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师团前线指挥部。
气氛与前几日的暴怒截然不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困惑。
师团长板垣征四郎站在巨大的作战地图前,那双通过金丝眼镜的眼睛死死盯着临沂方向,里面布满了血丝。
地图上,代表皇军进攻势头的蓝色箭头,依旧指向临沂城,但其锋芒,却显而易见地变得迟钝。
原本应该如同潮水般连绵不绝的进攻,此刻在地图上显得断断续续,后继乏力。
“为什么?!” 板垣的声音嘶哑,
“炮火准备为什么减弱了?!步兵的冲击为什么缺乏连贯性?!我们的钢铁洪流呢?!我们的帝国武士呢?!”
参谋长西村利温大佐脸色灰败,手里拿着一份刚刚送来的来自后勤部门的紧急报告,嘴唇哆嗦着,却不知该如何开口。
“说!” 板垣猛地转头,目光如同冰冷的剃刀刮向西村。
“嗨依!” 西村猛地一低头,硬着头皮念道:
“师团长阁下…昨夜至今,从峄县方向转运而来的三批弹药车队,均…均未能按时抵达前线野战仓库…”
“一批在骆驼岭遭遇猛烈伏击,全军复没,弹药尽毁…”
“一批因铁路线被不明原因爆破,被迫停滞维修,遭遇冷枪袭扰,损失部分物资…”
“最后一批…虽强行冲破袭扰,但抵达时间严重延误,且…且运载的多为粮食和被服,急需的75山炮炮弹和重机枪子弹…不足配额三成…”
板垣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西村的声音带着绝望的颤斗,继续汇报:
“另外…油料补给也出现严重问题。前往临沂西北方向迂回攻击的战车中队报告,因油料短缺,半数战车已无法开动…
前线各联队囤积的医疗药品,尤其是磺胺和吗啡,即将耗尽…伤员…伤员数量激增,后送困难…”
“八嘎!” 板垣终于忍不住,一拳砸在桌子上,但这一次,声音里更多的是无力感。
他不是傻子,他瞬间就明白了前线攻势为何会莫名疲软!
不是他的士兵不勇敢!不是他的指挥官无能!
炮弹需要补充!枪械需要子弹!战车需要燃油!士兵需要粮食和药品!
这一切,都被那支阴魂不散的支那特务部队,在后方一点点地摧毁!
“又是他们!又是那群该死的老鼠!”
板垣的声音充满了怨毒,却又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憋屈。
他空有强大的第五师团,空有精良的装备,却仿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每前进一分,都要付出比预想多得多的代价,而身后的补给线,却无时无刻不在遭受破坏。
“命令航空兵!再次加大侦察力度!把每一寸土地都给我翻过来!一定要找到他们!消灭他们!”
板垣几乎是在怒吼。
“嗨依!但是…阁下,” 西村艰难地补充道,
“航空兵报告,支那特务部队极其狡猾,化整为零,行踪飘忽,且极擅长利用地形和夜色隐蔽…
清剿部队多次合围,均被其以小股代价钻隙逃脱…反而…反而自身伤亡不小…”
板垣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却化为一声极度压抑叹息。
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挫败感。
感明明对手就在眼前,只要再持续猛攻一两天,甚至可能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彻底碾碎张自忠和庞炳勋那点残兵,拿下临沂!
可就是这最后一股气,却因为后方的不断失血,怎么也无法提起来!
……
与此同时,临沂城内。
震耳欲聋的炮声依旧,日军的进攻也仍在继续。
但无论是守城的庞炳勋残部,还是在外围策应的59军官兵,都隐约感觉到了一丝不同。
炮击的密度和强度,似乎比前几日那毁天灭地的架势,减弱了一些。
日军步兵冲锋的间隔似乎变长了,那种一浪高过一浪、完全不计代价的疯狂势头,也出现了停顿和尤豫。
甚至偶尔能看到,日军的进攻部队在冲击受挫后,会因为弹药补充不及时而后继乏力,被迫退下去的时间比以往更久。
一处半塌的指挥部里,庞炳勋吊着伤臂,侧耳听着外面的动静,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疑惑。
他看向旁边同样疲惫不堪的张自忠。
“荩忱兄,你觉不觉得…小鬼子的劲儿,好象没那么足了?”
张自忠脸上混着逍遥,他点了点头,眼睛里中闪过一丝了然和不易察觉的敬佩:
“炮声稀了,冲锋的鬼子,喊‘板载’的动静都没前几天那么足了。他们的后勤…怕是出大问题了。”
他走到观察口,指着远处日军阵地后方偶尔升起的零星黑烟:
“看那边,不象是开炮,倒象是…什么东西烧了。”
庞炳勋瞬间明白了什么,激动得伤臂都微微颤斗起来:“是…是林风那小子派出去的那支…特务团?他们…他们真的捅到鬼子的痛处了!”
尽管他们依旧面临巨大的压力,伤亡每分每秒都在增加。
但日军这种被迫放缓的攻势,对于几乎油尽灯枯的他们来说,无疑是久旱逢甘霖般的喘息!
“命令各部!” 张自忠猛地转身。
“抓住鬼子火力减弱的空隙,抢修工事!轮换休息!
收集阵亡弟兄留下的弹药!告诉兄弟们,再坚持一下!鬼子的嚣张气焰,被咱们的人从后面掐断了!”
同样的命令也传达到了庞炳勋的部队中。消息象一丝微弱的火苗,在近乎绝望的守军心中重新点燃了希望。
虽然战斗依然残酷,虽然阵地依然岌岌可危,但那种被大炮复盖的窒息感,终于缓解了一分。
他们不知道那支深入敌后的特务团究竟做了什么,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但他们知道,正是那些人在敌人心窝里的玩命折腾,才换来了这片刻至关重要的喘息。
临沂的战局,原本即将崩断的那根弦,因为后方补给线被周卫国牵扯住,终于得以勉强维系。
第五师团那记志在必得的进攻,因为后勤的迟来补充,变得迟缓而无力。
而中国守军,则抓住了这用特务团战士们的牺牲换来的宝贵间隙,死死地钉在了阵地上,继续着这场惨烈无比的消耗战。