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场小米发布会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现场反应十分热烈,惊呼声不断。
弹幕也热闹的很,“雷布斯”的弹幕就没停下过。
洛川同样听得津津有味,心头满是赞叹。
前世,他只是听说过,雷布斯的演讲能力十分出色。
如今亲眼所见,只能说名不虚传。
从头到尾,张弛有度,很好的调动起现场的氛围,节奏堪称完美。
先是向现场观众,讲述了小米的诞生过程,
真假不知,但听起来十分真诚且真实。
在听众最关心、最敏感的价格上,雷布斯先是在屏幕上放出了一张表格,展示了三星、摩托罗拉、htc、lg四款旗舰机的配置及价格。
前两款售价都在4000以上。
跟小米1配置相当。
后两款未进入国内市场,水货价格在2500~3500之间。
国内用户想要购买的话,必须加价,且没有售后。
且这两款的配置,都远逊于小米1。
期间,雷布斯多次强调,小米手机“高性能+高性价比”的定位。
称小米手机是“为极客和发烧友打造的产品”。
这种新颖的模式,此前从未在国内出现过,引发了现场一阵热烈欢呼。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头大于实用,甚至可能会带来诸多不便,
比如,切换系统需重启手机,无法实现热切换,
且双系统需划分独立分区,而小米1仅配备4gb机身存储,实际可用空间被压缩至不足2gb,用户常面临存储空间不足的提示。
同时,两个系统的应用数据不互通,需手动备份迁移,增加了使用复杂度。
此外,双系统共享ra和cpu资源,切换后系统需重新加载后台程序,导致十分卡顿,甚至会出现手机过热的现象。
总之,劣势十分显著。
但对于早期安卓开发者和发烧友而言,双系统模式,却是探索系统可能性的窗口,还是相当具有吸引力的。
倒也契合小米“为发烧而生”的理念。
前世,据小米内部数据,双系统用户中,约35成为了iui论坛活跃用户。
在做了大量铺垫,把包括洛川,以及正叭叭嗦着大布丁的宋锦同学在内的所有人,胃口都吊起来之后,雷老板终于亮出了价格。
当金闪闪的“1799”,由小到大的铺满整个屏幕时,现场顿时爆发出一阵,长达半分钟的热烈欢呼声。
部分观众,甚至当场激动的大喊“雷布斯”。
说实话,洛川都有些惊讶于1799的价格。
他对当前的行情还算了解。
以小米1的配置,这个定价,毛利率大概率不会超过5,净利率肯定是负数。
为了一炮打响小米的名号,雷布斯这是拼了啊不过看现场以及直播间观众的反应,雷布斯似乎还真的做到了。
洛川有一种莫名的预感。
只要小米1别出太大的问题,小米崛起已势不可挡。
虽然多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但他其实还是很乐意见到这一幕的。
小米手机想要的“极致性价比”标签,恰好是星光系列希望摆脱掉的。
如今刚好各取所需,你好我好大家好念及于此,洛川惬意的打了个激灵,望着天花板上的水晶灯,大脑一片清明。
黑洞无毛定理,究竟是什么原理呢?
嗯。。
值得好好深入探索一番。
愣了好一会儿,脑子重新变得浑浊,洛川从沙发上爬起来,尾随女友钻进洗手间。
“咕噜噜。。呸!”
“哎呀你别烦!刷牙呢!”
“狗贼!”
之后的几天,洛川一直有在关注小米的相关新闻。
形势发展,果然如他所料。
“性价比之王”等词条刷屏全网。
雷布斯在发布会上,以及会后采访中,也是经典语录频出,引发阵阵热议。
【1799元,我们不是在卖手机,而是在交朋友。】
【小米手机的目标,不是打败苹果,而是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
【做全球最好的手机,只卖一半的价钱,让每个人都买得起。】
可谓是句句点题。
期间还发生了两件趣事儿。
其一,发布会当天,馀大嘴发微博质疑,小米配置“存在水分”,引发网友一阵热烈的讨论。
然而次日,雷布斯便在微博上,晒出了工程机安免免跑分截图,并附文“数据说话,欢迎实测”,直面回应了大嘴兄的质疑同时,小米还顺势发起了“跑分实测挑战”,邀请媒体与用户,对比小米与竞品机型,巧妙的将质疑转化为产品性能的证明。
数据显示,回应当天,小米官网访问量激增300,工程机预约量突破10万+!
然后,全程潜水围观的星光科技,便遭受到了无妄之灾。
有不少用户,拿星光x1跑分,惨遭小米1吊打。
同样被吊打的还有iphone3gs。
也算是苹果走运,iphone4虽已发布,但还未在国内上市,不然估计也难以幸免种种拉踩对比,再次拉升了小米的热度,并稳固了其“为发烧而生”的品牌形象。
诸多网友对小米1的兴趣和期待程度,也随之大大提升。
有不少好事儿的媒体堵上门来,想要搞事情。
对此,星光自然不会作出任何回应。
一方面是不想搅了人家的好事儿。
另一方面,也是不想卷入这场,毫无意义的“参数战争”。
不过倒是有不少星光x1的忠实用户,自发“为星光而战”,在网上跟人吵作一团。
对此,洛川还是蛮欣慰的。
这说明,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耗费大量精力和宣发资源,深耕用户运营与品牌调性,已经成功跟为数不少的用户,创建起了情感链接。
这一点,才是最值得开心的事情。
总而言之,此次声势浩大的争议过后,跑分文化正式兴起,甚至一度成为手机发布会的标配环节。
小米2更是直接以“跑分天王”自居,将安免免分数写入产品名称,彻底改变了行业竞争规则。
同时,“跑分文化”的兴起,也导致了消费者认知出现分化。
部分用户认为,馀大嘴的质疑,反应了行业“参数虚假”现象。
另一部分用户,则将雷布斯的回应,视为“用数据打脸”的经典案例。
还有一部分只认牌子的用户,完全不care。
这种认知差异,往后十多年,仍持续影响着国产手机的舆论生态。
有趣的是,前世,这次争议也成了“华米之争”的起点。
13年,华威推出荣耀品牌,与小米展开正面交锋。
14年,双方因专利、营销等问题,多次爆发口水战。
之后更是一路缠缠绵绵到天涯这乐子啊,还有得瞧呢而在一片沸沸扬扬之间,还同步发生了另一件趣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