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附近的人”和“漂流瓶”的助推下,加之春节的社交裂变,微信单月新增用户量再创新高!
月活用户更是成功破亿!!
受限于当前的硬件性能,功能过于臃肿的手q,用户体验并不是很好,经常出现卡顿的情况。
同时,由于张晓龙团队的微聊,跟其形成正面的资源及流量的竞争,据数据显示,手q上个月的月活增速,从45腰斩至23。
说来,悠米社区的情况,倒是跟手q有些类似,同样出现了用户增速下滑的状况。
社区虽然不是i软件,但同样属于社交领域,且功能同样臃肿,于移动端的用户体验很一般。
如果说,微聊截胡了手q的增量,那微信就是截胡了悠米社区的增量。
好在,悠米社区更偏向于,生活服务综合性社交平台,跟微信形成差异化竞争,撞得不象微聊和手q那么严重。
且有着“线下团购”这一大热版块,持续为社区引流,不至于像手q那样,在用户体验下滑与竞品分流的双重压力下,陷入用户增量暴跌的窘况。
一番看下来,洛川对当前移动i领域的形势,有了大致的了解。
他现在有些纠结,要不要推出下一项陌生人社交功能。
当前,微信已经跟微聊拉开了不小的差距。
虽然没有准确数据,但根据他们的调查分析,结合第三方调查机构的数据报告,微聊的用户量,大致在2000万~2500万之间。
在他们推出“附近的人”之后,不到一周时间,微聊便紧急复刻了同款功能,加之企鹅再次加大了扶持力度,势头同样非常不错。
至于米聊,已经彻底退出了这场移动社交大战。
虽然同样也跟进了“附近的人”和“漂流瓶”功能,但由于抄得过于仓促,优化不足,加之其服务器架构本就不够成熟,随着用户量的快速增长,米聊的服务器已经崩溃两次了。
总之,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但正如之前所提到的,在上线“附近的人”和“漂流瓶”之后,微信出现了不少桃色新闻,投诉量也随之飙升
这是陌生人社交,所必须要面对的。
而他们准备的下一项陌生人社交功能,“摇一摇”,将再次降低交互门坎。
从“主动搜索”降低至“随机触发”。
想都不用想,该功能一旦上线,必然会进一步强化微信的陌生人社交标签,与“熟人社交”的内核定位,冲突更加严重。
洛川有些担心,会不会太过着急了。
但他不确定的是,张晓龙团队,现在是不是已经在开发这项功能了。
万一再被对方抢了先,那可就白白错失了先机。
思忖再三,洛川吐出一口浊气。
算了。
不管了,先进一步拉开差距再说,之后再慢慢调整就是了。
如今仍处于移动互联网的蛮荒时代,生存比完美更重要。
用短期的定位撕裂,换取长期的调整窗口期,远比稳扎稳打,胜算要更高。
话说,是不是可以免费帮陌陌打个gg?
都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跟陌陌一比,微信简直纯洁的象个女大学生当陌陌取得了“雅痞神器”的名号之后,自然没人会再将其联想到微信头上。
这样一来,最起码微信的名声会好上不少。
洛川越想越靠谱,索性把王胖子喊来一块商议。
一旁的宋锦,以及另一边的陈诗瑶,望着凑在一起嘀嘀咕咕,不时发出阵阵奸笑的哥俩儿,十分默契的扯了扯好看的嘴角。
羞于与之为伍!
几日后。
企鹅羊城研发中心。
会议室内。
张晓龙胡子拉碴的坐在首位,不动声色的扫视着房间内众人,面色异常难看。
他怀疑队伍中出了一个叛徒!
今天上午,微信更新了一项新功能,“摇一摇”。
与他们正在开发的“l一l”,不能说十分一样,也至少有八分相似!
哪儿会有这么巧的事儿!
但也不对啊。
他们才刚立项一周而已。
即便极光的研发实力很强,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其开发得如此完善。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思索半响,张晓龙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只得暂且压下心头烦躁的情绪,强迫自己回归理智。
当务之急,是分析微信此次抛出的几项新功能。
比较重要的有两项。
其一自然是“摇一摇”。
这项功能,算是“附近的人”的进阶版,可进一步降低陌生人社交的门坎,激活社交场景,提升用户的新鲜感及活跃度。
其二,“语音消息转文本”。
功能如其名。
相比于“摇一摇”,这项功能,还要更加让张晓龙惊艳且头疼。
看似简单,实则技术含量极高,且麻烦得很。
深入解析后可发现,微信是通过某种,多重加密过的分布式语音识别引擎,将语音信号切割为50s片段,而后利用极光云的强大算力,将其实时转写为文本。
如果让他们开发的话,单是确定技术路线,调整微聊架构,开发语音识别引擎,就需要至少6~8个月。
此外,还需要大量数据进行训练,提升准确率,至少又要耗去4~6个月。
这还是在能申请到,集团已经开发至中期的云计算平台的算力资源的情况下。
即便如此,也很难保证,普通话的准确率,能达到85以上。
当前主流的语音识别技术,仍为g-h框架,准确率普遍在80左右。
而极光采用的,应该是“悠米智能助手”自研框架的变种。
全球范围内独一档的水准。。
语音识别引擎研发完成后,还需要将其集成到,集团的云计算平台之上,以实现实时快速语音识别。
再加之后期的联调与测试,至少又要耗去大半年。
也就是说,在资源充足,且技术难题顺利解决的情况下,他们也至少需要16~20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追上微信现在的水平。。
即便将标准放到最低,极致依赖开源工具,使用公开数据集,仅支持安静环境短语音,准确率在80左右,也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开发周期。。
更要命的是,这项功能,看似平平无奇,但却远比“摇一摇”还要重量级,他们不开发还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