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本营参谋本部。
巨大的华中地区军事地图上,代表林风新一军的蓝色三叉戟,被用红笔醒目地圈出,并打上了一个危险的叉。
“诸君,”一位主持作战会议的中将参谋次长声音低沉,
“台儿庄的耻辱,根源在于矶谷师团的孤军冒进,但直接给予其毁灭性打击的,是这支支那军的德械精锐——林风的新一军。
他们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术灵活,是中央军最锋利的牙齿。”
他拿起教鞭,重重地点在徐州西北方向:“情报显示,正是这支军队,此刻正担任第五战区全军撤退的后卫!
李德林把他们放在了最危险的位置,这既是他们的价值,也是我们的机会!”
“猎虎计划”——参谋们为歼灭新一军行动定下的代号,迅速被勾勒出来。
他们不再轻视这个对手,而是将其视为必须调动绝对优势力量、运用最狠辣战术才能消灭的猛虎。
计划内核:多重包围,绝对火力,斩首打击
1 情报优先与电子侦听: 日军特高课和无线电侦听部队被要求全力运作,不惜一切代价破译新一军的通信密码,或通过无线电三角定位,尽可能精确地锁定林风的军指挥部位置。他们深知“擒贼先擒王”。
2 空中力量的绝对压制:
轰炸机群:不再进行面积轰炸,而是采取 “精确点穴” 战术。
一旦发现新一军的炮兵阵地、弹药堆积点、立即调用主力轰炸机群进行饱和式摧毁,力求在接触前最大限度削弱其重火力。
战斗机群:夺取并绝对控制战区的制空权,驱逐可能出现的任何中国空军(尽管当时中国空军已极为薄弱),并为地面部队提供不间断的近距离空中支持。
3 地面兵力部署——铁壁合围:
他们得到额外加强的坦克联队(超过百辆中型坦克)和超过标准配属一倍以上的师属炮兵(包括150重榴弹炮)。
他们的任务不是击退,而是以最猛烈的攻势死死咬住新一军的主力,迫使其无法脱离接触,将其牢牢钉死在缺省战场上。
侧翼第16师团: 该师团以机动性强、擅长迂回穿插着称。他们将利用一切可能的小路、夜间行军,绕过新一军的正面防线,猛烈突击其侧翼和结合部,目标直指新一军后方的重要枢钮。
如运河渡口、公路交汇点,意图切断新一军各部之间的联系以及其与后方主力的一切退路。
第114师团及伪军一部: 该部任务是在侧翼部队达成突破后,迅速跟进,创建坚固的阻击阵地。
形成对内正面,彻底锁死新一军向西南或南方突围的所有信道,完成合围的最后一步。
4特种作战与心理战:
派出大量经过特殊训练的“挺身队”(相当于特种小队),化装成溃兵或百姓,渗透至新一军防线后方,袭扰指挥所、破坏通信线路、炸毁弹药库、暗杀中级指挥官,制造混乱和恐慌。
利用飞机撒传单,用高音喇叭广播,内容极尽挑拨离间之能事:“中央军弟兄们,你们被上峰当成了弃子!”
“地方军的兄弟们已经安全撤退了,为什么还要替他们送死?”企图瓦解新一军以及与友军之间的信任和士气。
最终目标: 不是击溃,而是 “完全歼灭”
计划要求务必全歼新一军成建制部队,缴获或摧毁其所有德式装备,尤其是一定要确认林风本人是否被击毙或俘虏。
大本营认为,彻底抹掉这支像征中国军队抗战精神和最高战力的旗帜,其心理震慑效果将远超消灭几个普通师。
命令被加密,通过无线电波迅速传达到华中派遣军和华北方面军前线各级指挥部。
日军这个庞大的战争机器,为了猎杀林风这一目标,开始精密而冷酷地运转起来。
一张无形却无比致命的巨网,正向着正在浴血断后的新一军,悄然撒下。
天空中日机轰鸣的频率陡然增加,地面侦察活动变得异常频繁。
林风和他的参谋们,已经从空气中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危险气息。
这一次,日本人来的不仅仅是复仇的疯狂,更有精心策划的死亡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