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安看到对方已经没有再切磋的打算后也是笑着说道:“见谅了大叔。”
东北人一般都很大大咧咧的,如果交上心那是十分的讲义气。
许二鹏也是高兴的来到了联系你干跟前,伸手在他的肩膀上拍了两下。
“好小子,我是真没想到你有这么大的力气。
“我还以为你跟那些山炮一个样,傻不拉几的。”
周围的知青,在听到许二鹏的话满脑子都是问号。
傻不拉几?我们?
特么的我们是高中生啊喂!
但心里想着却没有说出来,毕竟人家还是有实力的,而且是在人家的村子里。
自己要闹这不是找不自在呢。
李兴安笑着说道:“害,也就有点力气罢了。”
“对了大叔,明天我们是干什么工作?”
“恩听村长说你们好象要下地大白菜什么的,放心对你来说没那么累。”
李兴安听这话顿时眼睛亮起来,种地,这可是他的强项。
在大学他可是有着自己的一小片土地的,而自己也正好是学的农业,可以说对口。
当然,他所懂的东西也不仅仅是农业,毕竟这么些年来,他光学习的东西都五花八门的。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全能”。
“对了老弟,晚上要不要来我家喝酒。”
“我跟你说,咱东北的酒那可是个顶个的好酒,绝对能喝懵你。”
李兴安听到这话也是没有拒绝,自己似乎是延续了老爹爱喝酒的基因,偶尔也是喜欢小酌两杯的。
“好啊大叔,那我晚上可得叼扰你了。”
“这话说的,你来就行了。”
闲聊一阵后,许二鹏也是将自己家的位置告诉了李兴安,这才告别。
看着离开的东北大叔,李兴安还别说挺有感觉的。
怪不得后世的东北人都那么大大咧咧的,还真是传下来的。
等回到屋里,史力言也是没有自找没趣,他是知道了这些乡村汉都是粗俗的家伙。
自己在这里就是找罪受,早知道自己说什么也不来这个破地方了。
而李兴安则是在床上躺着,脑中在尝试能否签到。
毕竟离家那么远,也不知道会不会对签到有影响。
虽然说签到系统曾经说过,如果是在节假日都可以在家签到,但现在他还真不好说。
只在心中默念。
系统签到。
【因特殊情况,系统正在更新。】
【更新倒计时:24小时。】
听到这句话,李兴安算是不担心了,这代表着系统还能正常的使用,只不过需要更新一天。
中午,李兴安自己用锅做了一顿饭出来,香喷喷的引得室友眼睛都离不开了。
其中史力言更是连连喉咙抖动,他不会做饭所以就只能这样看着。
“那个同志,可不可以帮我做饭,那个我给你粮食什么的可以嘛。”
“我也是,同志真的我不太会做饭,所以”
除了史力言,另两个室友都来到了李兴安的身边恳求着,这让李兴安有些懵。
不是你们不会做饭,开什么玩笑呢?
院子里的何雨水从小都会做饭了,你们告诉我你们这么大了都还不会做饭。
仿佛是注意到李兴安的眼神,两人又不好意思的开口道:“其实吧我们感觉你做的饭太香了,所以”
后面的话他俩没好意思说,毕竟这种麻烦别人的事情确实不太好开口。
他俩又不是史力言那么没脑子,求别人还用那种命令的语气。
椅子上,李兴安看着两人的模样也是不禁叹了口气道:“好吧,等我吃完了给你们做点。”
“不过我有一点要说明,我的衣服你们帮我洗。”
他可不是那种喜欢帮别人干活的人,想让他帮忙就得帮他洗衣服,这已经算可以的了。
毕竟就他那厨艺,在四九城啥也不干就炒菜都能过的很滋润了。
“行行!你放心,以后你的衣服都交给我俩。”
“对对对!就算你一天一换都没问题。”
“ ”
不远处,史力言听到两人的话顿时气的火冒三丈,没脸皮的家伙们,就知道舔。
做饭谁不会,竟然还舔着脸去给别人洗衣服。
我呸,我史力言自己做,馋死你们。
想着,他从包里拿出了自己在供销社买的一只鸡,由于火车上闻着李兴安的泡面太馋了,他一下火车就买了一只鸡回来。
今天是在这里的第一顿饭,肯定要好好的犒劳犒劳自己的。
想着,他就抓起鸡来到了院子开始去皮拔毛。
供销社买鸡都是活的,如果你说今天吃对方就能给你杀了,只不过拨毛什么的还是需要你去做的。
看着史力言这架势,李兴安也是好奇起来。
这家伙还会做鸡?没看出来啊。
等他吃完饭,给两人闷了米饭炒了一个西红柿鸡蛋。
两人吃起来顿时停不下嘴,直到将西红柿鸡蛋汁倒进碗里拌米饭吃光这才靠在椅子上。
“对啊,我感觉我妈妈做的都没有你做的好吃。”
“恩嗯,你怎么会想到在西红柿炒鸡蛋里面放糖的,这感觉还真好吃。”
“是啊。”
李兴安笑了笑,这年代糖还是很珍贵的,所以一般人家炒菜是不会放糖的。
“好吃就行了,好了晚上再给你们做别的。”
“恩嗯,对了李兴安我叫刘范生。”
“啊对,我叫牛炮,村里的都叫我炮牛,你们也可以叫我大炮。”
“ ”
几人闲聊着,李兴安也是知道了两人的大致情况。
身高到李兴安胸前的小个子男生,大概160多点的那个叫做刘范生,看样子有些瘦小,脸色也没有那么的滋润。
他了解到对方的家里就是正儿八经的工人,只不过他还有两个哥哥,而他作为最小的则是来下乡来了。
其实说是下乡,不过是躲避家里罢了,因为家里的父母很疼爱他的两个哥哥,对他则是使唤来使唤去的。
而另一个身高差不多刚好到李兴安肩膀的叫牛炮,其身子还挺壮硕的,家在四九城旁村子里的,不过因为读书所以去了四九城里去读书了。
但回到家还没待上多久就被告知需要下乡当知青,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的。
因为他就是村里的人,所以听话的就下乡来当了知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