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林府书房。
林伯钧,这位国民政府内资历深厚、鬓角已染霜华的老者,此刻正戴着老花镜,逐字逐句地阅读着长子林风那封那份令人难以置信的“青霉素”制备资料。
林轩垂手肃立在书桌前,一路的风尘仆仆,心情忐忑地看着父亲。
他清淅地看到,父亲阅读时,捏着信纸的手指微微颤斗,书房里静得只能听到父亲沉重的呼吸声。
良久,林伯钧缓缓放下信纸,摘掉老花镜,揉了揉眉心。
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外面山城迷离的夜色,久久不语。
“父亲……”林轩忍不住轻声唤道。
林伯钧转过身,脸上已恢复了沉稳,但眼底深处那抹挥之不去的震撼却清淅可见。
他走回书桌后坐下看向小儿子。
“轩儿,你兄长信中所言,以及这些……方子,你可都看过了?可都明白其中干系?”
“儿子看过了,大哥也再三叮嘱过。”林轩躬敬回答,
“儿子明白,此事关乎我军无数将士性命,关乎抗战大局,更关乎我林家未来,必须慎之又慎,绝不可泄露半分。”
“恩。”林伯钧微微颔首,对小儿子的回答还算满意。
他重新拿起那叠资料,指尖在上面轻轻敲击着,“风儿在信里说,这是他从特殊渠道所得……这渠道,怕是惊世骇俗啊。”他意味深长地叹了口气,没有深究。
乱世之中,奇人异士、机缘巧合本就难以常理度之,长子能获得如此重要的东西,是他的造化,也是林家的机遇,更是国家的福分。
他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风儿考虑得周全。此事若经官方,层层盘剥,效率低下且不说,最终成果花落谁家,确实难料。
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他看向林轩:“轩儿,你记住,从现在起,忘掉青霉素这三个字。
对外,你只是回家探亲,顺便帮我打理一些家族的商业事务。
关于此事,对任何人都不得提及,包括你妹妹,明白吗?”
“儿子明白!”林轩凛然应道。
“好。”林伯钧站起身,在书房内踱步,脑中飞速盘算。
“此事需要钱,需要可靠的人,需要隐蔽的地方,还需要懂行的专家……”
他停下脚步,对林轩吩咐道:“你一路辛苦,先下去休息,沐浴更衣,好好睡一觉。
明天,你去隆昌货栈找陈掌柜,他是我们林家几十年的老人,忠心可靠。
你告诉他,就说我说的,需要一笔急用款项,数额……先准备五万大洋。
另外,让他悄悄物色几个靠得住、嘴巴严的伙计。”
“是,父亲。”
“至于地方……”林伯钧沉吟着,“我们在乡下不是有一个废弃的缫丝厂吗?
那里位置偏僻,靠近水源,厂房也是现成的。
就以整顿旧厂、准备转产的名义进去,不会引人注意。”
“最重要的是懂行的人。”林伯钧皱起眉头,“这上面写的什么微生物、发酵、提取……非寻常工匠所能为。
需要真正的化学、生物学人才。”他思考了一会,“我记得,同季大学内迁时,有好几位教授是研究这方面的,其中有一位姓吴的教授,似乎专攻微生物学。
为人正派,因不满某些现状而颇为困顿……或许可以请他出山,以高薪聘请为技术顾问,主持研发。”
他看向林轩,:“轩儿,你大哥在前线浴血奋战,我们林家,不能拖他的后腿,更要成为他的臂助!
这件事,为父会亲自统筹,你年轻,有冲劲,又刚从风儿那里来,了解他的急切。
你就作为我的代表,具体负责与陈掌柜、与未来请来的专家对接,协调各方,务必尽快将你兄长所需的东西试制出来!”
林轩感受到父亲话语中的千钧重担,胸中豪情顿生,挺直胸膛道:“父亲放心!儿子一定竭尽全力,协助父亲办好此事,绝不负大哥所托!”
林伯钧走到林轩面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缓和下来,:“去吧,孩子。记住,胆大,还需心细。
此事若成,功在千秋。若有不慎……我林家,恐有灭顶之灾。
一切,小心为上。”
林轩重重地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书房。
书房内,林伯钧再次拿起那叠薄薄的资料,走到灯下,反复地研读起来。
昏黄的灯光将他沉思的身影拉得长长的。
窗外,山城的夜晚依旧喧嚣。
但在这间密闭的书房里,一个可能拯救万千生命的秘密计划,已经在一位深谋远虑的父亲手中,悄然激活了。
他深知,这条路布满荆棘,但他更知道,为了前线的儿子,为了这个饱受磨难的国家,他必须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