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
阳光明媚。
热死个人。
洛川给女友送去锦湖娱乐,找她好闺蜜燕子玩,顺便聊一聊公司近况。
得知还没签下大蜜蜜,对方仍在锦湖与美亚之间来回推拉之后,不由有些感叹。
是他偶象的风格没错了不过倒也合理。
美亚跟港圈关系匪浅。
这年头,港圈虽然被陈摄影师,一波流带走一大片,但在内地乡巴佬眼中,仍是高人一等的大明星。
数不清的内地明星和资本,上杆子过去捧臭脚。
只希望偶象能迷途知返吧。
扯了会儿蛋,洛川驱车前往星光科技。
今天会有华威的人,过来参观聊合作。
遥想两三年前,他还去华威、中兴转了一圈,打算跟对方聊合作来着。
可惜当时的星光科技毛都没有,对方虽然表现得很热情,但也只是热情而已。
如今“老大哥”主动上门,倒也省了他们不少事儿。
事实上,他们本就有和华威合作的想法。
比如技术研发,特别是通信和芯片等领域,
又比如供应链合作,组成采购联盟不过具体如何,还是得聊过再说。
喝茶了会儿闲嗑,时间差不多,洛川和林彬教授溜达下楼,刚巧见一溜儿车队驶来,时间点卡的刚刚好。
见到那张熟悉的面孔,洛川一时莫名有些恍惚,但还是扯出笑脸迎了上去。
“馀总,久仰了。”
看着面前这位年轻且帅气的有些过分的年轻人,馀成东面色如常的握手寒喧,心头也同样有些古怪。
商场打拼这么多年,见过的企业高管不知凡几,但妖孽到这种程度的,还真是独一份了。
只能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啊。。
相比于前几天带领导参观,这一次的华威众人,明显就要专业且深入的多的多。
问出的问题,往往直指关键点。
洛川一时也是有些见猎心喜,除了公司内核机密之外,可谓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他喜欢跟专业的人打交道,可以省去很多废话。
和洛川交流之馀,馀成东心头满是感叹。
虽刚成立两年,才推出一款产品,但这家公司的研发实力和科研氛围,比他们之前预想的还要夸张几分。
顶层研发梯队就不用说了。
来之前他们便详尽分析过这家公司。
带头人洛川,业内知名的“技术狂人”。
他在欧洲驻扎的时候,便听过这位的大名。
陈海博教授、林彬教授,行业内顶级大拿。
洪峰、周广平、黄将吉、北航李卫教授、水木微电子的魏邵军教授、中科院计算所的于凯教授等等,零零散散几十位,也都是业内有名有姓的人物。
不得不说,星光科技在学术界和科研界的关系,确实有点离谱,连这种高校、研究所的顶级教授都能请过来。
当然,更让馀成东惊讶的是,星光的中间层研发力量,同样十分强大。
刚刚参观的时候,他们跟几位不修篇幅的科研人员,随便讨论了几句,便能清淅的感受到,对方扎实的技术功底。
这种人,他在华威见过很多,但在国内其他公司。。
不说也罢。
国内的科技公司,基本都被某位“教父”的“贸工技”理念,带到沟里去了。
真要说的话,这种理念倒也没什么大毛病。
但恶心就恶心在,几乎所有人都停留在了“贸”的阶段,甚少见到其将赚到的利润,投入到“
工技”之中。
包括那位“教父”的企业在内。
或者说,就是这家企业带的好头。
总之,一圈转下来,星光科技给馀成东的感觉,完全不象是一家刚成立两年的初创企业。
不过认真来说,星光科技成熟的公司制度和架构,都是沿袭自极光科技。
甚至就连总裁,以及小半中坚层科研团队,也都是出自极光。
倒也确实算不上寻常的初创公司。
一时间,馀成东心头对星光科技的好感和重视程度,不由再次拔高了几个层次。
双方可以合作的领域,或许远比想象中更为广阔。
会议室中。
品茶闲聊之间,馀成东脑海中飞速盘算,两家公司业务板块与研发领域的契合点,思路也越来越清淅。
双方都是技术人员出身,此前也已大致沟通过合作框架,也没必要过多废话,直接切入到合作相关议题。
这一聊就是小一周。
合作方向,大致可分为三个领域。
其一,技术合作。
华为的优势在于:强大的通信基带技术,使其拥有全制式基带芯片自研能力;
强大的基站级技术,使其在硬件集成与可靠性研发方面,拥有不小的优势。
而星光的优势在于:安卓系统的深度定制能力,以及软件层的算法优势。
当然,这只是表面。
双方的关系还没亲近到,足够让他们向对方透露,正在自研微内核作业系统的程度。
另一方面,借着洛川的“先知”属性,星光掌握着数百智能机相关专利。
其中还包括作业系统、触控交互、芯片设计、通信协议、硬件设计、算法优化等领域,上百项内核专利。
双方合作,刚好可以达成优势互补。
既可弥补星光科技,在基带芯片、通信模块等硬件底层技术积累不足,芯片设计与制造经验薄弱的缺陷。
又可解决华威算法层优化不足,终端ui设计相对保守,缺乏消费级创新的问题。
同时,通过“专利交叉授权”的方式,还可降低双方的技术研发成本。
其二,产品与市场、供应链集成。
星光背后的极光,掌握着海量用户数据,可精准捕捉本土用户须求,针对性优化。
同时,极光掌控的在线销售渠道,以及全网级的宣发能力,使得星光系产品,得以快速占领国内消费者心智,树立起“国产智能机标杆”的形象。
但缺点也很明显,星光毕竟刚成立不久,产能与供应链稳定性,过于依赖代工厂,抗风险能力较弱。
星光x1产能迟迟跟不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而华威在传统功能机深耕多年,虽多为运营商定制机,消费级品牌认知度不足。
但凭借其全球市场年销千万级的的销量,成功创建起庞大的全球供应链体系,拥有很不错的议价能力。
双方合作成立采购联盟,可大幅降低采购成本。
还一点,星光的国际市场渠道,一片空白。
而华威的全球运营商合作网络,可以很好的帮助星光科技,打开海外运营商渠道。
当然,星光也不是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