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捐赠砚台与人脉(1 / 1)

季雅的美眸顿时亮了起来,望向张毅的目光更是崇拜,她手指轻轻点了点砚台边缘,

笑道:“哥哥,你真厉害。那咱们这回岂不是赚大了?要不要找个专家再鉴定一下?”

张毅摇摇头,目光仍停留在砚台的冰纹上:“暂时不用。这砚台的包浆和刻工都符合明代特征,篆印也做不了假。现在的问题是,该怎么处理它。”

他藏在心底没说出口的是,根据系统给出的鉴定,这块砚台是沉万三的随身物件,自然不会出错。

季雅歪着头看他:“哥哥是想要卖掉?”

“不一定。”张毅沉吟片刻,“沉万三的物件存世极少,这块砚台不仅有实用价值,

还有史料意义,得好好利用一下。”

这枚砚台若是单纯出售,或许能值三四十万,但对如今身家近两千万的他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他更看重的是其中蕴含的历史价值和人脉机遇。

季雅眨了眨眼,忽然笑道:“没想到哥哥还挺有情怀的嘛,我还以为你会立刻联系拍卖行呢。”

张毅也笑了,轻轻弹了下她的额头:“难道在你心里,我就是个见钱眼开的形象?商人重利,但也不能只盯着钱。”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有些东西的价值,远不止金钱能衡量。”

说着,他取出手机翻看通讯录。

上次司徒先生的助理临行前留下的人脉资源里,正好有位在姑苏政府担任副长官、分管文旅工作的苏姓领导。自己作为组织内新普成员,确实该去拜会这位前辈。

“喂,您好,苏长官。我是张毅,从陈助理那里得到您的联系方式。”

张毅语气躬敬而不失从容,“正好我人在姑苏,不知您是否有空,想来拜访您。”

“张毅?”电话那头的声音略显惊讶,随即热情起来,“我知道你,上次见到司徒先生时,他还对你称赞有加。我下午::

说起他现在所处的这个组织,其成员主要以归侨、侨眷和与海外有联系的代表性人土、专家学者、文化界人士组成。

这位苏姓副长官据说是一位高校学者转行从政,应该也是司徒先生在组织内的一系,

对自己这位大佬看中的后辈,态度也自然比较热切。

季雅双手不自觉地绞在一起,眼睛瞪得圆圆的。她看着张毅随手拨出的电话,心跳不自觉地加快,那可是副长官啊,放在她们特区,就相当于副司长一样的人物!

在她这样普通家庭长大的女孩眼里,这样级别的领导已经是妥妥的大人物了。

“恩好,那就晚上七点见。”张毅从容地挂断电话,转头就看见季雅正用近乎崇拜的眼神望着自己。

那双杏眼里闪铄的光芒,让他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在动物园见过的,盯着饲养员手里食物的小鹿。

“怎么?”张毅点了点她光洁的额头,故意逗她,“我脸上难道有花不成?”

季雅这才如梦初醒,红着脸摇头:“不是我就是没想到:”她声音越来越小,“你居然认识这么大的领导:”

张毅失笑道:“小傻瓜,这算什么。”他看了眼腕表,“趁白天还有时间,带你去拙政园转转?听说这个季节的荷花正好。”

“真的?”季雅眼睛一亮,随即又尤豫道,“可是你不是要准备晚上的会面”

“急什么。”张毅已经拿起外套,“时间还早的很,我可是听说姑苏这里的虾籽眷鱼堪称本地一绝::”

季雅顿时把担忧抛到九霄云外,雀跃地跟上他的脚步。

张毅看着身旁欢快的侧影,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这丫头,还真是容易满足。

接下来的时光里,两人的足迹从拙政园的曲径通幽,到留园的移步换景。

季雅头一次亲身见识到这样的中式园林景观,不时驻足在精致的漏窗花墙前,或是趴在栏杆上数池中的锦鲤。张毅则时而为她讲解园林造景的巧思,时而为她拍下一张张靓丽的照片。

正午时分,两人来到观前街的松鹤楼。这家与《天龙八部》中乔峰段誉结拜之地同名的老字号,朱漆门媚上悬挂着乾隆年间的老匾,透着岁月的厚重感。

“你知道吗?”张毅为季雅拉开雕花木椅,“这家店创建于乾隆年间,比美国建国还早呢。”

季雅小心翼翼地抚摸着桌上细腻的青花餐具,眼睛亮晶晶的:“那我们岂不是在吃历史?”

很快,一道道精致的苏帮菜陆续上桌。

松鼠瓣鱼金黄酥脆,浇上滚烫的糖醋汁时发出“滋滋”声响;响油鳝糊上桌后才淋上热油,蒜香四溢;苏式蟹黄捞面金黄透亮,每一根面条都裹着饱满的蟹黄;最特别的当属虾籽眷鱼,咸鲜的鱼片上铺满橘红色的虾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尝尝这个。”张毅夹起一块鱼放在季雅碗里,“要趁热吃才酥脆。”

季雅咬了一口,幸福得眯起眼睛。她突然想到什么,放下筷子问道:“对了,晚上见领导你要带着那块砚台去吗?”

张毅自然地拿起餐币,轻轻为她拭去嘴角沾着的糖醋汁:“不仅带砚台,还要带上某个小馋猫。”

看着季雅突然紧张的表情,他笑着补充:“放轻松,就是一次普通的私下拜访,不用太拘束。”

季雅笑容突然明媚起来,她原以为这样的场合,张毅不会带着自己,已经做好了独自留在酒店的打算。

没想到他居然会带着自己一同前往,这份被重视的感觉让她心里泛起一阵暖意。

季雅低头看了看自己简单的短款上衣加牛仔裤,总觉得这样的打扮太过随意。她咬了咬下唇,决定回酒店要好好打扮一番,这可是要见大人物呢,可不能给张毅丢脸。

不久后,张毅打量着身旁的丽人,心中感慨季雅不愧是天生的衣服架子,简约的黑色修身连衣裙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她窈窕的沙漏型身材。

傍晚六点五十分,两人准时出现在约定好的私人会客厅。这是一处隐藏在古巷深处的雅致院落,青砖黛瓦间透着浓浓的书卷气。季雅不自觉地挺直了腰背,跟在张毅身后走进内室。

会客厅里,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正在煮茶。见他们进来,立即起身相迎:“张先生,久仰了。”

“苏长官客气了。”张毅微笑着上前握手,随即侧身介绍道:“这位是季雅,我的朋友。”

季雅紧张地伸出手,又觉得不妥,改为微微鞠躬:“苏长官好。”

苏长官和蔼地笑了笑:“季小姐不必拘束,今天就是朋友间的茶叙。”他的目光落在张毅手中的锦盒上,眼中闪过一丝期待:“这就是电话里提到的那方砚台?”

张毅小心地将锦盒放在茶桌上,轻轻打开盒盖。

“正是,说来有趣的是。”他的声音带着几分笑意,“今早我们路过周庄一户老宅时,看见这砚台被主人拿来:”他故意顿了顿。

“拿来做什么?”苏长官好奇地前倾身子。

“压茶叶。”季雅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失态,慌忙掩口,耳尖泛起淡淡的红晕。

“哈哈哈!”苏长官抚掌大笑,眼角笑纹舒展开来,“当真是明珠暗投!”

他接过张毅递来的手套,小心翼翼地捧起砚台,“想那沉万三当年富可敌国,他的随身之物竟沦落至此:”

他的指尖抚过砚额处细若蚊足的篆印,又翻转到背面细辨《商训》残句。忽然,苏长官抬头问道:“张老弟,可否请人做个专业鉴定?”

“自然可以。”张毅点头回道。

苏长官取出手机拨了个号码,低声交代几句。

不出十分钟,一位鬓角微白的老者提着工具箱匆匆而入。季雅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苏长官早有准备。

“这位是姑苏博物馆的徐老。”苏长官介绍道。

徐老戴上老花镜,从绒布包中取出放大镜,俯身端详砚台。室内一时寂静,只听见窗外竹叶沙沙作响。

“了不得!”徐老突然直起身,声音发颤,“这冰纹,这包浆,还有这刻工:”他激动地指着砚台底部,“你们看这德为堤三字的笔势,与云南沉氏祠堂现存的手迹如出一辙!”

苏长官与张毅相视一笑,而季雅则睁大了眼晴。

“其实:”张毅轻抿一口茶,“我有个不情之请。这方砚台若能放在姑苏博物馆展出,或许比私人收藏更有意义。”

苏长官闻言,眼镜后的双眼一亮:“张老弟此言,正合我意!”他激动地放下茶杯,“我们正在筹备江南商帮文化特展’,这方砚台若能展出,必定成为镇馆之宝。”

离开时,天色已然深沉。季雅望着张毅空荡荡的双手,忍不住轻声问道:“哥哥,就这么捐了,不可惜吗?”

张毅望着姑苏城的万家灯火,嘴角着淡淡的笑意:“有些东西的价值,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传承。”

这当然是他的场面话。从现实角度出发,这方古砚,在他手中不过是一件待价而活的古玩,但捐给姑苏博物馆,却能化作苏长官政绩簿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还能帮自身在组织内扬名,继而丰富人脉,可谓一举两得。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权力巅峰:美人如玉 妾本丝萝,只图钱帛 看到弹幕后,我爬了皇帝的床 风雨寒门路 末世暴女穿成古代失宠妻 灵脉苏醒之地球进化 狂龙归来,发现妻子要订婚 时停王者:每天攒一分钟拯救末世 穿越遇到战乱带着全村去逃荒 九阴九阳合欢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