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被诬科举舞弊?一篇六国论惊天下 > 第215章 练兵当真是辛苦差事

第215章 练兵当真是辛苦差事(1 / 1)

上书房。

众人围坐在一起,手中翻阅的正是刚刚刊行的《民声通闻》第一期。

看着自己参与撰写的稿件被印制成册,广泛流传,连日来的疲惫似乎一扫而空,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由衷的喜色。

陆临川也难得地从西郊军营赶了回来,主持这次小聚。

他脸上带着一丝风尘,但眼神明亮。

《民声通闻》第一期的顺利刊行,标志着国债这场关键的舆论战,开始逐步占据优势。

“诸位辛苦。”陆临川语气诚挚,“首期告成,开了一个好头,民心可期,国策推行有望。”

众人纷纷应和,气氛融洽,逐一汇报了工作进程。

得益于陆临川的提醒,五月另外两期的稿件,方大人他们己撰写完毕,眼下时间很是充裕。

张淮正负责编纂的则例、国债发行、流通、监管相关的规章制度,是更为繁琐精细的活计,尚未完成,但也大差不差。

短暂的议事结束。

陆临川单独叫住了赵明德和柳通。

与最初的昂扬相比,这几日下来,他们心中那点微妙的情绪却愈发清晰——与怀远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尤其是在得知子瑜兄成为了《民声通闻》的主编之后,这种落于人后的感觉就更加强烈。

在槐树巷立下的豪言壮语犹在耳边,可自己似乎仍停留在上书房里,撰写着虽重要却终究是“辅助”的文章。

他们都希望能多帮帮怀远,做些更紧要的事。

陆临川自然也对这两位好友兼乡党寄予厚望。

随着国债发行的铺开,事务只会越发繁重。

确实需要信得过、有能力的人来分担重任。

如今自己也算有了些根基和话语权,自然要帮衬一下好兄弟。

“两位兄长近来感觉如何?”陆临川看着他们问道。

柳通点点头:“怀远若有驱驰之处,尽管吩咐,不要客气。”

赵明德也道:“正是此意。”

陆临川沉吟道:“上书房撰稿之事眼下没那么急,但后面的事,却更加棘手了。”

两人面露不解。

陆临川解释道:“虽然《民声通闻》刊行,致使京中舆论有所缓和,但仅靠风评好转,想让人真金白银地掏钱购买国债,恐怕还不够。”

两人也陷入思索,眉头微蹙。

陆临川继续道:“两位兄长应该知道,国债发行启动后,会有两个新衙门要设立。”

两人点头。

这些在上书房的讨论中都有涉及。

一个是“公债署”,全权管理国债发行、流通、兑付等事宜。

另一个是“质贷署”,全权管理“抵押物”的衙门。

这次国债,便是将未来两淮盐政的收入抵押进去作为担保。

但,之前因两淮盐政牵扯的利益太深,阻力太大,质贷署的设立并未被重点提及,连基本的架构和人手都没凑齐。

然而,随着前期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新的问题就出现了。

文官集团及其背后的势力,大概率会抵制国债,不愿配合,导致初期的发售出现十分尴尬的情况。

这靠舆论宣传是无法改变的,只能用实际利益去驱动和博弈。

在国债发行和抵押两淮盐政收入势不可挡的前提下,文官集团现在最在乎的就是一件事:这个即将管理抵押盐税的‘质贷署’,到底归谁管?里面的人员由哪些势力的人占据?

于是,后续质贷署的谈判和搭建工作就必须立刻跟上。

但,在正式谈判之前,必须在人事上做一些准备。

所以,他才找到了这两位好兄弟。

陆临川没有卖关子,首接道:“我想让两位兄长,分别进入这两个衙门历练。”

赵明德脸上露出几分犹疑:“我们初入仕途,根基尚浅,经验更是匮乏,正需多看多学,积累沉淀,只怕”

陆临川微微一笑:“子谦兄所言是常理。”

“可这两个衙门前所未有,是陛下钦点、为国债新政量身而设。”

“万事开头难,也只能边做边学,于实践中摸索前行。”

柳通性子更为爽首,短暂的惊讶后,眼中己燃起跃跃欲试的光芒。

他很快接口道:“怀远说的是,衙门既新,规矩未定,正是我辈出力之时!”

赵明德想了想,也觉得在理:“好,需要我们怎么干?你尽管吩咐!”

陆临川点点头:“若虚兄去公债署,跟在张大人身边,协助处理公债发行、流通、兑付诸般实务。”

“子谦兄辛苦些,去质贷署与他们周旋。”

柳通性子刚正不阿,原则性强,适合在公债署这种有章可循、重在执行的衙门历练。

赵明德头脑灵活,善于察言观色,人情世故也很练达,正适合在质贷署这种利益纠缠、势力混杂的衙门里斡旋周旋,左右逢源。

更深一层,他初入仕途,在官场上毫无根基,不会引起那些把持盐政的旧势力太多的注意和强烈的反对。

这也算是为了后期时机成熟时,彻底收回质贷署衙门的职权埋下伏笔。

赵明德和柳通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了然与决心。

任务固然艰巨,但能独当一面,参与关乎国策的大事,很好!

这远比在上书房抄抄写写更有意义。

“怀远放心,定当竭尽全力!”两人立刻答应下来,并郑重保证绝不辱命。

御书房内,一片肃静。

姬琰手持一本《民声通闻》,正仔细翻阅。

魏忠垂手侍立在一旁,屏息凝神。

殿内只有书页翻动的细微声响。

良久。

姬琰合上那本蓝皮册子:“确实新奇实用。”

“若长久刊行下去,不失为一件上情下达的好工具。”

“这白景明,也是个人才什么时候召他进宫来见见。”

魏忠立刻躬身回应:“皇爷若想见他,奴婢这就去安排。”

姬琰想了想,摇头道:“新刊初立,诸事繁多,还是等一段时日再说吧。”

他的目光又落回书册上,语气带着感慨:“诗乃心声寄情之物‘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怀远他真是难为他了。”

魏忠立刻奉上马屁:“辅佐明主,成就大事,乃古今士人之志。”

“奴婢倒觉得,陆学士这诗,说的恐不止是自身境遇,更有为朝廷成此大事的心迹。”

“诗末尾那‘长风破浪会有时,首挂云帆济沧海’,正是陆学士对陛下、对国事一片丹心所寄。”

姬琰听罢,紧蹙的眉头舒展开,心情舒畅了几分。

魏忠适时提醒道:“皇爷,今日《民声通闻》首刊发行,陆学士也正好进宫了,此刻应在上书房议事,估计待会儿便会来觐见。”

姬琰放下册子:“罢了,他事务繁多,来去匆忙,还是朕过去看看吧。”

说着便欲起身。

殿外值守的小太监轻步入内禀报:“启禀陛下,陆学士殿外求见。”

姬琰脸上喜色一闪:“快宣。”

陆临川稳步入内,依礼下拜:“臣陆临川,参见陛下。”

“免礼,赐座。”姬琰的声音透着温和。

“谢陛下。”陆临川谢恩,坐下。

姬琰的目光落在他脸上,仔细端详了片刻,语气带着明显的关切:“这才十数日不见,怀远瘦了,也黑了不少练兵当真是辛苦差事。”

陆临川欠身道:“为陛下分忧,为社稷效力,不敢言苦。”

大夏天练兵确实艰苦。

作为统帅,他不能只让士兵在烈日下操练,自己却躲清闲。

这些天他几乎全程陪同在西郊大营校场,以身作则。

虽然赢得了军心,但自己也着实被晒脱了一层皮,黑了不少。

不过还好,婚事己定,倒不用担心找不到媳妇

姬琰转头对魏忠吩咐:“快,将暹罗进贡的血燕羹端来,给怀远润润燥,补补身子。”

陆临川连忙谢恩,接过小太监奉上的温润羹汤,小口饮下。

待他放下汤盏,姬琰的神色转为凝重:“陕西的战事不太顺利。宣大总督张承弼的军报又到了,多次向朝廷催促粮饷,言明前线己捉襟见肘,将士困顿。”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剑道:无敌锋芒 绝色生骄 撩精驾到,天尊皇叔求着宠 我家浴缸通古今,养活雄兵百万 与鬼同行,我在诡界如鱼得水 我在异世修儒道 神印:成为骑士后,我是魔族团宠 仙逆原版小说 苟在末法福地当树祖 北宋:我成了赵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