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一段时间,全家扑在教育上。
毕竟是寒冬腊月,眼下并没有战事,归乡祭祖是为了告慰先人,教育孩子则是寄托下一代。
然而老爷子年龄大了,不可能整晚整晚的开课,故而从这一晚之后,只在白天让孩子们上山,他当了一辈子皇帝,能教的可不止帝王之术,对于孩子们因材施教,渐渐摸索出了每个孩子适合的方向。
比如小虎头,肯定按照帝王去培养。
又比如杨天赐,引导这孩子如何做个辅佐君主的贤王。
至于雄鹰和哲别,则是每天练习弓马战阵,既然这俩孩子连统帅都不合适担任,那么老爷子就培养他们的战场武勇,做个猛将总可以了吧,将来替小虎头征战沙场也算为哥哥出力。
还有五个大孩子之中的老五,杨乘风……
这孩子倒是不笨,只可惜性子太木纳,老爷子费尽心思的教导,期望能培育孩子掌管商贸,毕竟这孩子的外翁最擅长商贸,将来正好继承外翁的位子帮助小虎头。
然而,世上有名师不一定有高徒。
老爷子的学识太渊博,堪称是帝王之中的顶级聪明人,但凡是聪明人教导蠢笨弟子,再有耐心也会被气的吹胡子瞪眼。
比如后世,我们的国士钱学森,那位大佬曾经发出感慨,人就算再笨也能学会微积分吧。
在聪明人的想法里,他们认为世上每个人都应该聪明……
可怜老爷子已经快要七十岁高龄,天天被这群孩子给累的长吁短叹,关键是心累,甚至怀疑自己不适合当个名师。
由于孩子们都还小,老爷子不舍得对孩子撒气,于是不由自主的把怒气转移目标,导致全家都过的凄惶无比,比如杨一笑,动不动就挨抽,顾朝露也没落好,整天被老爷子训斥。
至于太妃和杨一笑的妃子,那更是得不到老爷子的一点好脸。
总之,全家跟着累。
白天老爷子教,全家战战兢兢,晚上也不允许浪费时间,孩子们下山回到杨家村继续上课,这时候换成杨一笑和妻子们,各自也按照老爷子叮嘱的因材施教办法进行相应教导。
于是,老杨和妃子们也体会了老爷子的憋屈。
无论杨一笑还是他的妻妾,个个都属于精明透顶的人物,哪怕是王幼娘和雅雅,聪慧程度也都远超普通百姓,除了这俩,其她更精……
比如朱涟儿,超级门阀培养出来的联姻女,当初能当云朝皇后,把整个后宫治的服服帖帖。
连老爷子都让她点拨引导杨一笑关于国事方面的事。
又比如李清瑶,也是超级门阀培养的联姻女,李颖达老头那么精明,却自认比不上自己孙女。
还有赵明月,赵萤勾……
全家最为奇才的珠儿,更是连老爷子都佩服,若论学识渊博,珠儿一个人能压覆整个时代,连杨一笑也算上,全都不是对手。
然而,孩子们偏偏没继承长辈的聪慧。
如果是后世那些有着辅导孩子作业的父母,必然能体会这一家子的心情,你跟孩子讲解问题的时候,孩子两眼茫然直勾勾看着你,那种傻乎乎的样子,气的大人恨不得一巴掌抽死。
可是气归气,终究是自己的孩子……
因此全家只能用尽心思去教导。
……
比如这一夜,上的是数学课,教导的内容很简单,全是百位以内的加减法,然而,作为主讲的杨一笑被气的头大如斗。
“雄鹰,父皇考考你……”
“如果你有五十只羊,你虎头哥哥这边的百姓遭遇天灾,需要问你要二十一只去赈灾,这个算数你能给出答案吗?”
“别急,好好想想,父皇刚讲过,这是加减法……”
“五十,减去二十一,很好算的对不对?”
杨一笑循循善诱,妃子们坐在课堂旁听,全都翘首以盼,期待孩子能回答出来。
可惜,雄鹰的脸色全是茫然。
珠儿忍不住开口,用温和的声音引导:“雄鹰你想一下,这个算数是不是可以用借十法?个位数不足于相减的时候,你可以去十位数借用一个数。”
平心而论,这教育方式已经细致至极。
然而……
只见雄鹰仍旧面色茫然,根本没有一点领悟的样子。
在他旁边的哲别,同样两个眼睛发直。
至于一般笨拙的崔小存,则是举起小手表示提问,支支吾吾的道:“父皇,十姨娘,借十法到底怎么借?如果个位不愿意借给我们怎么办?”
“对啊对啊……”雄鹰哲别听到崔小存帮他们撑腰,立马咋咋呼呼的也质疑起来,纷纷道:“十位凭什么借给个位,它们关系难道很好吗?”
老杨直觉脑瓜子嗡嗡的。
珠儿则是无奈叹了口气。
不借怎么办?
杨一笑气的脑门青筋暴起,忍不住断喝一声道:“借,你们给老子去借,他妈的,十位凭什么不借?它怎么有胆子不借?”
“你们是皇子,你们的老爹是皇帝,十位敢不借吗,立马给老子去借……”
这明显已经快被气的发疯了。
珠儿连忙起身,伸手柄他往外推,不断道:“去去去,你出去吧,老爷子说过,教育要有耐心,你看看你,这般样子会吓坏孩子……”
“赶紧走,今晚不用你教育了,我自己慢慢教,孩子们肯定能学会。”
杨一笑憋的胸口发堵,怒气冲冲的离开了学屋。
……
此时天寒地冻,小小的杨家村被积雪复盖,由于全族一起归来祭祖,因此这段日子家家户户亮着灯。
官祭腊月二十三,民祭腊月二十四,皇族要守的礼仪更严格,需要在冬至祭天在二九祭祖,也就是腊月二十九那天,全族才会去给先人上坟祭祀。
今天才腊月二十七,所以全族还未去做这个事。
家家户户燃着灯火,这段日子享受短暂的清闲,杨一笑怒气冲冲的走出学堂时,没走多远就在村里遇到了族人,是两个堂嫂子置办饭食,用提盒拎着准备去学堂送饭。
杨一笑过去揭开盖子一看,发现全是孩子爱吃的零嘴,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怒道:“惯吧,就这么惯吧。学习那么差,你们还惯着。要我说,饿他们三天才合适……”
两个嫂子可不在乎他是皇帝的身份,立马有一个伸手揪住他的耳朵,直接拧了半圈,语气同样带怒:“你说什么?饿孩子三天?细伢子,我看你是胆子肥了啊。”
“吃点零嘴怎么了?这是孩子们自己凭本事赚到的粮食。我们做嫂娘的没给暗中补贴,仅仅是帮忙烧火做熟了而已。”
“咋地?你还打算让孩子们连烧火做饭也学啊?”
“滚蛋,别挡着我们送饭的路,心里有气去拿脑袋撞墙撒气,嫂子们可不吃你这一套。”
两个堂嫂骂了一顿,拎着食盒直奔村中学堂。
噗嗤,身后突然传来笑声,老杨根本不用回头去看,听声音就知道是顾朝露,他烦闷的叹了口气,仰头吐出一道长长的气息。
顾朝露很快走到身边,伸手跨在他的臂弯上,柔声道:“夫君,臣妾陪您走走,有气找我撒,嫂子们可不惯着你。”
“这还只是两个堂嫂,你幸亏没遇见大嫂,否则的话,她听到你饿孩子的说法能饶了你啊?”
“夫君,咱们去村外走走吧,眼看快要过年了,也不知道百姓怎么样。”
……
女人的温柔温婉,化解男人的烦闷。
两口子顺着村中小路,一路慢慢逛到了村子外,又顺着官道向前走,漫无目的的闲逛着。
如今的杨家村附近早已变成小镇,单论富裕程度绝对能排在天下前三,作为前往山中之城的落脚点,这里家家户户都经营着客栈。
杨氏虽然发迹,但却不苛待乡里,不象历朝历代的皇族那般,把祖居附近的百姓全都驱逐,反而欢迎前来落户,围着杨家村一带经营各种小产业。
用杨一笑的话说,他喜欢这种人间烟火,大唐无论传承多少代,杨氏子孙都不允许更改他的祖令,必须允许百姓在此居住,绝不允许做出清场的恶政。
两口子顺着官道漫步,看着道路两旁的万家灯火,虽然已经是夜晚,但是经常听到喧哗声,那是一座一座以家庭为单位的客栈,里面住着南来北往的各地商贾们。
眼下已经寒冬腊月,商贾们仍然在行商,原因只有一个,现在山中之城几乎成了北方的商贸中心。
忽然,杨一笑皱了皱眉,他目光看向不远处,落在一个乞丐的身上。
他才只是皱眉,顾朝露瞬间就面带杀气,怒道:“泾县老家发展最早,竟然还有乞丐存在,李茂兴这几年是怎么干的,他到底有没有用心关注民生?”
顾朝露说着便想上前,去问问那个乞丐为什么乞讨。
然而杨一笑却忽然伸手,并且微微摇头面带示意,低声道:“首先,李茂兴已经不再担任青州知州,我在半个月前就做出安排,让他千里疾驰奔赴淮南道,因此,以后青州的事情找不到他头上。”
“其次,就算是以前的事,也不该怪到他身上,原因很简单,出现乞丐不是他的错。”
“媳妇你想想,泾县现在是什么名声?咱们的老家啊,天下穷苦百姓向往的活命之地。”
“不管哪一次天灾,也不管哪个地方出现天灾,老百姓一旦踏上逃荒的路,他们第一个目标就是前来这里。”
“每年都有,甚至每个月都有……”
“我刚才之所以皱眉,是因为下意识想发火,可我瞬间就想明白了,这乞丐绝不是泾县的百姓。”
“肯定是刚过来的,一路逃荒乞讨而来。”
“并且我有所推断,他很可能今晚才到达,否则的话,不可能沿街乞讨。你还记得吧,泾县衙门对乞丐的安置速度很快,当天发现,当天安置,这乞丐现在还乞讨,显然是没被衙门得知……”
“所以,他是刚到的。”
杨一笑这番推断,化解了顾朝露的怒气。
两口子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思索,几乎同时开口道:“又有地方遭灾,只不知是哪里遭了灾,小冰河气候的道路,越来越让百姓凄惨。”
“接下来一段时间,恐怕泾县会有大量灾民涌入。”
“甚至,整个大唐都有大量灾民涌入……”
如今的大唐,已经成了天下各地灾民的首选活命地,天灾之下,只有来到大唐才能活下去。
他们夫妻俩的心情全都开始沉重。
……
【第三更送上,今天三个超级大章,9000字更新,明天我会再接再厉,争取多爆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