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然知道这是什么,也隐约听闻过其在华中和华北战场小规模使用的消息。
但像电文中这样,明确作为主要突破手段,要求师团级单位大规模效仿使用,还是第一次。
这违背了他自幼接受的军事教育中关于“武运”的某些准则,也公然践踏了日本也曾签署的国际公约。
然而,现实的困境压倒了一切。
金官桥就象一道鬼门关,吞噬着他麾下士兵的生命和整个师团的荣誉。
如果“特种烟”真的能象司令官说的那样,是打破僵局的“钥匙”……
那么,使用它,似乎成了唯一的选择。
在战功和生存面前,那点微不足道的“道义”显得如此苍白。
“为了帝国,为了打破僵局……这是必要的……”松浦淳六郎在心中默念,仿佛在为自己查找一个正当的理由。
他立刻召来了师团参谋长和主要联队长,传达了军司令部的命令。
会议上出现了一阵短暂的沉默。
但很快,求胜的欲望压过了一切。
他们详细研究了第9师团在瑞昌使用毒气的战报,并结合金官桥的地形和风向,制定了新的进攻计划。
进攻在一个风向适宜的清晨发起。
与以往的常规炮火准备不同,日军的炮击显得有些“怪异”。
夹杂在少数高爆弹和烟雾弹中,大量特制的“特种烟”炮弹,落向了金官桥中国军队的内核阵地。
尤其是那些久攻不克的制高点,
起初,李玉堂第8军的将士们还以为这只是日军又一次普通的炮击。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了异常。
一股刺鼻的恶臭,瞬间充斥了空气。
“是毒气!鬼子放毒气了!”有经验的老兵发出了警告。
但是,警告来得太晚了,防护手段更是几乎为零。
象在瑞昌一样,中国军队严重缺乏防毒面具。士兵们只能匆忙用毛巾、衣物,浸上水甚至尿液,捂住口鼻。
然而,这对于日军此次使用的多种混合毒气而言,效果微乎其微
毒气接触到皮肤,立刻引起剧烈的灼痛红肿和大面积水泡、溃烂,伤员痛苦地哀嚎,撕扯着自己的衣服。
士兵们双目失明,在战壕里翻滚。
战友们看着身边的人皮肤溃烂、呼吸困难,却束手无策,
日军第106师团的步兵,戴着完备的防毒面具,小心翼翼地向中国军队的阵地逼近。他们几乎没有遇到象样的抵抗。
消息传到后方,李玉堂将军怒发冲冠,痛心疾首,他向薛伯陵和武汉统帅部发出了措辞激烈的电报,控诉日军使用国际禁用的化学武器,造成守军重大伤亡。但在当时,中国军队对此几乎没有反制能力。
冈村宁次在接到松浦淳六郎“使用特种烟,攻击顺利,已突破敌内核阵地数处”的战报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的“判断”被证实了。这条用违反人类道德的武器铺就的捷径似乎真的能带领他的部队走向胜利。
他毫不尤豫地命令:“督促106师团,扩大战果!同时,将此成功经验,通报给隘口方向的第101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