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薛伯陵的出击命令送达时,林风和新一军全体官兵等待这一刻已经太久了。
军令如山,更是他们期盼已久的复仇之战的开端。
整个新一军营地,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丝兴奋。
各级军官迅速就位,士兵们最后一次检查装备,眼神中燃烧着战意。
林风在前进指挥部里,召开了战前最后一次军事会议。
巨大的地图上,清淅地标注着敌我态势。
丸山支队其先头部队已越过74军防线,主力则密集在黄桥铺、聂家山一带。
其侧翼暴露在东南方向,而后方与瑞昌的联系,则因74军的顽强阻击和地形限制,变得异常脆弱。
“诸位!”音打破了会议的寂静,
“薛长官的命令已下,围歼丸山支队,稳定赣北战局的重任,落在我们肩上了!
74军的弟兄们已经流够了血,为我们创造了绝佳的战机!现在,该我们上了!”
他拿起指挥棒,点在地图上丸山支队的位置。
“丸山政男,骄兵悍将,如今孤军深入,已成强弩之末。
其突破74军防线,看似得逞,实则将其侧翼和后方完全暴露在我军兵锋之下!此乃天赐良机,断不可失!”
他的指挥棒果断地划出两条进攻路线:
“我决心:采取正面牵制,侧翼猛攻,断其后路的战法,一举围歼该敌!”
“具体部署如下:
一、第79师李维明!”
林风向西北方向划出一个大弧线,“你部为我军之奇兵!立即出发,利用夜间和复杂地形,隐蔽、迅速地向西北迂回!
绕过丸山支队主力交战局域,从其侧后薄弱部位穿插过去,直插其背后的聂家山、望月岩一线!
你的任务,是象一颗钉子一样,死死钉在丸山支队的退路上!
彻底切断其与瑞昌方向的联系,构成合围的对外正面!
没有我的命令,哪怕打到最后一人,也绝不准后退一步!”
“二、第80师赵振华!”
林风的指挥棒转向东南,“待79师穿插到位后,你部集中全部兵力火力,从东南方向,对丸山支队暴露的侧翼,发起总攻!
不要吝啬炮弹,不要怕伤亡,要以排山倒海之势,一举打垮其防御体系,将其主力向西北压缩,逼入79师缺省的包围圈!”
“三、军直属特务团、炮兵一团、二团,由我亲自掌握,负责正面牵制和金官桥方向的警戒,并视战况发展,投入总预备队,扩大战果!”
“各部务必密切协同,79师到位信号发出后,80师立即发动总攻!
此战,关乎我军威名,关乎赣北全局,望诸军奋勇杀敌,扬我新一军威!”
“是!保证完成任务!”所有将领轰然起立,眼中充满了必胜的决心和压抑不住的战斗渴望。
夜幕降临,赣北山区寒风刺骨。
第79师师长李维明,亲自率领师主力,如同幽灵,开始了这场至关重要的长途迂回。
官兵们马蹄包裹着厚布,一切能发出响声的装备都被固定好。
他们避开大路和村庄,专走人迹罕至的山林小径。
这是一次极其考验部队体能纪律和意志力的行军。
山路徒峭,官兵们背负着沉重的装备,艰难跋涉。
汗水浸透了内衣,但没有人抱怨,没有人掉队。
他们都知道,自己肩负着合拢包围圈的关键使命,早一分钟到达指定位置,正面进攻的兄弟部队就能少流一滴血。
侦察连始终走在最前面,清除日军可能设置的零星哨位,捕捉舌头,探明道路。
工兵部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确保主力通行无阻。
整个行军过程,悄无声息,
丸山支队此时正沉浸在突破74军防线的胜利喜悦和对即将与106师团会师的憧憬中。
加之连日苦战疲惫不堪,对侧后方向的警戒出现了致命的疏忽。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一支强大的中国军队,正悄无声息地绕到了他们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