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需要完善制度(1 / 1)

赵承宇虽然很聪明,可他到底才8岁,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自己老爹的意思。

不过对着异常关心自己的父亲,他向来有什么就说什么,既然搞不明白,就直接问了。

“爸爸,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

赵繁没有回答,而是举了一个例子:“你还喜欢研究飞机吗?”

在法国的时候,每次出差基本上都是坐飞机,即便回国之后,坐飞机的次数也挺多的,这就导致一起出行的赵承宇对研究飞机很感兴趣。

为了配合儿子那十万个为什么似的好奇心,赵繁还特意抽出时间跟着一起学习。

到底是时间有限,赵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很少,如今儿子的研究程度已经比自己深入了。

赵承宇想也没想,直接就回答道:“很喜欢。”

虽然他还喜欢研究很多机械方面的知识,但最喜欢的还是飞机,或者是偏向军事类的机械。

以前在法国还没有这种偏向,回国之后在彭家看了彭英的很多收藏书籍,赵承宇才发现这一点。

彭书记虽然也是军队转业,可到底是偏向文职,不象彭英是真正的军人,收藏了很多军事的机械书籍。

彭书记的几个孩子虽然也往军事方面发展,但并没有机械方面的偏好。

陈敏和父亲的关系只能说很一般,可因为这个爱好。

可作为外孙的赵承宇和彭英着实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真正见面没几次,但双方经常通信,聊的都是军事机械。

虽然儿子没有半点迟疑,赵繁还是又多问了一句:“那你喜欢象我这样让所有人都害怕吗?”

这两个问题虽然看似在问喜欢什么,实际是在问他的未来规划,是继续喜欢军事机械,还是会受自己的影响打算走政坛。

虽然成为科研人员也能成为领导,可到底没有直接进入政坛发展那么直观享受权利。

赵承宇想了一下才回答:“不算喜欢,但好处实在很大,可以免去很多麻烦。”

他虽然年纪还小,可今天这件事让他看明白了,权势确实能解决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在赵承宇看来,有自己的时候,父亲年纪并不算小,如果他以后不进入政坛,等父亲退下来,他们家就没有震慑众人的权势了。

如果赵繁知道儿子这么想,一定会无语地吐槽他,生他的时候自己也才28岁,哪里就年龄大了?

可他忘了一件事,他这一代的人一般都是十八九岁谈对象,20岁出头就结婚,很快就开始生孩子。

赵繁和陈敏有赵承宇的时候28岁,在这个时代来看,确实不算早。

因为要造成轰动效应,赵繁来学校的时候是踩着点来的,之前在门口,只能和何家寒喧了几句。

樊春香想和赵繁套近乎,平时又很难见到人,有这个难得机会,她当然不可能轻易错过。

家长会结束,她还是拖着老公和孩子又等在学校门口,打算再和赵繁他们说几句话。

虽然家长会才刚开完,可学校里已经传开了消息,正部级领导家的孩子竟然在学校被霸凌。

一打听就知道是赵繁家的大儿子,见到人之后,何雨柱有些羞愧地说道:“赵繁,我之前还让卫民多照顾承宇,没想到他连这个事都不知道。”

赵繁笑着摇头:“我们作为父母的也才知道,他不清楚很正常,何况两个孩子也不在一个班了。”

虽然没有见过,但从母亲嘴里还是知道何家的几个孩子长得都很健壮,何雨柱的四儿子何卫民明明和赵承宇一样大,却高了他半个头。

不过几岁的小孩子,几乎都是被人照顾的状态,何卫民即便是被父母嘱咐,估计转头也就忘记去照顾别人了。

阶层差距太大,如今孩子还不在一个班,聊了几句就没话说了,大家也就各自道别,各自回家。

在路上的时候,何雨柱忍不住感慨道:“你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那么大?他不仅事业有成,连生的孩子都那么聪明。”

当初他之所以去附近农村找媳妇儿,还是因为给了赵繁一个馒头,得到对方的提醒。

那时候两人的差距还挺大的,一个拥有正式的工作,一个还在生存的边缘徘徊。

虽然讲过很多次,但他还是忍不住再给妻子讲了当年给赵繁一个馒头,对方为了感谢自己提的建议。

见丈夫有些郁闷,樊春香为了开解他打趣道:“我们之间的媒人竟然是一个馒头。”

何雨柱笑了,随即声明道:“我们的媒人是赵繁。”

见丈夫心情好转,她直白地点破:“你不用想那么多,像赵繁这样的人又有几个呢,你羡慕他,其实很多人也羡慕你。”

樊春香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自己的丈夫虽然长得不咋地,性格还很愣。

但他却是有本事的,而且人品也不错,要不然再怎么会经营,何家也达不到现在的高度。

不是樊春香自吹,一个厨子能在首都混得风生水起,手上的功夫不够硬,绝对是做不到的。

这些事不过是赵繁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他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还是放在工作上。

这天全家去南星海吃饭,赵繁就和彭书记提了观察社会现象机构的事。

目前是有人在做的,但只是兼任,而且各部门领导也不是太重视,这就导致有人提交了报告,最终也没有溅起一点水花的原因。

听了赵繁的想法,彭书记点了点头:“确实要创建一个这样的部门,贯彻国家的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国家才能快速地发展。”

他又把赵繁带来的数据看了看,半晌后才给出自己的建议。

“既然是改革区,我觉得你的步子可以迈得大一点,不仅限于改革农业,方方面面都可以考虑进去。”

农业是解决温饱的原始基础,问题一显现出来就比较尖锐,可赵繁之前提交过来的一个未来设想的报告,还是希望国家把重心转到工业上。

既然农业的模式有问题,其他方面肯定也有,只是还不太明显,刚才汇总的数据上已经点出来了。

听彭书记这么坚定,赵繁反应过来后说道:“看来大家也知道,最近的发展模式有很多问题。”

这也不令人意外,别说时空历史发生了拐点,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更快,即便是原来的历史,国内也面临这样的问题。

彭书记肯定了赵繁的看法,随即说道:“各方面的制度都有点跟不上发展速度了,国家如今可以说是百废待兴。”

组建专门的社会观察现象部门,这个不需要计划委员会操心,但经济改革模式却是需要在他们部门会议上讨论的。

周一的例会上,赵繁把给彭书记准备的数据资料发给众人,然后说道:“大家提一下自己的看法,如果选定东北作为新的发展模式,除了农业,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完善制度。”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不浪修什么仙 美女同桌总掐我,从抵抗到真香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崩坏三救赎 要我救你吗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农门青云:全族赌我中状元 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 名义:汉东乱不乱我说了算 陛下!科举状元他略懂亿点数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