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米视频的会员权益,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其一,正是刚提到过的“独家内容抢先看”。
普通用户,则需等待免费上线或单独付费。
如此一来,既设置了时间差,又避免了“会员专属内容池”的割裂感。
其二,付费会员享有专属弹幕皮肤,如彩色弹幕、高级弹幕、滚动弹幕、特效弹幕等,可与其他观众实时交互。
普通用户,仅能使用白色基础弹幕。
其三,会员每月可领取“币”,用户打赏up主或购买周边,并享有参与线下活动优先购票的特权。
比如平台举办的漫展、夏日祭、跨年晚会等等。
其四,会员享有更高清的视频画质。
普通用户的画质为——1080p超清。
顺带提一嘴,悠米视频是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实现全站免费开放1080p超清的视频平台口并引入自研的自适应码率技术,根据网络环境,自动切换画质。
主要是为了移动端用户考虑。
对比一下。
企鹅视频、优库、爱奇艺三家,去年刚实现720p高清。
想要实现1080p,需进一步升级p2p-cdn网络。
通过分布式节点,将用户访问延迟,降低至50s以内,传输效率较单一cdn提升30。
而付费会员,则可享受更高一级的4k超高清服务。
这背后牵扯到的技术,那就更加复杂了。
首先,需要实现编译码技术层面的迭代。。。。
前世,直至13年才发布第一版。。
忙忙碌碌四年多,才完成了运动估计、帧内预测等关键模块的全链路优化方案。
使4k视频,在5bps带宽下,即可流畅播放。
同时还要依托于,极光云的分布式存储+边缘计算架构,实现4k内容分发延迟低于80s,成本较传统cdn降低40。。
通过多线程并行计算和内存管理,使4k视频帧率,稳定在25fps以上。
总之,全是硬核技术。
前世,直至14年,爱奇艺才率先推出4k超高清,巩固了高端市场。
次年,企鹅视频、搜狐视频等,才大规模跟进。
且受限于专利授权成本,初期仅对少数内容开放。
h265专利,主要由里啪啦和哗哩吧啦两大专利池管理。
其对“服务提供商”的收费,基于月活用户数量。。。。。
且离标准确定,还剩1年半时间,极光还有更进一步的可能。
目前,国内唯有两家,添加了该专利池。
另一家是老大哥华威。
通过跟其他重要会员,如华威、高通、三星、索尼等,进行专利交叉授权,极光至少可抵消90以上的外部专利费用。
同时,作为内核sep,也即标准必要专利持有者,他们每年还可获得专利池分红。
一来一去,他们非但一毛都不用花,还能捞到不少~
象这种“制定标准-收割全球”才是极光应该干的活儿~
另一方面,他们还参与了09年激活的国内自主标准,avs2的研发。。”的双轨技术体系,进一步降低对海外专利的依赖。
此外,极光手中还掌握着百馀项,不在标准必要专利范围内的“增强型专有技术”。
可进行单独授权,或是为软硬件厂商,提供定制技术方案,以获取额外收益。
比如,将“移动端译码优化专利”、“环路滤波算法专利”等,可在保持画质前提下,降低译码功耗,提升芯片竞争力的极光专有增强型技术,授权给高通、海思、联发科等芯片厂商,按集成该技术的芯片数量收费。
此前,他们和华威、高通等重要成员,签订的专利交叉授权,仅复盖标准必要专利费用,专有技术仍需单独签订授权协议。
还可将“多屏交互传输专利”,授权给苹果、三星、小米等企业,按装机数量收费。。
之后,星光的自研芯片、智能家居计划,也同样能用到这些技术。
又比如,向优库、土豆、爱奇艺、企鹅视频等平台,也包括海外平台,提供“极光h265轻量化编码包”。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在技术标准主导的行业中,掌握基础专利+专有技术的企业,才是真正的规则制定者与获益者。
这也是为何诸多科技巨头,如此热衷于制定行业标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