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上旬。
春暖花开,微风不燥。
打了两把剑灵,宋锦摘下猫耳耳机,抻了个大大的懒腰,一抹白腻自腰间一闪而过,可惜无人欣赏。
瞥了眼身旁扛起鱼竿,提溜起红色水桶,正打算出门的男友,宋锦不由打趣道。
洛川丢给女友一记白眼。
“你最好祈祷我今天能钓到鱼,要不然,等晚上回家,我给你吊起来。”
宋锦轻轻给了自己一个嘴巴子。
让你多嘴!
微光湖畔。
来到熟悉的钓位,挂上鱼饵,甩出鱼钩,洛川惬意的半躺在沙滩椅上,翻出手机,网上冲浪。
大老板的日常,就是这么枯燥且乏味最近这段时间,业内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
最大的一桩新闻,跟极光稍微沾点边。
前几日,京东正式官宣,已完成c轮融资,估值飙升至74亿美元。
本轮融到的15亿美元,将全部投入物流、供应链优化和技术研发。
重点建设“亚洲一号”智能仓库。
目标在全国布局7个一级物流中心,25个二级物流中心,复盖90以上一二线城市。
该说不说,东子确实有魄力。
认准了重资产运营模式,就一头莽到底,不带一点尤豫的。
有趣的是,差不多同期,老马在史丹福大学演讲,明确表示:“我不看好那种低价买来东西,然后在网上高价卖出去的模式,很愚蠢。”
“自建产业链的方式缺乏效率,未来属于平台商。”
这一言论,相当于直接批评了京东以自营为主的电商模式,引发了业界对“京东模式”可持续性的广泛讨论。
现阶段,国内电商的主流模式,仍是“轻资产平台化”。
互联网界盛行的,也仍是“轻资产思维”。
如京东这种,苦修基本功的“铁憨憨”,属于标准的异类。
费时费力费钱不说,稍有不慎,还极有可能因资金链断裂而翻车。
像阿狸那样,躺着收“过路费”的才是聪明人。
某种程度上说,与当初的“技工贸”、“贸工技”之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孰优孰劣不好说,能否贯彻到底才是根本。
如果象某“国民品牌”那样,“贸工技”玩了好几年,仍停留在“贸”
让人无奈的是,由于这位“商界教父”起了个好头,绝大多数国内企业,也都跟着有样学样。
搁国内横得很,小圈子玩得飞起。
象什么“xx会”、“xx同学会”,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但在白毛鬼跟前,跪得那叫一个利利索索、板板正正显然,对这帮资本家来说,脸是可以不要的,膝盖天生是软的。
国家如何,底下的屁民如何,也并不在他们的考虑之中。
天安门上的那两句标语,他们似乎只深深的记住了后半句。
“世界民团结万岁。”
另一件事儿,同样跟极光有点关系。
过去的大半个月里,美团也完成了新一轮融资。。
因为这事儿,洛川又挨了甜甜姐一顿阴阳怪气。
还真就那个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不过沉南朋传来的一个消息,让他感觉有点玩味。
本轮融资期间,阿狸曾要求美团站队“去极光化”,被王星给拒绝了。
这倒也在洛川的意料之中。
小平头之所以会把阿狸拉进来,就是为了避免跟极光绑定过深,担心被极光生态同化,从而丧失自主性。
如果把极光踢出去,独留阿狸一家,那美团的处境,跟之前不会有丝毫区别。
让洛川感到有趣的是,沉南朋为什么会知道这个消息,还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这种事儿,很明显是美团和阿狸私下的谈判,不应该传出来才对。
有且只有一个可能,小平头故意把消息,透给同样参与了本轮融资的沉南朋。
业内众所周知,他跟沉南朋关系亲近。
这是示好吗?
还是变相施压?
洛川不确定。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王星必然已经感受到了,阿狸强大的侵略性。
之前,阿狸就曾试图,让美团将交易数据接入淘宝体系,如今又要求美团“去极光化,0
与之相对,极光简直就象朵,只想让giegie好的“白莲花”~
洛川也没心情猜,这个姑负他一片真心的小平头,到底是什么打算,仍准备以不变应万变。
继续给美团上强度,加速局势发展就完了。
届时,不论王星是打算跟阿狸决裂,还是跟极光决裂,亦或是把企鹅也拉进来,继续玩“多方制衡”那一套,都无所谓。
反正他已经做好了多手准备,并且已经在推进了。
一旦时机成熟,不论王星做出了何种选择,他都有应对方案。
主动权仍在极光手中。
当前的团购市场,悠米社区“线下团购”版块,依旧占据着最大的市场份额。
大众点评位居第三。
虽极光在其中的股份不多,但洛川可以确定,只要他提出,让大众点评和某家平台合并重组的想法,不会有任何股东,提出反对意见,只会拍手叫好。
至于大众点评的创始人团队是否同意,说实话,不重要。
几轮融资过后,创始人团队的持股比例,已经降至30。
且随着团购大战的持续白热化,他们的股份还会进一步稀释。
不同意也得同意。
微光湖面中央,悠然戏水的两只黑天鹅,洛川默默叹了一口气。
不知不觉间,他也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糟糕的世界啊。。
就在他暗自叹息之际,一阵熟悉的青柠香气,幽幽飘入鼻尖。
洛川倏然回神,扑棱一下从沙滩椅上弹了起来,手忙脚乱的拽起鱼竿。
看着依旧挂着鱼饵的鱼钩,不由转头向做着鬼脸的女友,投去一个死亡凝视。
宋锦吐了吐香舌,从身后环住男友的脖颈,在他脸上吧唧就是两口。
“回头再拾掇你。”洛川没好气的白了她一眼,重新挂好鱼饵,甩杆入水。
嬉闹一番,洛川惬意半躺在沙滩椅上,翻出笔记本,搁在肚皮上,翻看起微信的相关数据。
离“摇一摇”功能上线,至今已过去大半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