗室了然,齐齐点头。

江府。

炉火旺烧,烹茶煮酒。

江昭手持书籍,不时沉吟一二。

盛华兰、盛淑兰二女,手上都端着红枣、梨、蜂蜜煮成的梨汤,不时抿上一两口。

天寒地冻,烤着炉火,饮上一杯梨汤,就可让身子暖起来。

江怀瑾、江珩两人皆着棉袍,手上握着些许糕点,不时跑来跑去,或是依偎在生母怀中。

“主母。”一声轻唤,盛华兰的贴身丫鬟彩簪轻步入内,手持一封书信,一齐呈了过去。

盛华兰一诧,梨汤递给丫鬟,读起了书信。

“恩?”

盛华兰读了一会儿,面色微变。

“怎么了?”盛淑兰挖了一口梨肉,轻声问道。

盛华兰无声摇了摇头,手中书信递了过去。

盛淑兰一读,面色霎时一变,眼框红了起来。

江昭微微侧目,望向妻子。

“大房老太太染上了风寒。”盛华兰解释道。

盛氏一族,分为两脉。

一脉传承自二房的探花郎盛老太爷,也即盛纮一脉。

自盛纮考上进士,这一脉就彻底从政,发展仕途。

一脉传承自大房的老太爷,也即盛维一脉。

盛维一脉,一向是经商。

大房、二房,一脉经商,一脉从政,钱可通政,政可护商,一向是共同进退。

大房的老太太,也即盛淑兰的祖母。

此前,盛华兰的十里红妆,就有不少是大房出力。

六七十岁的老太太,染上了风寒,要是能治好,那自然最天大的幸事。

要是治不好,顶天也就撑个一年半载。

江昭一叹:“让人持我名帖入京,烦请赵太医入宥阳一观吧。”

最近,他得准备入京的事宜。

一旦入京,就得向官家述职。

治政、边防、屯田、赋税、民族融合

方方面面,他都得注重,实在没有去往宥阳的精力。

届时,他得与五位宗室、一干韩系官员一道入京。

堂堂三品大员,断然不可能为了探望商贾,特意改道。

“谢过夫君。”盛淑兰擦了擦眼框,一举一动甚是纤弱,惹人怜惜。

既是有御医诊断,那便是“尽人事,听天命”。

实话实说,六七十岁的老太太,要治好是真心太难。

让御医去一次,也无非是“尽人事”,图个心安。

江昭起身,抚了抚佳人的头,负手望向飘雪。

祖父,也七十有四了啊!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CS:坏了,真让他成Goat了 你不准玩宝可梦! 卡牌战棋:词条从无头骑士开始 我的世界:你说你懂空岛生存? 穿越后游戏还有一年才开服? 王熙凤给林妹妹做娘? 奇幻领主:这群玩家来自地球 钻石王牌之璀璨未来 量子游戏没有爱 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