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琐事(1 / 1)

得了口信,两人隔日就来了县里干活。

宋家小吃店铺规模适中,宋学名和他娘子以及宋榆娘和二丫在后厨忙活。

宋虎负责收银,宋学名的弟弟负责跑堂,宋柱平日负责进货。

不进货的时候负责一块收银,一人跑堂不过来就去跑堂。

李翠翠老两口平日都在乡下和大丫以及陈小珍,陈玉莹在家,偶尔会到县里去。

陈玉莹平日除了在乡下家里绣花,就是负责陪同老两口出门。

昨日生意红火时,几人恰好过去,这才上手帮忙,店里才勉强忙过来。

宋行远已经去了李夫子的私塾读书,因着宋溪的关系,是破例进去的

县里小吃店的二楼分成了好几间房,宋行远一人住一间。

宋微仪和李秀娘住一间,宋学名的弟弟住一间。

其馀人都会在闭店时坐在宋家的牛车回去,不放心家里的老小。

宋村长的两个孙子来了以后,很快上手,两人踏实能干。店里的活这下不但忙得过来,还能得不少清闲。

之前宋家开店低估了日流量,头一回没啥经验。

每个人都忙了几日累的够呛,其中跑堂的宋习名最有感悟。

宋村长的两个孙子来了以后一人负责跑堂,一人负责后厨。

厨房四人还有些忙不过来。

宋家小吃,从早辰时开到酉时,饭点时较为忙碌。平常时候来买的人较少,多是一些商户人家吃着午茶。

后厨多加了一人,顿时就能忙活过来。

几人里宋学名的工钱最高,他是店里厨子,又与宋家关系匪浅。

这店开起来有他的不少功劳,宋家人记着他的好,店里赚的钱给他一成。

平日里再给五百文月钱做保障,一月下来,宋学名赚的比在府城扛大包还多。

最要紧的是没有多少住房和吃食开销。

往年宋学名刚去府城,因着是假路引,不敢进府,都是在城门找个地方窝着。

这扛大包不是个人轻松活,伤身体。

本地府城人不是活不下去了都不会去做,身体好一些的汉子做个三年五年身子就垮了。

宋学名算是顶顶结实了,他也不会一直埋头干,这些年也伤了身子。

如今这样,能在亲人身边,还能赚这么多。宋学名这辈子最不后悔的就是那日答应村长陪着三位叔叔去往府城,不然哪有今日。

宋家的小吃店吃食新鲜,加之名头亮,味道也不错。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

店铺所在的地段可以说人人都能吃的起。

平日里,小孩都能带着铜钱来吃。

刨去成本和人工,一个下来能赚十至十五两。

不过除了刚开业那月有十五两,平常月都是十一至十二两的纯利润。

宋家请的人工每月支出就要二两银子左右,原料便宜一些,村里有的就找村里。

村里没有的,他们现在就在路子买,回头自个种。

这店里赚的银子算是宋家目前最大的营生。

店里忙,家里的草药又不能空。

肥皂已经没有多少利润。

本就因着样式好赚了一些新鲜钱,如今每个月只能赚几百文。

市面上仿品不知多少,别家更便宜一些,自然少了人买。

宋家便将方子卖给了一直合作的孙家,得了二两银子。

草药平日就让村里头关系好的人家采,回头让家里的陈小珍和大丫一块收拾,能忙得过来。

这年头好,生病的人少,这草药的供量也就少了。

老两口在家就做做轻便的家务活,地也给了村里条件不好的人家种。

他宋家的地可是香饽饽,不要上税。

这种的粮食五五分成,少了那税的钱,可是能多不知多少口粮。

宋家三十二亩田,其中十七亩是宋大山从老宋家分家得来的。

后来的十五亩有五亩是宋大山年轻时候开垦出来的,还有十亩是家里赚钱以后做的梯田。

宋溪原以为这地区没有梯田,后来读书才知是有的,只是不知为何还未传到宋家村这边。

不过在新县令上任后,梯田陆续出现,因此耕田也多了许多。

三十多亩免税田,除了一小亩草药田,别的都让给了村里种。

宋大山种了一辈子的地,老了也舍不得地里的伙计。

这是他谋生了半辈子的家伙事,便留下来这一块田,左右能忙活过来。

平日下地周围也有不少村里人看着,不怕出事。

馀下地免税田,有十八亩。

老村长将这分了十亩给族田,馀下的八亩他也没有私藏,各分了两亩给村里条件不好的人家。

自家没有留下一亩田。

宋家村大部分人家条件都还成,有一些是家里人丁单薄,没有几个男丁顶家。

还有一些就是生的太多,在家里地都不够干的,劳动力过剩。

又没有别的活路,一家子都跟着饿肚子。

宋家村部分人家得了宋家的好,自然对宋家感恩戴德。

平日里有一些人家见不得好,说酸话,他们要么骂,要么去告村长。

宋村长对宋家很看重,或者说对宋溪很看重。

他不允许村里任何人说宋家的不好,也不准宋家村人仗着宋溪的名头去外面生事。

发现了就是除族,没得商量。

久而久之,再没人敢面上说宋家不好。聪明人还是更多,他们都知道一个道理。

宋家发家了,作为九族之内的亲戚,他们都能沾光。

就好比说宋家新开的小吃店,听说开店工钱都有三百文,可叫他们羡慕。

都有些后悔从前怎么没有和宋家人打好关系,不然这机会可不就落头上了。

不过他们再羡慕,想到宋家还有两门五服之内的亲戚也没有讨到好处就舒服多了,还有些幸灾乐祸。

宋家三兄弟,如今走了一个,还有一个宋大河。

宋大河此时肯定比他们这些人还要懊悔。

显然,这是事实。

宋大河如今已经将气都撒在了宋曹氏身上,他一想到这婆娘为了那碗肉害的他与三弟关系破裂就恨得牙痒痒。

两人这几年修复关系不成,没少为了这事干架。

宋曹氏不象宋李氏,泼辣不分对象,谁都别想从她这里占到便宜。

宋家二房鸡飞狗跳,他们不敢去宋家前面闹,只能窝里横。

宋曹氏和宋大河惯是会好吃懒做的,家里大的几个一长大,娶了媳妇后他们就不干活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我靠食谱当上女宰相 红楼:退婚秦可卿?反手截胡贾珍 穿越大秦,我手机也跟过来了? 都快打进京城了,你说要撤军?! 假太监:从攻略皇后开始制霸天下 综影视:男色倾城 开局为绝美师尊解毒,觉醒圣体 开局被卖,我在王府开启逆袭之路 五零:回儿时,夺宝改命 修仙:从提桶跑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