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军委会委员长侍从室。
那给予林风七十二小时承诺的决断所带来的短暂氛围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越来越浓的恐慌。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前方传来的战报越来越令人绝望。
虽然林风和新一军确实创造了奇迹,将日军第14师团死死拖住了远超预期的时间。
但传来的消息是:新一军的防线已濒临崩溃,防线多处被突破,日军先头部队的装甲车甚至已经出现在距离郑城更近的局域!
“委座!不能再等了!”那位始终主张决堤的将领几乎是捶着桌子在喊,脸上充满了“担忧”。
“林风已经尽力了!但他的部队马上就要打光了!一旦日军装甲部队突破最后一点阻碍,冲过兰封,就再没有什么能挡住他们了!
到时候再决堤就晚了!洪水需要时间才能形成泛滥区!”
另一些原本尤豫的官员,在日益逼近的“亡国”恐惧和同僚的不断怂恿下,也开始动摇。
“是啊,委座,林军长忠勇可嘉,但……但大局为重啊!”
“牺牲已然惨重,不能再拿汉城和整个战局冒险了!”
“必须当机立断!妇人之仁会害了整个国家!”
各种危言耸听和“为国请命”的言论包围着上峰。
他承受着巨大的内外压力,日军推进的箭头仿佛直接顶在他的咽喉上。
那“七十二小时”的承诺,在冷酷的现实和下属不断灌输的“必要性”面前,似乎变得越来越苍白。
他内心深处或许仍有一丝对林风和新一军的愧疚与不忍,但那份对“全局失控”的恐惧最终压倒了一切。
他脸色灰败,眼神中充满了挣扎,随后挥了挥手,声音疲惫,仿佛抽空了所有力气:
“……罢了……罢了……就……就按你们说的办吧……务必……尽快……要……要有效……”
他没有勇气再直接给林风下达任何命令或通知了。
这个决定,带着一种无法言说的卑劣和背叛。
一道绝密的、绕过所有正常指挥渠道的命令,由最内核的几名参谋和特派人员直接下达给了早已待命在花园口附近的工兵部队和负责监督执行此事的嫡系军官。
命令的内容简洁:“立即执行‘计划’。无需再等待前线消息。”
与此同时,豫东前线。
林风刚刚打退日军一次针对军指挥部的试探性进攻,他靠在坍塌了半边的墙壁上,喘着粗气,计算着时间。
“还有……还有最后几个小时……”他对身旁仅存的几名参谋说道,声音带着一丝即将完成使命的解脱,
“告诉弟兄们……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我们就……就成功了……百姓……应该撤出去不少了……”
他甚至还在想着,如何在这最后时刻,为麾下这些英勇的将士谋划一条或许能让他们少数人幸存下来的撤退路线——尽管他知道这希望极其缈茫。
他丝毫不知,在他和他的士兵们用生命为之争取时间的后方,一场背叛正在进行。
夜色中,花园口黄河大堤上。一队工兵在军官的严厉督促下,开始了最后的作业。
没有动员,没有通知下游百姓,只有冰冷的命令和机械的执行。
炸药被埋设进去,士兵们的脸上混杂着茫然、恐惧。
随着一声沉闷的爆炸声,堤坝被撕开了一个口子。
起初,只是一股浑浊的水流涌出,但很快,那道口子在巨大的水压下被越冲越大,越冲越宽……
黄河,这条被中华民族视为母亲河的巨龙,发出了痛苦的咆哮,积蓄了千万年的力量开始挣脱束缚,向着东南方向低洼的中原大地,奔腾倾泻而去!
而这一切,仍在血战中等待黎明、等待承诺时限到来的林风和他的新一军将士,还完全被蒙在鼓里。
他们仍在为了那个他们认为正在被坚守的“承诺”,流尽最后一滴血。
巨大的、无可挽回的人间惨剧,已然发动。
而缔造了军事奇迹的英雄们,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这场悲剧最前奏的牺牲品。
命运的残酷与不公,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