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班,刘卫明没急着回家,来到弄堂口的利民小卖部,母亲正守在店里,他就问:“妈,今天卖的怎么样?”
母亲笑道:“小孩一般要放学才来买。”
刘卫明点点头,索性站在店口打量着,这是他小时候最喜欢玩耍的地方,分别亲切。
在上海,小卖部也常被称为烟纸店,因为入口往往会摆一个半人高的玻璃柜,主要展示香烟,包括“勇士”“劳动”“飞马”“大前门”等牌子,花花绿绿特别醒目,客人可以论包买,还可以一根几根单买。
柜台上还会摆一个大大的玻璃瓶,装满了各种零食,比如糖果、饼干、山楂片等,还有鱼皮花生、五香豆、盐津枣,这些事先会包成小三角包,五分、一毛一包。
小卖部里面的布局相当紧凑,只在右侧有一条窄窄的过道,其馀地方是立式玻璃柜和钉在墙上的搁板,货物分类摆放着。
生活用品挺齐全,比如毛巾、香皂、牙膏、牙刷、针线、纽扣、松紧带、顶针箍、小剪刀、洋蜡烛、火柴、木梳、鞋带、凡士林、生发油等。
学习用品包括铅笔、卷笔刀、三角尺、写字簿、毛笔、砚台、墨水等,还会出售台球、毽子、象棋、跳棋、军棋等。
根据时令不同,货品也会调整,夏天会卖冰棍,装在竹外壳的宽口保温瓶里,春节还会有红枣、金针菇、木耳、糖年糕等年货供应。
总之就是一个五脏俱全的杂货店,货物是最便宜最基本的民生所需,每家小卖部没有太大区别。
王淑兰慈爱的望着大儿子,习惯性的问道:“阿大,要不要吃五香豆?你小时候最喜欢吃了。”
母亲脾气很好,说话细声细气的,刘卫明一下子找到了小时候的感觉,每次跑到小卖部玩,她都会这样亲切的问一句。
那时候经济条件更差,刘卫明往往就会摊开手,让妈妈在掌心放上一两粒五香豆,回想起来,至今还是满口馀香。
刘卫明此时再听到妈妈柔柔的声音,顿时有无限回忆涌上心头,此时的妈妈还未老去,真好啊!
他象小时候一样,摊开掌心:“我想吃。”
王淑兰眉开眼笑,打开大玻璃瓶盖取了一包递过去,说道:“这是今天刚进的,又脆又香。”
刘卫明从兜里取出一枚5分硬币放在柜台上,打开三角包捏了一枚五香豆放进嘴里,果然是刚炒制出来的脆感。
他吃的不是零食,是满满的回忆,越嚼越香!
他轻声说:“妈,你也吃。”
王淑兰看着递过来的三角包,脸上笑容如花,儿子真是长大了,忍不住接了一枚,母子对视而笑。
学生们放学比上班族更早些,但往往会在学校玩一阵子,此时终于三五成群归巢了,女孩子喜欢手拉手并排走在一起,嘻嘻的说小话,走路一蹦一跳的。
男孩子就不老实了,如同鱼群一般追逐打闹,书包不好好背,有的挂在脖子上,在胸前一晃一晃的,有的书包在背后,书包带却要顶在额头上,还有的会咬着书包带摇摇晃晃走路,反正是如何搞怪如何来。
路过小卖部的时候都会停下脚步,围着玻璃柜子看,大多数只是眼馋看一会,只有极少数会买些零食,比如几个女孩子就买了一个长条泡泡糖,掰成几段分着吃。
王淑兰为了帮家里卖画片,在店门上方拉了一根绳子,用夹子把《黑猫警长》画片夹在最醒目的地方。
学生们的目光立马被吸引了,就连女孩子也会驻足看一会,议论着画片里是哪个剧情,男孩子更是馋的双脚走不动,终于有人掏出一分硬币,叫道:“嬢嬢(阿姨),我买一张!”
王淑兰便笑眯眯的问:“你要哪一张啊。”
小孩纠结了半天,拿手一指:“黑猫警长,拿枪的那张。”
王淑兰就把画片取下来,画片上是打着细孔的,将这一小张轻轻拆了出来,小孩小心捧在手里打量,立马有一群孩子围了过来,不断拿手摸着。
对孩子们来说,小小画片就是一个新奇的世界,如同珍宝一般。
刘卫明微笑看着他们,插话道:“我觉得‘一只耳’也很好看啊,为什么不买那个?”
“那是大坏蛋,以为我不知道啊!”
有的就问:“为什么没有食猴鹰?我觉得食猴鹰最厉害了。”
刘卫明点点头,这部动画的国民度实在太高了,每一个卡通形象都被孩子们记牢了。
他印象最深的是吃新郎的螳螂新娘,当年很多小孩看到这一幕简直惊呆了,世上还有这样神奇的动物习性!只是这个时候还没有问世。
那个买了小画片的孩子被同伴们围着没法走了,一定要拿在手上观看,恨不得自己也有一张!
有个孩子就说了:“来来,我们玩一会拍画片!”这明显是想把新画片赢过来啊。
买画片的孩子赶紧捏紧,说道:“不玩,不玩。”
说话的孩子就从兜里取出两大叠画片,还用皮箸扎著,这位显然是拍画片高手,他把画片散开铺在地上,嚷道:“随你挑,赢了就归你!”
刚买了画片的小孩还是有些不舍得,又被地上这么多画片吸引了,终于说道:“三次,三次算一次!”
他的意思是黑猫警长的画片价值更高,又是崭新的,要一张抵三张。
这个交换比是有些夸张了,周边小孩就笑他小气,倒是那个画片小高手纠结了一会,眼看对方想溜,连忙说:“行,三张换一张!”
刘卫明笑盈盈看着一帮小子跑到梧桐树下,开始了拍画片游戏。
这个游戏的玩法有很多,比较直截了当的是将小画片倒扣在地上,另一人拿一张画片去拍,通过巧力将倒扣的画片翻转过来就算赢。
参与游戏的小伙伴一人一次轮流来,先后顺序以剪刀石头布决定,还有的玩法是在用手掌拍击地面,不能接触到画片,通过空气振动将画片翻转过来,也有的是用手在空中扇风。
两个小孩采取的是用一张画片拍打另一张的玩法,玩起来那叫一个大呼小叫,围观的孩子比他们还激动。
放学的孩子越来越多,看到这一场热闹都围了过来,直接将弄堂口给堵住了,上班的大人们没法走路了,“小赤佬小赤佬”的叫骂着驱赶着,小伙伴们怎么舍得走,往往让出一条缝,然后又堵上了。
这个场面极有市井气,终于在那个新买画片小孩的一声哭中结束了。
他把“黑猫警长”输出去了,手里只赢了两张破破烂烂的旧画片,在他看来输的好惨啊!
由此来看,画片在孩子心目也有价值区别的,新的比旧的好,热门的精致的价值还要更高,刘卫明制作的显然属于这个时段的画片“明星”了。
好些孩子看着眼热,纷纷跑到小卖部去买,销量在这个时候一下达到峰值。
其中一个胖胖的小男孩挤的最起劲,豪气的大叫:“我买一大版!”
这男孩长得比较有特点,眯缝眼,偏偏眼距较宽,眉毛一挑一挑动着,咧着的大板牙特别醒目。
在刘卫明眼里,男孩的模样就是小孩版的喜剧演员魏翔,不说百分百相似,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王淑兰笑眯眯道:“是大根啊,你又要买这么多?”
男孩正是张家独苗张大根,用力点点头:“恩嗯,赶紧拿给我。”
刘卫明就问他:“听说你昨天刚买了一版,今天怎么还买?”
张大根看他就象看大傻子似的,说:“一张换三张,为什么不买?”
周围的孩子们也纷纷向刘卫明投来傻子般的眼神,在孩子们眼里画片相当于流通“货币”,此时的“黑猫警长”系列画片就是高价“货币”,不买才是傻子。
刘卫明被一帮小家伙鄙视了,就说:“涨价了,一版2毛5。”
张大根不干了:“昨天还是2毛!”他昨天是因为自己喜欢才买的,今天再买就是看中了其中的高价值。
王淑兰笑道:“好好,还是2毛。”
小家伙们纷纷抢购,买到手翻来复去看,连家也不回了,就地赌起画片,这玩意容易上瘾,有一张就想两张,有多张就想凑齐一个系列。
刘卫明站在边上很开心的看着,在孩子们拍打画片的过程中,一股小旋风正在慢慢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