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万台??”
宋锦倒吸一口伊利优酸乳,一双小鹿眼瞪得溜圆。
一旁的宫甜甜也是差不多的表情,心头满是不可置信。
就连向来淡定的陈诗瑶,都不由微微睁大眼睛,正撸猫的小手一滞,引得正卧在她大腿上噜噜噜的布偶猫,不悦的喵了一声。
哥仁儿就更不用说了,一口一个卧槽。
正点烟的王胖子,刘海都差点燎了。
“这特么破历史记录了吧?”
“肯定破了,以前连单日破百万的都没有。”陈泽轩十分确定道。
此前,所有品牌基本都是通过线下渠道铺货。
极少数会放到淘宝上,但多是渠道商自发行为,厂商并没有怎么在意在线渠道。
某国产手机高管曾公开表示:“在线卖手机缺乏体验感,难以创建品牌信任。”
倒也没什么大毛病。
直到星光x1大规模在线直销,且销量爆表,各大厂商才开始认识到,在线渠道的威力,逐步开始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少量铺货。
但说实话,效果很一般。
大多数消费者,其实仍并不习惯,在网上买“大件”。
“电商”倒也不至于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但也差不了太多。
平台是真不管啊。
象是某宝,仅部分卖家支持“七天无理由”,且需消费者承担往返运费。
品牌厂商也以“非授权渠道”为由,拒绝为在线购买机型提供保修。
消费者常常陷入“卖家拒认-平台敷衍调解-自行送检”的死循环。
且还有第三方物流暴力分拣的问题,责任认定十分模糊,几乎无法维权。
像京东这种以3c、家电等品类起家,且“愣头青”式自建物流仓储的倒还好,但体量相对较小星光x1之所以能在线卖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解决了以上问题。
自悠米社区上线第一天开始,便支持“七天无理由”等售后规则。
且平台所有上架货物,皆为平台集体采购后直销,消费者只需和平台沟通,无需对接第三方商家。
同时,平台还设有专门的“用户投诉信道”,深度介入物流等售后问题。
就这样一直持续了三四年,才逐渐养成了用户的信任度。
星光x1虽是在悠米社区、极光微博等极光系平台直销,但平台方仍承担售后问题。
且谁都知道,星光和极光,本就是“李生兄弟”的关系。
包括京东商城,在售后方面也配合的提高了规格。
但即便如此,微光1首日。。大半天就爆卖126万台,还是有点太过夸张了。。
说实话,就连洛川自己都有些意外。
他早就预想到,微光1的销量会非常好,但也没想到会好成这个样子。
别说跟以前比了,即便放在后世,智能机已经完全普及,电商也发展成熟的时代,也没几款手机,能达到这个水平。
他印象中,单日销量最高的,是21年的iphone13,单日狂销193万台。
但那也是在双十一期间,且搭配“直降1000+5g升级”等福利政策。
不过微光1毕竟是入门级机型,699的售价,跟一部普通档次的p45678也差不了多少。
能有这个销量,似乎也没什么不好理解的。
更何况,他们不止有在线渠道,线下销售网络,也已初步搭建完成。
且进入2010年,三大运营商3g基站建设完成,纷纷加大合约机补贴力度,国内迎来一波3g换机潮。
今年第一季度,国内手机销量约6500万部,其中置换比例约为25。
再加之,星光x1去年引爆的智能机风潮,在国内外手机厂商的助推下也愈演愈烈。
微光1可以说是完美的承接了这个风口。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微光1本身足够出色。
699就能买到一部性能或许不算出众,但绝对够用,且有极光生态加持的智能机,还要啥自行车~
酒足饭饱,送走哥姐几个,洛川拽着稍有不情愿的女友回屋,喷了两瓶香槟,小小庆祝一波。
又跟伺候闺女一样,给死机的女友洗干抹净,吹干头发,炫进被窝,这才惬意的栽倒在大床上。
伴着月色,洛川无意识的搓团团,心头暗自嘀咕。
话说,500万台的备货,该不会不够卖吧。。
这个数字,是他们参考星光x1的市场表现,并结合问卷调查、舆情分析报告等诸多因素,评估出的大致数字。
他也参考了前世红米1的销量。
整个生命周期,红米1共销售了2207万台。
首批500万台的备货,怎么也够用了。
但很显然,消费者“藏了一手”,真实须求有点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不过也肯定算是件好事儿。
谁又能不喜欢自家产品爆卖呢还能“被迫”搞搞饥饿营销,吊吊消费者的胃口而且,以代工厂当前的情况来看,顶多也就前两个月,产能或许会稍稍紧张,之后就没什么大碍了。
比亚迪年初的时候,就已经把产能提升到了月均百万台。
他们又通过合建生产线,以及提前交付部分预付款的方式,推动比亚迪继续扩建生产线。
并通过排他性协议,锁定其大半产能。
最迟下个月,比亚迪供给给星光的产能,便将提升至月均200万台。
此外,通过投资、技术赋能及战略合作协议等方式,国内的两家0d新势力,闻泰科技、龙旗科技,也扩充了产线,每家月均能稳定供应50万台上下的产能。
不过这两家的技术实力,多少还差点意思,暂时只能代工微光系列。
富士康那边,大部分产能都供应给了苹果,分给他们产能的不太稳定。
聊胜于无吧。
总之,各家代工厂,合计每月能稳定供应300万台以上的产能。
星光x1的销售仍十分稳定,每月差不多会占去30~50万台。
剩下的部分,完全足以支撑微光x1的产能。
等过了前几个月的热销期,星光x2也差不多该开始生产了,刚好可以完美承接上。
至于供应链那边,倒是无需担心。
先不说,他们习惯性的提前囤了一批货,
微光1的零部件,本身也没什么高端货,都是很成熟的工艺。
他们已经与供应商签订长约,锁定了产能。
国产零部件,更是通过投资及工艺协作的方式深度绑定。
总之,无脑冲就完了有本事真给他们买断货美滋滋yy一番,洛川便楼着软乎乎、香喷喷的女友,迷迷糊糊沉入梦乡。
之后的几天,他的yy真应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