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明显是违心之言(1 / 1)

正思索间,十几位新科进士突然齐刷刷走了过来,朝他们拱手行礼。

“恭喜陆状元!”

“贺喜赵兄、柳兄!”

“恭喜恭喜!”

“”

此起彼伏的道贺声在殿中回荡。

陆临川连忙还礼。

这些大多是西川籍或西南籍的进士,也有少数北方士子。

他们脸上带着真诚的喜悦,眼中满是敬佩。

赵明德和柳通也忙着回礼,一时间应接不暇。

礼部官员适时出现,引着陆临川前往状元席。

那是一个单独设立的席位,就在御座正前方,比其他进士的位置都要靠前。

赵明德被安排在二甲前列,柳通的位置稍靠后些,但都在殿前显眼处。

这时,皇帝和诸位朝廷重臣都还没来。

今日的规矩没有之前那么严。

陆临川刚一坐下,就又有好几位进士上前来道贺。

他们大多是殿试排名靠前的士子,虽然殿试范文尚未正式刊印发行,但不少人己经通过各种渠道看过了。

“陆兄这篇策问当真是见解超群!”

“‘富者田连阡陌而赋轻,贫者地无立锥而役重’,状元郎此语道尽民间疾苦。

“陆怀远果真是大才,同朝为臣,真乃生平一大快事。”

“”

陆临川一一回应。

他注意到这些上前攀谈的多是寒门出身的进士,对朝政弊端深有体会,与那些养尊处优的世家子弟果然不同。

“诸位谬赞了。”陆临川客套道,“殿试文章不过是一家之言,日后为官,还望与诸位同心协力,为国分忧。”

众人纷纷称是,气氛融洽。

眼前这些人都是可以称为同年的人脉,以后在官场上难免相互扶持,现在能刷好感,就尽量刷一刷。

与此同时,顾宣、马伯远等人躲在角落里低声密谋。

“奏本都准备好了吗?”

“放心,昨夜我反复推敲,定要让那陆临川下不来台。”

“可是严阁老他们”

“怕什么?!”

被他们推举出来发言的唐元湘坚定道:“诸位放心,届时就算龙颜震怒、斧钺加身,我也要列其罪状于朝堂,正国法于天下!”

“”

众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各自整理衣冠,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风暴。

忽然,一阵严肃中带着欢快的礼乐声响起。

陆临川抬头望去,只见皇帝在众大臣簇拥下缓步而来。

他身着明黄色龙袍,头戴乌纱翼善冠,面容俊朗,眉宇间透着几分书卷气,看起来不过二十五六岁年纪。

大虞的君臣关系与另一个时空的满清包衣奴隶制截然不同。

除开重大场合,臣子对君主都不会行跪拜礼,而是揖礼。

前几日,殿试和金榜唱名,都属于重大国家仪典,陆临川人都跪麻了,今日不跪,倒也轻松不少。

“臣等参见陛下。”众进士齐声行礼,动作整齐划一。

皇帝很是和善,笑着让众人免礼落座,然后开始说自己的场面话:“朕今日见诸位英才济济,甚是欣慰。科举取士,乃为国选才。尔等寒窗苦读十数载,终得金榜题名,实乃人生一大快事。”

他的声音清朗,在殿中回荡:“然功名虽贵,更贵在为国效力。望诸位入仕后,不忘初心,以天下为己任,以黎民为牵挂。清正廉明,勤勉尽责,方不负朕之所望。”

“臣等谨记圣训。”众进士齐声应道。

陆临川偷偷打量了几眼,觉得皇帝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只是长得帅了些,比起想象中的九五之尊,更像是个温文尔雅的读书人。

若非那身明黄龙袍,倒与寻常士子无异。

礼乐继续。

皇帝和诸位大臣入场后,乐曲换成了《丹陛大乐》和《承云曲》,与前些时日殿试时的《文始舞》和《庆宣和》大不相同。

前者轻快活泼,后者庄严肃穆。

不过,琼林宴毕竟是朝廷宴饮,所以没有歌舞助兴,要保持士大夫的体统

少倾,宴会正式开始。

侍者们鱼贯而入,将一道道精致的菜肴摆上案几。

菜品并不豪奢,多是些应季时蔬和寻常肉食,摆盘也颇为简朴。

这种场合,饮食不过是礼仪性的点缀,毕竟没有人会在皇帝面前胡吃海塞

陆临川抬眼环顾西周,发现新科进士们大多只是象征性地动动筷子,注意力都放在观察周围的大人物上。

西位阁老、六部尚书这些朝廷重臣今日都在场,如果不趁此机会认清楚,日后在官场上难免闹出笑话

过了今日,他们这些朝廷新秀就会被分配到各部观政,再想同时见到这么多大人物就难了。

陆临川的目光也在十几位重臣身上一一扫过。

严颢作为首辅,端坐在皇帝左侧首位,不苟言笑;次辅徐杰坐在右侧首位,也神情肃穆。

倒是赵汝成、高贡这两位阁老和六部堂官分列两侧离皇帝稍远的地方,都各自有说有笑的。

陆临川暗暗记下他们的相貌和位置,这些都是将来在官场上需要打交道的人物,必须心中有数。

姬琰也在打量着殿中的新科进士们,目光最终落在陆临川身上。

这个年轻人眉目疏朗,举止从容,在一众进士中显得格外突出。

不像那些江南士子般矫揉造作,也不似北方举子般粗犷豪放,而是自有一股沉稳内敛的气度

他越看越觉得符合自己心意。

这样的仪态品格,才当得起栋梁之才的身份

按照惯例,琼林宴上,新科进士们可以自愿赋诗,以助雅兴,但不会强求。

姬琰环视众人,温声道:“今日盛宴,诸卿若有佳作,不妨吟来共赏。”

话音刚落,立刻就有人自告奋勇站了出来。

琼林宴赋诗的惯例自然早就被新科进士们知晓,有些人准备许久,就为了等这一刻,试图用诗才博得皇帝青睐。

一连好几个人都作了诗,其中以江南士子居多。

姬琰都一一应和,予以鼓励,但眼中兴致缺缺。

因为这些诗都是“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一类的歌功颂德之作,明显是违心之言。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男扮女装的我,竟然成了皇后!? 古风故事集 道门天师在此,黑白无常听令 代嫁王妃修仙记 四合院转业保卫处开局罢免易中海 合成万鬼,请叫我万鬼老祖 渣男处处护青梅,重生改嫁他急了 尸叔多指教 天庭审我,却审出个众神白月光 九狱仙帝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