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被诬科举舞弊?一篇六国论惊天下 > 第262章 大多都如同愚钝不堪的蠢猪

第262章 大多都如同愚钝不堪的蠢猪(1 / 1)

陆临川很自然地伸出手,轻轻握住了梁玉瑶的掌心。

梁玉瑶微微一愣,指尖下意识地蜷缩,随即又缓缓松开,任由他握着。

成婚至今虽只一日,这般指尖相触、掌心相贴的亲昵,于她而言仍是新鲜又令人心悸的体验。

从未想过,夫妻之间这般牵着手并肩而行,竟会让人从心底里漾开一丝丝隐秘的甜意。

“府里往后的大小事务。”陆临川侧头看她,“便要劳烦夫人多多费心了。”

梁玉瑶抬起眼,郑重地点头:“夫君在前朝为陛下分忧,事务繁巨,家里的事,妾身自当尽力,绝不会让夫君有后顾之忧。”

昨夜缠绵间隙,两人依偎着说了许久的话,家中仆役的情形、各处人事的现状,夫君都已大致向她交代过。

陆临川看着她认真的神情,心中慰借,忽然想起另一件事:“对了,还有一事,想请夫人得空时留意查问一下。”

梁玉瑶疑惑地看向他:“夫君请说。”

“我营中有位得力的将领,名叫赵翰。”

“他有个姐姐,原名叫赵姝,早年家乡遭灾,逃难到京师后失散。”

“他昨日来府上参加婚礼,见到府上有一侍女很象他姐姐。”

“我已答应他找一找。”

“若真有此人,还望夫人仔细核验,若确认身份,便告知于我,也好让他们姐弟团聚。”

梁玉瑶立刻应承下来:“这是积德的好事,妾身记下了。”

“回头便悄悄查问一下府中所有侍女的名册与来历,若真有这位赵姑娘,定第一时间禀告夫君。”

她已将此事放在心上。

家中诸事算是初步有了安排。

两人稍事整理衣冠,便一刻不敢耽搁,命人备车,匆匆赶往宫中,依礼叩谢天恩。

……

御书房内,气氛与宫墙外的晴好天色截然相反。

姬琰紧紧捏着一份刚从京郊军营加急送来的奏报,胸口剧烈起伏。

“蠢材,庸将!”

“轻敌冒进,孤军深入!”

“五千京营精锐,竟被诱入匪寨绝地,遭火攻围攻,死伤枕借。”

“如今只剩三千残兵,士气涣散,进退维谷。”

“这就是他当初在朕面前信誓旦旦保证的‘一月之内荡平京畿贼寇’?”

他越说越气,站起身,来回疾走两步:“若非朕心中不安,派人前去催问战况,朕此刻恐怕还被他蒙在鼓里,以为他在前线浴血奋战呢!”

“废物,真是废物!”

侍立一旁的魏忠连忙上前,躬身劝慰:“陛下息怒,万万保重龙体……”

姬琰重重喘了口气,只觉得一股恶气堵在胸口,憋闷得厉害。

他有时真想不明白,为何朝廷会变成如今这般模样?

仿佛除了怀远,以及他亲手选拔擢升的那寥寥数人,满朝文武、勋贵将领,大多都如同愚钝不堪的蠢猪。

成事不足,败事有馀,将好好一副局面搅得一团糟。

这种无力的挫败感,比单纯的愤怒更让他感到疲惫。

他目光再次扫过那份奏报,忧心忡忡:“此事眼下尚被严密封锁,可纸终究包不住火。”

就在这时,门外内侍轻声禀报:“陛下,陆学士请求觐见。”

姬琰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宣。”

不多时,陆临川步入御书房。

他依礼叩拜:“臣陆临川,叩谢陛下、皇后娘娘天恩浩荡。”

“平身,赐座。”姬琰的声音仍带着一丝未消的馀怒。

陆临川敏锐地察觉到御书房内的气氛异常凝重,心中已猜到了七八分。

他依言在下首绣墩上坐下,问道:“陛下,可是……京畿剿匪的战事有了消息?”

姬琰将那份奏报往前一推:“怀远来得正好,看看吧。”

“燕国公给朕送来的‘捷报’!”

陆临川起身,双手接过奏报,迅速展开阅览。

越是往下看,他的眉头蹙得越紧。

中伏、火攻、损兵折将……

这分明就是一出设计得并不如何精妙的苦肉计。

郑杰这蠢材,竟然如此轻易就上了当,将五千将士带入绝境。

不过,这份字里行间透着狼狈与推诿的奏报,也并非全无亮点。

他的目光在关于泰宁伯范毅的部分停留下来。

若不是此人临危不乱,在最初就极力主张分兵控扼要道,又在主力中伏后,果断率领尚能组织的兵力拼死断后,反复冲杀,竭力稳住阵脚,掩护残部突围,这五千人恐怕真要全军复没,葬身火海了。

此人倒是个真正懂行军布阵、知险恶进退的将才。

他合上奏报,开口道:“陛下息怒。”

“燕国公此番轻敌冒进,致使大军损折,确是不可推卸之过。”

“然,观其奏报,泰宁伯范毅临危受命,处置得宜,奋勇杀敌,倒是于败军之中显出了难得的将才之风,此人或可堪大用。”

姬琰点了点头,怒火稍歇,但忧虑更甚:“范毅确是一员勇将,可经此一败,军心士气已濒临崩溃。”

“那几千残兵败将,继续滞留于贼寨之外荒山野岭之中,非但无济于事,反而恐生变量。”

“但若此时下旨命其班师回朝,败绩一旦公之于众,不仅朝廷颜面扫地,刚刚发售的国债必受重挫,人心动摇,后果不堪设想。”

陆临川早已料到皇帝有此顾虑,他略一思索,道:“陛下所虑极是。”

“眼下局势,寻常手段已难挽回。”

“臣以为,唯一破解之法,便是尽快另派一支精锐之师,以雷霆万钧之势,疾驰赴援,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彻底荡平匪患。”

“唯有如此,方能挽回颓局,震慑宵小,稳固人心。”

姬琰何尝不知这是最好的办法,但脸上难色更重:“怀远所言,自是正理。”

“可京中……眼下还能抽调何人为将?”

“又有哪支兵马可堪如此重任?”

陆临川起身,拱手道:“臣蒙陛下信重,奉命编练新军。”

“虎贲右卫经此一段时日操练,虽距百战雄师尚远,军械亦非尽善尽美,然将士用命,士气可用,剿灭一伙盘踞山林的匪寇,应可胜任。”

“臣愿亲率虎贲右卫前往,为陛下分忧,荡平匪患!”

“不可。”姬琰想也不想便断然拒绝,“你才忙完国债发行,身心俱疲,又刚刚大婚,朕岂能让你即刻抛下新婚妻子,奔赴险地?”

陆临川态度却极为坚决:“陛下,臣之家事为小,国债成败、朝廷威仪事关重大。”

“且臣请命,也并非要求即刻盲目出征。”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出征之前,臣尚需一段时日,一则详细探查敌情虚实、地形地貌,二则周密筹划进军路线与破敌之策,务求准备万全,一击必中,永绝后患。”

“此非仓促可成之事。”

陆临川本来就有实战训练的计划,如今正好顺水推舟。

听他这么说,姬琰神色稍缓,便问道:“怀远需要多少时日准备?”

陆临川沉吟道:“少则十馀日,多则一月馀。”

“具体时长,还需视敌情探查与战术制定的进展而定。”

“总之,必待万事俱备,方敢请旨出兵。”

“好。”姬琰终于下定决心,“既如此,朕准你所奏。”

“一应所需,朕皆允准。”

“国丈所辖的锦衣卫,怀远亦可酌情调用,协助探查敌情,务求详尽准确。”

陆临川深深一揖:“臣,谢陛下信任。”

姬琰从御案后走出,来到他面前,亲手将他扶起:“是朕该谢你。”

“总是你在为朕分忧解难。”

“何况,如今有了皇后这层关系,你我与公与私,都更非外人,私下相处,不必过于拘泥君臣之礼。”

陆临川从善如流:“臣遵旨。”

姬琰心中积郁难舒,也无心再看奏折,便信步向殿外走去,示意陆临川陪同。

两人一前一后,在御书房外的汉白玉回廊上缓缓散步。

“陕西那边。”姬琰语气稍缓,“朕已下令,将首批三十万两国债所筹银两,尽快拨付下去,命沿途各省加紧筹集粮草,火速解送往张承弼军中。”

“眼下最急迫的粮饷问题,总算得以缓解一二。”

“如今,就盼着张承弼能早日传来捷报了。”

陆临川点头道:“陕西乱军多由裹挟的流民组成,缺乏操练,装备简陋,战力其实不强,与久经战阵的边军精锐相比,更不可同日而语。”

“张督师只要能稳住军心,保障粮饷供给,步步为营,剿抚并用,平定乱局当无大碍。”

两人正说着,一名坤宁宫的女官步履端庄地走了过来,对着姬琰和陆临川盈盈一礼,声音清脆:“陛下,陆学士。”

“皇后娘娘命奴婢前来传话,娘娘已在坤宁宫备下些许家常菜肴,听闻陛下与陆学士正在一处,特命奴婢前来,恭请陛下与陆学士移步坤宁宫共用午膳。”

“娘娘还说,陆夫人此刻也在宫中。”

姬琰闻言,脸上终于露出些许真切的笑意:“哈哈,正好,怀远夫妇二人都在,今日便陪朕与皇后一同用膳吧。”

“我们也算是家宴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校草老公冷又傲,重生她不追了 从死囚到统帅 四合院:我让易中海身败名裂 四合院尽情活,潇洒活 修道五年,我下山当风水先生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隐藏的天道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让你做游戏,口袋妖怪什么鬼? 妖孽下山,师娘师姐太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