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刘卫明醒来,看看对面的老三还在呼呼大睡,老二却一直没有回来,火车站越是夜里越有私活,既辛苦又有风险,他不能让老二继续干这个了。
晨光下的里弄如同苏醒一般,邻里间相互问候、用水、生火,说话声嘈嘈喳喳,人间烟火气于此间升腾不息。
刘卫明倾听,微笑,一跃而起,融入市井。
空间实在太窄,洗漱就和打仗一般,一家人终于聚在一起吃早饭。
早上时间紧张,上海人家往往会将隔夜剩饭加水煮开,称为“泡饭”。
刘家吃的就是这个,另外有一碟切丝的大头菜,唯一特别的是有一枚煎鸡蛋,专门摆在刘卫明面前给他吃的。
一家人都认为理所当然,老大是家里的主要劳力就该吃好喝好,人口多的家庭往往会这样,十根手指头还不一样呢。
刘卫明两世为人,感触已经完全不同了,他把煎蛋夹到小妹刘卫红碗里:“你正在长身体,不能没有营养。”
家人们有些诧异的望着他,父母流露出欣慰的表情,阿大仿佛一夜之间懂事了。
小妹也很懂事,夹了一半放在三哥刘卫华碗里:“高中更需要营养。”
刘卫明暗暗点头,从前世来看,四兄妹的境遇不同,要说最苦还是二弟,也和他最亲近。
三弟和小妹后来都考上了大学,小妹很要强也顾家,三弟就不一样了,娶了个强势老婆被管得死死的,按上海话就是“老婆奴”“怕太太”,和家里联系越来越少。
不管怎么说,既然重生了就不能让家人再受苦,刘卫明匆匆吃完饭,赶往美影厂实施自己的计划。
奶奶特意跟着他来到楼下,她还在为煎蛋的事有些不高兴,嘴里碎碎念着:“阿大啊,你上班怎么能吃不好,以后不准让了!”
刘卫明有些心酸,奶奶对他的好就是这样不加掩饰,便笑道:“没事的,以后大家都能吃好喝好,嗯,还要住好!”
奶奶一下开心了:“阿大啊,我看你是要涨本事的样子,晚上奶奶给你煮毛豆吃!”
刘卫明进入厂区,没有去木偶车间,而是直奔动画车间。
因为美影厂实行“大车间制”,就连导演、编剧也归属不同车间,三个车间可视为三个分厂,这里面又有区别,动画车间的地位最高,工作环境也最好。
车间内部如果再细分的话,编、导属于主创团队,地位最高,接下来是技术骨干,然后是一般工人。
编、导一般都有自己的创作空间,不和厂房混同,比如动画车间就专门腾出一幢漂亮的老洋房给他们办公。
刘卫明走进这幢老洋房,创作需要安静,这里和厂房的热闹完全不同,大多数门户关闭着,少量半开的门里隐隐传出说话声。
刘卫明作为木偶制作师,属于技术骨干串行,不然真没多少机会来这样的地方。
他尽量将脚步放轻,来到二楼角落,这个局域阳光不太照得到,显得有些阴森。
他凑近一扇门,听了听,里面隐隐传来欢快的歌声:
“眼睛瞪得象铜铃
射出闪电般的精明
耳朵竖得象天线
听的一切可疑的声音……
啊哈啊啊哈啊黑猫警长!
歌声不大,却一下冲淡了阴暗的氛围,刘卫明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个声音:“谁啊,进来!”
刘卫明推门而入,看到一个中年男子坐在椅子上。
他大约50多岁,脸颊偏瘦,两侧头发有些长,垂了下来,颇有艺术气质。
他的打扮却洋气,穿着西装,一手拿着面包,一手拿着瓶装可乐,正在吃着,正对面有一台电视机,播放的正是《黑猫警长》。
刘卫明觉得这个场景十分有趣,面包可乐配动画,后世宅男的标配啊。
放在这个年代就相关突兀,但他不敢小视,人家可是着名动画导演、美术设计师,主导创作过《九色鹿》《黑猫警长》。
中年男子神情有些迟疑:“你是谁?我怎么看着有些眼熟?”
刘卫明赶紧说:“郎导好,我是木偶车间的技师刘卫明。”
郎导点点头:“这么说我就有印象了,最年轻的木偶制作师!”
他继续啃着面包,一边含糊说:“随便坐,让我先把早餐吃完。”
刘卫明把椅子拖到靠窗处坐下,不能挡着人家看动画啊。
郎导看了他一眼,继续自顾自享受着。
刘卫明躬敬坐着,郎导的经历颇有传奇色彩,父辈了得,他自小从战火中走过来,还是归国华侨,一身洋派习气。
要知道此时的可乐属于奢侈品,一般国产汽水只要一毛,玻璃瓶装可乐却需要四毛五,还要外汇券。
郎导的性子在厂里也是出名的,比较情绪化,有的时候很高亢有的时候很低落,可以说是童心未泯的老小孩,但在为人处事上就不好评价了,反正大家是不太敢接近的。
人家的艺术追求也与众不同,特别喜欢科幻,所以才能创作出动画片《黑猫警长》。
郎导吃完面包,喝掉最后一口可乐,拿手帕擦擦嘴:“找我有事吗?”
刘卫明赶紧站起来,从兜里掏出画纸:“郎导,我特别喜欢《黑猫警长》,专门画了一幅想请您帮忙指教指教。”
郎导接过来没看,先来了一句:“就为了这事?”
刘卫明连连点头:“我对这部动画太喜欢了,想多学习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做木偶的玩起绘画来了?你是想叛逃到我们这边?”
刘卫明一下被噎住了,就你这说话方式,难怪大家都不太跟你玩!
他笑道:“如果有机会参与《黑猫警长》后面剧集的制作,我当然是很愿意的。”
郎导摇摇头,扔下一句话:“想的倒美!”
刘卫明又被噎了一下,就听对方生气的说:“这部动画停了,厂里不支持,停了!”
刘卫明轻出一口气,还好他不是针对自己,连忙说:“这部动画很受孩子喜爱啊,只要一有播放,我住的里弄根本见不着孩子在外面玩耍。”
这并不夸张,《黑猫警长》在此时代属于天花板级的国民动画!
郎导脸上露出一丝微笑,紧接着情绪变得低落:“厂里不支持,不给钱不给人,我有什么办法!”
这件事人尽皆知,动画项目一般都是厂里拿到指标后分配给导演,属于计划排产,《黑猫警长》的创意上报后没有得到支持,是郎导自己一腔热情鼓捣出来的。
他没有人手就自己改编剧本、设计场景,抓了一帮刚入厂的年轻人花了10个月时间搞出了2集,根本就是计划外项目!
内部放映的时候,认为打打杀杀不符合传统美学,也没有什么艺术性,后续创作被喊停了。
这一停就是一年多,后来是电影局的领导发现这部动画片很受孩子欢迎,才有了后面3集的创作。
这部动画片的命运确实不好,第5集播出后又陷入了纠纷,打响了上海首例着作权纠纷案,因为动画片是改编自小说,让原着作者告上法庭了。
《黑猫警长》起步不顺,又连续遇上两次大挫折,陷入其中是相当受困扰的,郎导又比较情绪化,索性就不干了。
这些事具有很强的时代印记,用后世的眼光来看,挫折是可以转化为机遇的,比如索性借着纠纷案将版权确定下来,便是一个极具商业开发价值的ip,不应该赌气停下来。
处于时代潮浪中的人们无法看透这些,刘卫明重生而来,自然要利用这些具有极大价值的信息差!
围绕着《黑猫警长》的种种事件大部分还没有发生,他介入的时机还早,最迫切的是先挖到第一桶金再说!
刘卫明昨天想了许久,终于想到一个不需要多少本钱,又和动画密切关联的快速赚钱捷径:画片。
拍画片,盛极一时的孩童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